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由此出发,县市报的评论应该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的体会是“三化”:微型化、系列化、乡土化。多一点“压缩饼干”报纸评论宜短,小报评论更是如此。报纸评论的种类很多,县市报评论自然也应该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些;但是,在数量上应以短评、编者  相似文献   

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3.
而今办报,大有大的难处。要办好县市小报,更是步履维艰.但是,县市报一经面世,就要“朝前走”,为首者,就是要有志向,有气魄。众所周知,县市报比较地市以上党报,有不少劣势。它层次低,起点低,采编人员业务素质不尽人意;刊期长,印数少,时效差,覆盖面小;经费不足,印刷设备原始;有的上级领导不熟悉新闻工作,或视县  相似文献   

4.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确切地说,火车运行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气缸压力的大小,加压大,则跑的快,加压小,则跑的慢。我们仅借“加压”这一道理,谈谈县市报总编辑的自我“加压”,以求教于同仁。三省吾身决心“加压”一省:县市报自身的客观劣势。县市报作为一张基层党报,具有许多特定的优势,这是主流。但在办报实践中,也反映出不少劣势:一是刊期长,容量小,时效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县市报要做到“三贴近”,解决的仍然是可读性问题。而这种可读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历史阶段性的特点: 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区域开阔性与县市报区域的狭窄性的矛盾。也就是市场经济是没有区域界限的经济,而县市报它的区域只局限于本县市。 其次是读者多与少的矛盾。中央和省级的机关报、行业报,都比县市报发行量大得多,但具体在一个县市区域里,县市报的订户又比其它大报数量大得多。这就  相似文献   

6.
而今办报,大有大的难处。要办好县市小报,更是步履维艰。但是,县市报一经面世,就要“朝前走”,为首者,就是要有志向,有气魄。众所周知,县市报比较地市以上党报,有不少劣势。它层次低,起点低,采编人员业务素质不尽人意;刊期长,印数少,时效差,覆盖面小;经费不足,印刷设备原始;有的上级领导不熟悉新闻工作,或视县市小报为多余。有时一遇政治风波,或经济困难,或新闻纸紧张,或出版印刷市场混乱,县市报往往首当其冲,成为被压缩砍掉的对象。如此众多原因,都给  相似文献   

7.
自1993年我国出现第一张县市日报以来,到1996年,县市日报已发展到21家,到1997年上半年,全国有县市日报近50家,其中浙江的萧山日报(周七刊)、江苏的丹阳日报(周六刊),已扩为四开八版。县市日报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我国新闻界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为总结交流县市日报的办报经验,促进县级党报健康茁壮成长,最近中国县市报研究会在萧山召开了全国县市日报总编辑会议,来自浙扛、江苏、山东、湖南、河北等省的27家县市日报总编(副  相似文献   

8.
县市报的发行同其他报纸一样,是关系到自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问题。本文对其“最佳发行量”试做探析。所谓“最佳”,就是在客观条件允许下,主观上做好工作后达到的最大量。 县市报的“极限发行量”是多高? 全国县市报尽管所处地域、经济环境、发行范围、读者素质均有差异,但“基层”和“党报”这两个属性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的属性就界定了相同的读者范围:需要接受党报指导、引导、帮助、服务的基层干部和群众骨干——这就是读者对象的基本定性。那么,县市内的“基层干部”和“群众中的骨干”指的是哪些人,这些人又有多大的数量呢?显然,各类县市的情况又十分复杂,不能泛泛而论。这里,不妨以“能办得起报纸”(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于没办报的县市)、“人口为100万”(属全国范围内的中等人口规模县)、“报纸周一刊”(这是最基本的刊期)的县市做研究“标的”——这就对读者对象的确立有了基本定位。有了“基本定性”和“基本定位”,我们就可对读者对象做如下基本定量:(1)农村村组干部。100万人口县市行政村有600个左右,每村按8个村民小组计,有4800个组。村干部一般为7人,组干部一般为2人。按人均订报一份计,则订数为13800份;(2)农民骨干。按每个村有5个“科技示范户”或“无职党员”计,人均订一份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县市报怎样以己之长克族之短,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以为,应让各大媒体惯用的深度报道这个重头戏在县市小报也重起来,从而,使县市报纸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那么,县市报如何克服站位不高,记者素质较差,不易深层透视的难题去抓好深度报道呢?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柏心策划巧四署。深度报道就是报道内容不是表象,而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新闻界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何谓策划?策划就是…  相似文献   

10.
一篇好的新闻,不仅要立意鲜明,内容充实,逻辑性强,语言生动,还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的眼睛亮起来呢?这就要使新闻标题真正起到“点睛”、“传神”的作用,必须在“准”、“新”、“活”、“短”四个字上下功夫。 一要准确贴切。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标题的生命。新闻标题是从属于新闻的,是新闻的浓缩和结晶。它依托新闻而存在,不能游离于新闻之外。因此,新闻标题首要的是准确贴切。也就是说,必须严格以新闻事实依据来命题,要题文相符,绝不能超出事实  相似文献   

