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与2型糖尿病防治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为最普遍的糖尿病,差不多90%~95%的糖尿病人是2型的,通常在40岁时病发,55岁为病发的高峰期。2型患者通常会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因现在很多年轻人很肥胖,故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纪有所下降。全世界范围来看,糖尿病的流行从1%-50%不等,与研究的人口有关。1994年,2型糖尿病患者约1亿人,估计到2010年要达到2.16亿人。总之,2型糖尿病将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迪雅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将增加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如何针对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基础选择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出现,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终目标。本文应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一直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死及致残的首要原因,多种因素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其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血管内皮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它对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起到"第一道防线"的生理防御作用.近年研究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在DM前期就已经存在,随着血糖升高,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逐渐加重,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胰岛素抵抗(IR)、氧化应激(OS)及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累加,使AS的病理改变不断恶化,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在近年的消渴证型研究中也发现,气阴两虚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2-3].近年来中药在保护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方面有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T2DM)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可导致大血管、微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高尿酸水平增加了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以及脑卒中的风险.有研究证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较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有明显升高,提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本文就血尿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诱因、死因、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以提高防治水平。方法:比较93例DKA患者的诱因、临床生化特点及死亡病例的死因、生化指标。结果:感染是DKA最常见而主要的诱因,尤其是2型DKA,停药仍然是1型DKA的重要诱因。2型DKA有逐渐增多的趋势,DKA死因依次为严重心血管事件、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结论:重新评估DKA治疗的复杂性,加强感染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监控、心血管事件的防治,才能最终减少DKA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检测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筛查出成人缓慢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了LADA46例、ICA、GAD抗体阴性的2例糖尿病35例及成人1型糖尿病17例的临床特点,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水平等。结果:LADA组GAD抗体阳性率为93.5%,明显高于ICA(47.8%),除自发酮症外,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无显著差异。随病程的延长,β细胞功能的减退并不显著。结论:LADA诊断虽依赖于ICA、GAD抗体测定,但早期胰岛素应用与否应根据个体化而定。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太极拳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尽管糖尿病是西方人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但人们对占糖尿病患者90%的成人糖尿病仍然很少了解。较少见的青少年糖尿病是由于机体破坏了自身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而成人糖尿病或称Ⅱ型糖尿病与上述情况不同,患者胰岛素的生成莫名奇妙地受到了阻碍。一项新的研究有助于解释...  相似文献   

9.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常喝酸奶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其他人低约四分之一,其他低脂发酵乳制品也有类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合并糖尿病33例),无卒中病史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8例)。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本部分研究对象分为无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无斑块组、斑块组)、梗死组(无斑块组、斑块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无斑块组、斑块组)、梗死组(无斑块组、斑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中sCD40L浓度。结果:1、组间:伴有2型糖尿病研究对象血清sCD40L浓度均显著高于无2型糖尿病研究对象血清浓度(P<0.05)。2、组内:斑块梗死组血清sCD40L浓度最高,无斑块对照组血清sCD40L浓度最低,且两组内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糖尿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及血液的高凝状态,能够上调CD40L表达,继发脑血管病的过程中可能启动或者介导了CD40/CD40L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1.
PTP-1B是1988年被分离的一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它通过对胰岛素受体激酶活化部位(IRK)酪氨酸残基(pTyr)的去磷酸化来介导胰岛素信号.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在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在信号传导中的负调节功能导致个体胰岛素抵抗,从而发生糖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形成2型糖尿病.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21世纪2型糖尿病将成为中国、印度等亚太人口大国的流行病.随着对PTP-1B作用机理认识的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它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理想靶位点,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和预防治疗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该文综述了PTP-1B在基因结构、基因产物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相关性疾病,日常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对其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饮食治疗与护理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基础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对2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与护理目标、依据与原则、饮食护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防治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讨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含量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以31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且没有明显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0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同期检测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VEGF-A、VEGFR1和VEGFR2含量,并加以比较和统计学分析。重要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VEGF-A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的含量和健康志愿者基本一致,两者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显示血糖水平的合理控制能延缓血管并发症的产生。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VEGFR2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而血清VEGF-A、VEGFR2含量和甘油三脂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也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可能参与了血管生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相关性疾病,中医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日常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中医饮食护理具有"辩证施食""辩证施护"的特点,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药疗、食疗、护理的有机结合。中医饮食护理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对2型糖尿病的中医饮食护理进行综述,以期为2型糖尿病防治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TGA、TMA对诊断LADA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 ,分批集中测定临床诊断 2型糖尿病及非糖尿病者的TGA、TMA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TGA、TM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0 1)。结论 :TGA、TMA在 2型糖尿病中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对诊断LADA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病人家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 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 2 0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 1 0 0例进行家庭护理干预 ,对照组 1 0 0例未实施干预 ,运用生化控制指标对干预后 6个月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疗效比较 ,干预组疗效显著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 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探讨结构化强化教育项目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74例随机分为强化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指导;教育组接受为期3天的强化教育项目,研究时间共12个月。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教育组在教育后6、12个月末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结构化糖尿病教育有助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3例患者,根据体质指数(BMD=体重/身高2,分为正常组20例(BMI<25),超重组33例(BMI≥25),肥胖组40例(BMI≥30).分别比较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肥胖组与超重组2型糖尿病患病率(40.0%、27.3%)均高于正常组(10.0%).肥胖组与超重组之间2型糖尿病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Ⅱ型糖尿病主要发病的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在防治Ⅱ型糖尿病的很多方法中,体育运动干预日趋成为研究的热点.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体育运动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探讨部分运动疗法,为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治疗时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出现任何细微改变或异常,都要引起重视。近日,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的一项新研究提醒,糖友如果打鼾,更要警惕糖尿病肾病。英国伯明翰大学内分泌、糖尿病和代谢学研究中心与英国国民保健服务信托基金会糖尿病和内分泌部门的研究人员,选取了224名2型糖尿病患者,并对他们进行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