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喻雅敏  文志刚 《科技通报》2019,35(1):37-41,48
鄂尔多斯盆地什社地区长3油层组自2003年以来相继发现了宁21、西90等浅层出油井点,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针对目前研究区长3油藏勘探程度较低,油藏控制因素复杂、油藏分布与剥蚀区之间关系尚不明确等问题,基于钻井、测井及试油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什社地区长3油藏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什社地区长3各小层在纵向上油气富集程度有所差异,平面上连片性不好,其中长3_1油藏相对最为发育;研究区长3油藏类型多样,主要发育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构造油藏和地层不整合油藏;综合分析可知,什社地区长3油藏受控因素较多,不仅受古地貌、沉积相带、储层和小型鼻隆构造的控制,还与不整合有着密切关系,不整合既是油气快速运移的通道也可作为遮挡封堵油气。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已经具备成熟开发经验的五里湾长6油藏和盘古梁长6油藏注水开发技术政策进一步研究,同时对姬塬油田、虎狼峁等产建区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做了进一步优化。并对注水开发技术政策的应用成果对比,明确了开发技术政策在三叠系油藏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点阐述了青平川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油藏特征。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长8油藏为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压的致密砂岩油藏。本文通过大量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压汞实验等分析测试资料,对长8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结构等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并依据岩性、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等特征进行储层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5.
张宇寒 《金秋科苑》2013,(22):114-114
尕斯库勒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储量质量变差,新增和剩余储量的可动用程度变小。本文通过对该油田N1-N21油藏上盘II层系的地理位置、构造特征、储层物性特征、油藏特征及温度压力系统、流体特征等进行分析,判断油藏类型,计算地质储量,从而评价其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分析等手段,辅之以优势相编图法进行研究西峰油田M20井区长81沉积微相及其平面分布特征,并确定物源方向。研究表明,M20井区长81油藏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可细分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天然堤、席状砂和远砂坝6个沉积微相,各小层沉积相平面展布有很好的继承性,主物源来自西南方向;次物源方向来自东北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新亮  李冬梅  肖冬升 《内江科技》2011,32(1):132+110-132,110
精细油藏解剖的目的是通过已知油藏的现有资料,对油藏开发过程中重点区块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达到同类型油藏中由已知推测未知,获得油藏扩边的滚动开发方向:本文以柬鹿西斜坡沙二段的构造、构造岩性复合、地层以及沙三段的岩性等多种类型油藏,在区带研究基础上,以台家庄构造带晋40油藏作为代表,通过沉积相特征、砂体展布规律以及油藏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对其进行油藏精细解剖,以期来解决其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明其扩边方向。  相似文献   

8.
洪雪 《内江科技》2019,(3):76-77
辽西3井为大民屯凹陷西部凸起潜山带第一口钻井,本文从大民屯凹陷西部凸起潜山油藏勘探实际出发,通过岩心观察、测井、特殊测井等方法对源外山油藏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民屯凹陷沙四段优质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可以通过潜山内幕及不整合面经过长距离运聚成藏;太古界潜山储层岩性主要为变质岩,高角度缝是古潜山油气重要的储集空间。通过对油藏解剖,作者认为油源、裂缝、盖层是影响该区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冉冉 《内江科技》2014,35(11):71-72
本文以红河油田为例,从长81油藏地质特征出发,探讨了油气富集规律,分析了影响产能的控制因素,从而为红河油田井位部署选区及筛选提供依据,为红河油田长81油藏水平井科学开发指明了道路,为红河油田长8产1能建设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史翠娥 《内江科技》2013,34(4):159-160
孔店组是潍北凹陷的主力油层,利用孔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布特征,探讨孔店组油藏油气充注期次,结合孔店组油藏特征和成藏条件分析,总结了潍北凹陷孔店组油藏成藏模式:孔店组油藏至少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历史,主要发育近源自生自储成藏模式、近源下生上储成藏模式、远源阶梯状输导成藏模式和新生古储成藏模式等四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的采收率,在加强油藏精细研究、深化油藏认识、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多层分注技术、斜井分注、纳米酸化、热力解堵、气动力深穿透解堵等技术进行调整挖潜.经现场实验后,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油藏的成功经验对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边底水油藏的开发。AF油田K 32t 1油藏就是边底水油藏,由于底水锥进,含水上升快,产量大幅下降。调整前首先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的方案对比功能分析出水平井能有效挖潜此类油藏,并对水平井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了边底水能量强弱不同的油藏隔层分布范围和其渗透率对水平井的影响,为其它同类油田的开发和调整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油藏注气技术已成为最重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向油藏中注气,将改交油藏体系的组成、组分等热力学条件,以及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但由于高压物性参数,如泡点压力、体积系数、原油粘度等数据是评价储油层性质、计算油藏储量所必不可少的参数,而对油井重新取样、配样分析只是获得以上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一个途径,但其操作复杂,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开展。H17油藏在开发的初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油气井高压物性取样分析。因此,有必要在前期高压物性实验分析数据基础上,对油藏的物性特征进行动态预测,进而对油田生产方案制定和生产措施的调整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衣云宁 《内江科技》2011,32(3):142-142
兴古潜山油藏2007年正式投入开发,采用直井与水平井组合的方式进行开采,由于油层埋藏深,油层压力高,温度高,投产初期对油藏的动态资料录取工作未能完全实施。近年通过论证选取,对潜山油藏实施了以压力恢复、干扰试井、系统试井和油藏试注为主的动态监测工作,较好的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初振华  牛建美 《内江科技》2007,28(8):130-130,165
为提高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的采收率,在加强油藏精细研究、深化油藏认识、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多层分注技术、斜井分注、纳米酸化、热力解堵、气动力深穿透解堵等技术进行调整挖潜。经现场实验后,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油藏的成功经验对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靖安油田虎狼峁三叠系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特低渗油藏,储存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系统效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虎狼峁作业区机采井系统效率,本文对机采井系统效率进行了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并在实践中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论证,提供了如何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的一套成熟的途径,为以后的工作开拓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陆梁油田L9井区J_2x_1油藏自21世纪初探明,由于油水层识别难、油藏类型不清,后期投产井相继失利,导致油藏开发控制因素不清,潜力不明。为此,以识别低对比度油层为基础,结合试油试采动态数据对该区油层类型、油藏特征、开发控制因素以及开发潜力进行再认识。研究表明,分岩性识别低对比度油层解释结论与试油试采符合率达94%,其油藏类型为构造控制,局部受岩性影响的背斜油气藏。影响开发控制的主要因素为避水高度、油层类型及厚度、地层系数以及含油饱和度。据此拟合出油藏初期的产能平面分布图,指出了潜力区的范围及开发方式,这也为下一步的生产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曹志军 《内江科技》2009,30(6):96-96
以商二区南块;由藏为例,叙述了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的调整模式,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较为直观的好方法。通过对开发动态进行历史拟合,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针对不同的剩余油分布形式,提出控水稳油的挖潜调整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生物标志物分析,明确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原油生标特征的差异性,据此对不同区带、不同层位油藏进行油源对比。陡坡带油气来自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缓坡带油源单一,为沙三段烃源岩;不同含油层位的油源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结果为埕北凹陷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的勘探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昆北油田切6区E1+2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严重影响了油田的高效开发。综合利用构造、储层、测井、分析化验、试采曲线等资料,对该区含水特点、出水规律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油藏实际含水、含水上升率均高于理论水平,含水率呈线性递增;油藏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出水类型特征,投产初期主要为层间水、可动水和束缚水,注水开发后逐渐出现注入水和混合水;对不同类型出水原因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最终为油田综合治理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