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拳击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运动的传承重在文化,拳击文化来自于西方,西方文化决定了拳击运动的本质.通过拳击与西方文化、社会背景和种族斗争历史的分析与综述,阐述了拳击文化内涵的形成与发展.拳击文化是以科学精神为核心,体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自由竞争的特点等.旨在为拳击的技能传习转化为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近20 年的文学创作中,存在着历史理性是唯一的取向、人文理想是唯一的取向、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双缺失三种艺术范式。由于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二者充满矛盾与张力,笔者认为应提出第四种艺术范式,展现“历史- 人文”的辩证矛盾;这一范式的特点在于以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光束烛照现实,批判现实,使现实还原为本真状态。在价值取向上则是历史理性中要有人文精神的维度,人文精神中则要有历史理性的维度。“历史- 人文”的辩证矛盾的根源在于现代工业文明自身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3.
从教育观的价值取向出发,在深刻理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涵义的基础上,从二者融合的视角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提出见解,并着重从体育教学理念、体育课程体系、校园体育文化和师资等角度,提出重新建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高校体育。  相似文献   

4.
拳击运动与中国拳术的文化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拳击运动与中国拳术形成与发展的分析,认为:拳击与中国拳术最初都曾是为军事服务的训练手段,也都是在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就脱离了军事训练,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在17世纪前后,则因不同的规范原则而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适应赌博文化的需要,拳击规则选择了公平决出胜负的竞赛规则,使现代拳击运动呈现出简练实用的技术动作与形成公平决出胜负的竞赛形式;适应表演文化与实用文化的需要,中国拳术选择了修炼身心与自助自保的发展方向,而形成了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原理组织起来的、以表现冷兵器格斗技艺的博大精深的运动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具有五个内涵: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审美情趣、人文模式、价值取向、理想、信仰,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  相似文献   

6.
体育科学精神的张扬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了它们在近代的背离和分化.站在时代文化发展的角度,从哲学的视野剖析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历史走向,整合汇融已成为其发展的主旋律,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体育人文精神为体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了人文方向;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科学精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既相对独立、各具特点,又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相似文献   

7.
拳击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发展,推动着拳击运动的迅猛发展。运动员科学选材,已成为我国拳击事业发展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直线攻击、交叉直线攻击、直线加斜线攻击”化过程,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揭示了竞技对抗性项目可向运动科学发展之路。体现了拳击运动技术结构与组合技术的发展变“技术型、技巧类”形式转变,探讨了中国拳击运动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普通高校拳击教学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所凸显出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对其相关的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于彰显拳击运动重要的健身功能,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地接触与了解拳击运动,形成积极地参与意识,这对于促进普通高校拳击教学的普及,实现其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问:什么是拳击运动?答:拳击运动是一种由两位运动员以拳攻击对方的对抗运动。它不同于中国功夫中的拳击、散打,也不同于日本的柔道、泰国的泰拳等运动。拳击分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两种。业余拳击运动是一种有着由国际拳联从规则到器械统一规定的国际性拳击运动,是奥运会的运动项目之一。问:拳击赛有多少级别?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探索当代中国体育魅力的文化内涵、特性及其对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金”、“木”、“水”、“火”、“土”文化特性的视角,探讨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体育文化的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文化是体育魅力的内涵特性,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提出了从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构想。研究结论,认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在中国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建设,以体育文化引领解决体育发展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道德精神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中国体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条件。研究价值,认为在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强调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组织和体育工作者人文精神塑造,引导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向正确方向发展,以高度的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人类学的发端肇始于对传统体育的研究,但不能忽视的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武术的研究却异常薄弱. 前期相关武术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大都以历史学、民俗学为框架和导向,注重参与观察的人类学理论的介入也仅仅大都停留于对其必要性的理论阐述,武术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几乎近于一个盲区,少而无力. 论文在梳理我国体育人类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文化人类学对我国武术文化进行研究的构想:(1)乡土村落:引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的独有视窗;(2)武术拳种:与村落武术研究交相辉映的微观个案;(3)固定的村落与流动的拳种:构筑与交织中国武术研究的文化版图.  相似文献   

13.
以当下武术界拳种不断分化和将某个拳种功力片面夸大甚至出现故弄玄虚的现象为逻辑起点,借助相关史料从文化学角度阐述武术拳种产生与嬗变的客观历史事实。得出武术拳种的嬗变与社会形态的变化和人为臆造密切相关。如若中国武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就必须彻底剔除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深入解读现代体育存在的价值和发展路径,运用文化学中文化的自觉性和自在性理论,使武术运动和武术文化沿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轨迹而发展,才是中国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传播迅速。通过对韩国学术界的太极拳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着重分析了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发行单位、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旨在研究太极拳在韩国的发展史和传播过程,从社会学、文化学、体育学、传播学等角度,探索太极拳在异国推广和传播的规律及有效的推广方法,以期太极拳在世界大舞台上发扬光大,将太极拳的正能量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5.
全民健身的人文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健身的人文价值是指体育的人文精神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即用人文精神的理念分析全民健健身运动这一系统工程的人文价值。运用文献检索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总结了学界对全民健身以及体育人文理念的相关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对全民健身运动存在问题的剖析等问题,最后提出应运用人文理念来建构未来的全民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16.
体育传媒是传媒产业和体育文化结合的产物.从分析中国体育文化的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等特征入手,对体育文化元素在影视作品导演构思策略、叙事结构、叙事策略中的运用及其人文价值等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体育影视传媒的发展需要提高导演对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制定相关政策导向,正确处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体育人文价值出现主体性迷失的现象,也面临着内外两重困境,如何科学构建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试图从普世价值和基础价值两方面阐述体育人文价值的文化本质,并从帝国沙文主义、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断裂、体制性障碍和体育资源供需矛盾三方面探讨它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从传承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学习融会贯通西方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创新三个角度论述了构建中国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分析法,探索民族体育文化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传播与发展之路,从社会学、文化学和历史学视角,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表征脉络进行梳理,回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表征经历了原始期、源远流长期、危机存亡期和勃兴期;民族体育文化在表征文化形态上经历了自然体育文化形态、亚体育文化形态和独立体育文化形态。指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改造和创新,使民族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