11.
增加信息量,这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是四开四版的周三报,版面小,刊期长。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版面,容纳更多的信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两年来,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树立起信息观念,并采取切实措施,使报纸信息量有了明显增加,受到了读者的肯定和欢迎,报纸发行量也不断上升。一、增加新闻的条数,多发短新闻。一般来说,一篇新闻稿件,总有一点新闻信息。因此,要增加报纸信息的容量,必须增加新闻条数。我们要求编辑精编稿件,把那些“空话、套话、废话”,尽量“挤掉”,新闻稿一般控制在二百到五百字之间,最长的不超过九百字,每个版面必须用稿十篇以上。并在一、二、三版开辟了《荆溪浪花》《简明新闻》《经济短波》等栏目,刊登“百字新闻”。这样,版面上的新闻条  相似文献   

12.
短新闻,顾名思义,便要篇幅短。由于篇幅短,也就要求短新闻的写作要适合它的这个特点。最近,读了一本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的《短新闻辑览》,在这方面很受启发,觉得对当前的短新闻写作,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启示之一:由点到面,扩大容量短新闻的篇幅短,相对而言,它的容量是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如果选择好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点,并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把它反映出来,就能由点到面,达到“纳须弥于芥子”的境界,从而扩大短新闻的容量。比如,《短新闻辑览》一书中有篇题为《河南农民降价售陈粮腾仓装新麦》的新闻,全文只有173字,却具有较大的容量,现将这篇短新闻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确切地说,火车运行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气缸压力的大小,加压大,则跑的快,加压小,则跑的慢。我们仅借“加压”这一道理,谈谈县市报总编辑的自我“加压”,以求教于同仁。三省吾身决心“加压”一省:县市报自身的客观劣势。县市报作为一张基层党报,具有许多特定的优势,这是主流。但在办报实践中,也反映出不少劣势:一是刊期长,容量小,时效差,水平低。其指导性不如上级党报,时效性不如日报,知识性不如专业报,趣味性不如晚报。二是“科班”出身的人少。据对11家县市报社的了解,242名编采人员中学过新闻专业的只6人,过去办过报纸的也仅有17人。三是不少报社经济困难,办报条件简陋,摄影、采访手段落后。据对85家报社统计,就有59家没有自己的印刷厂,有的要到100公里以外去印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县市基本上都有了广播电台(站),一部分县市还有电视台。在县报、县台齐全的县市,如何办好县报!我认为,其中的一条良策就是,县报要视县台为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在合作中当好“喉舌”,在竞争中提高质量。不分“老大老二老三”,破除“同行是怨家”的思想。近几年出现一种说法:“电视是老大,报纸是老二,广播是老三”,加上“同行是怨家”的旧习,许多县市  相似文献   

15.
谈用辅证法、反馈法编发期刊广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源泉,所载之文要“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因此要特别强调科学性、真实性、先进性。科技期刊在准许下兼营广告业务,同样也要强调这“三性”。因为还带有商品经济的性质,就要格外强调“真实性”,也即不发虚假广告。还因为科技期刊刊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报纸编辑应该是“烹调大师”。特别是文学副刊,更应该精心制作,使其“色、香、味”俱佳,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神快餐”,以发挥潜移默化的启迪和鼓舞作用。一、文学副刊的“色”,应该是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融合在作品中的思想含量、美学含量以及信息、知识含量来体现的。特别是党报副刊,不仅在办报宗旨和宣传基调上要与正刊一致,而且包含着应有的价值法则和新闻时效,既是一块文艺百花园,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是报纸正刊的深化和补充。对此,一要强调思想性。在文学副刊的策划和编辑中,要始终把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放…  相似文献   

17.
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多种媒体(如第四媒体的兴起)“叫板”,21世纪的县市党报在强手如林的新闻传媒舞台上必须“小中见大”,小报“大”办,即表现大主题,展现大视野,体现大气派,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确立自己的作用和地位,争取新的发展。 小报要有大主题 报纸抓导向,必须抓主题。主题是导向的基础,同时也影响和制导着版面布局。 县市报作为县市党委的机关报、区域性报,当然要以地方新闻为主,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展开多层面的新闻报道。但是,这个区域性层面的报道只是日常报道,尽管这个日常报道…  相似文献   

18.
“有些县市报品位不高”——当今新闻界有行家这样直言不讳;“县市报受诸方面条件所限,难以办出高品位”——县市报中有同志这样忧心忡忡;“我们一定能办出高品位的报纸”——众多县市报人尤其是老总们却又这样坚信不疑。众说纷纭中,有人要问:“究竟县市报能否办出高品位?”对此,我们结合编排第1266期《襄阳报》的体会,感到县市报人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在编排中坚持高立意,是完全可以办出高品位的报纸的。我们这期《襄阳报》是一期专号——199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特刊”。此刊经精心编排出版后,社会反应较好。不少读者来信肯定,有些专家在审读时将其与在北京同时出版的十几家大报比较后,认为,从总体因素看,此期《襄阳报》已基本达到大报水平。那么,这次成功的偶然中有些什么必然性呢?我们经过始而欣慰、继而思虑、再而领悟的参禅式悟道,终于从办报主体即报人自身的编排功能释放上,悟到“三个立意要高”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新闻求短”,说来已成“耳茧”之谈。早在1946年,胡乔木同志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呼吁“作文要短些、再短些!”他认为:新闻的五分之四要在500字左右,这对读者、作者都是大解放。这个观点提倡了几十年,到了八十年代的今  相似文献   

20.
县市报总编辑要超越思想误区,这是当好县市报总编辑、办好县市报的一个重要前提。误区之一:“要把县市报办得广大读者都叫好不容易,能把县市报办得‘头头’满意就行了。”笔者就曾经在某新闻业务刊物上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