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雁翼在其著作中对于开始分行写日记、开始练习写作、开始学习文学创作、开始文学创作等说法区分不严格,对于读者容易产生误导,现作者雁翼已去世,这些问题或硬伤已死无对证,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搞清楚。这些问题不搞清楚,雁翼研究根本无法展开。关于雁翼文学创作活动开始的时间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雁翼开始分行写日记、练习写作、学习文学创作都不是雁翼文学创作活动开始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的四卷本《雁翼选集》之文论卷存在雁翼从喜爱文学起就开始读艾青的诗[1]84是不真实的,雁翼对艾青的评价明显言过其实,所谓严文井给雁翼的书单存在问题,雁翼对于第一次负伤的细节的叙述存在矛盾等硬伤或问题.硬伤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雁翼研究的开展和进行,因此,梳理和考证这些问题和硬伤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雁翼作为一名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诗人,他的创作根系深植于中华诗歌沃土,同时他又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胸怀的诗人,他的文学创作、文学活动涵盖了整个世界,体现出一种人类胸怀。  相似文献   

4.
《雁翼新词》是雁翼创作的一部旧体词集。其中"泪"的意象运用独特,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雁翼新词》"泪"的意象凝结了雁翼对于民族苦难的忧虑,对鄙陋的世风的愤恨和对时代悲剧的伤感,也抒发了雁翼对母亲和故土深沉的感恩之情,表现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雁翼叙事性文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抗战文化叙事、民间文化叙事、历史故事叙事、异域文化叙事和社会建设叙事等方面内容。从雁翼充满着激情的叙述文字中我们看到雁翼由一个士兵到一个作家的成长历程,表现了雁翼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人生和对民族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雁翼创作贯穿了中国当代文化整个发展历程。在战争文化的影响之下雁翼开始了创作的尝试;在建国初期政治干预的文化背景中,他对十四行诗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改造;在文革十年浩劫中他创作了一系列借物咏怀的叙事作品;在改革开放思想大解放的文化氛围中,雁翼叙事性文本充满了对人生哲理性思考;在90年代无名状态中,雁翼创作根植于民间,呈现出多元化内涵;在世界文化视野下进行了民族的深刻反思,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是雁翼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潮,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他坚持"现实性"的创作原则关注现实、审视现实、反思现实,深刻地表现了上世纪80年代的社会风貌。雁翼诗歌中的现实性的创作原则与其一贯坚持的艺术手法紧密相连,诗歌中形象化地塑造了鲜明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时代形象",这不仅是时代精神的书写,同时也是诗人审视现实生活后的生存经验的凝结。  相似文献   

8.
《雁翼新词》可贵之处在于它的"新"。雁翼采用的是旧体词的框架,但突破了古体词格律的限制,在词的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他选取了具有时代感的新词语入词,为旧词调赋予崭新的内容。《雁翼新词》的文学史价值在于为旧体词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为拓展中国新诗体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当代旧体词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雁翼是一位以讴歌新中国建设而产生影响的诗人,他不仅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也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诗论家。他在诗论中对诗歌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不仅指出了诗美的构成元素,而且由诗歌的"美"进一步思索到诗歌的"真"。雁翼是一个敢于思考更敢于实践的诗人,努力地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着实验。雁翼对诗美的思考与探索对他的创作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意义,指导他在艺术上、思想上取得了进步和成绩。  相似文献   

10.
雁翼诗歌中的光明意象运用较多,意象的意义也是复杂多变的,总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光明的赞颂,二是对光明的思辨和质疑。"光明"意象意义的变化,是雁翼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发生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雁翼是一位从馆陶颜窝头村走出去的战士诗人,他心中具有极为浓郁的故乡情结。解读他的诗作,其故乡情结有丰富的内涵:童年、母爱、卫运河一起构成雁翼生命中最浓重的底色;这块曾经为之流血负伤的土地还融汇着人民的重托和先烈的遗愿,成为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在多次回乡所看到的现实面前的复杂心情使诗歌创作呈现出多重声音的复调组合。  相似文献   

12.
雁翼诗歌美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翼不仅是一位有丰富诗歌创作经验的诗人,也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诗论家。他的诗论中的美学思想体现在对诗歌美的本质、诗歌的社会功能、诗美的创造、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的深入探讨和透辟的论述中。这些观点对诗的创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雁翼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长短句式诗歌",是他深入中国古典诗词宝库,向诗歌这座矿山深处做的一种开拓。总结雁翼的这类诗歌,其古典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强烈的格律美、鲜明的节奏美、典雅清新的语言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小白兔姑娘》是河北作家雁翼创作的儿童诗集,它采用了独特的叙事策略。诗集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的方式,从神话传说故事中提取素材,将听来的故事转述给读者。独特的儿童视角使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诗集采用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模式,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往事回溯式的叙事方式表现了雁翼浓郁的怀旧情结,增加了诗歌叙述主体情感表达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雁翼儿童文学作品具有自传性,运用第一人称转述形式展开叙事视角,将儿时听来的故事转述给小读者。他笔下的人物具有传奇的身世和经历,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在叙事时间上采取了往事追忆似的倒叙形式。叙事语言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色和诗意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借鉴民间口传童谣基础上,解放后17年的重庆儿童诗创作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其代表作家有下述三类:以巴渝民俗与山乡气息为特色的张继楼儿歌和崔英民间童话诗;以军人视角透视孩提生活的雁翼长篇叙事诗和梁上泉的抒情诗;以浓郁童年情结为创作原动力的石天河童话诗和童话剧。诗人们虽热情为孩子们歌唱,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却惨遭挞伐,特别是石天河、崔英厄运所留下的历史教训,更值得人们记取。  相似文献   

17.
正二年级的学生自从学习了《日记两则》之后,认识了"日记"这种写话方式。于是,笔者便和学生开始了"日记之旅"。一、小学生写日记的益处写日记是最经常的写作练习,每日一篇,天天练笔,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下笔自如,文笔流畅。写日记需要学生观察思考,选取最值得写的材料。在写的过程中,必定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需要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写日记是在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活动,通过写日记可使  相似文献   

18.
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其原始意蕴起源于《诗经》。《诗经》中涉及到的雁存在有序、情思、猎杀、哀号四个方面的属性。本文根据雁的原始属性,试析雁意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谈到提高写作能力,很多专家、教师都建议坚持写日记,它既可以积累素材,又能练习写作基本功。然而,记日记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写日记仍然碰到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两周一次的单元作文尚且感到无事可写,何况是每天一篇的日记,岂不更难?日记教学收效甚微成为不争的事实。一、影响日记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1.写作目的不明确。大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20.
日记三则     
写日记是练习写作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不但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给你积累许多写作素材。从今天开始,坚持写日记吧,很快你就会发现,我说的没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