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从主体间性角度对哈贝马斯的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较全面的观照.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决定了哈贝马斯文艺美学的主体间性性质.哈贝马斯主体间性文艺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以现代性追求为核心的主体间性美学以及从交往行动理性出发对文学主体间性的重建.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是有缺陷的,即它仍然是一种社会学的论述而没有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它还仍然局限于人类理性的陷阱之内而没有对其进行足够彻底的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师生对话交往呈现明显的知识化、对象化、工具化倾向,它悬置了情感关怀,遮蔽了主体间性,湮没了心灵诉求。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关注人的现代性生存境遇,追求双向度主体之间平等、协商与尊重的对话与交流,这与当前师生对话交往所追寻的价值意义相契合。因此,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可以从以自由平等为规则,创设"理想的话语情境",以尊重信任为支点,建立师生主体间性关系,以真诚理解为原则,构建师生对话的"合理空间"着手重构师生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9,(4):51-58
哈贝马斯围绕"主体—主体"结构建立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批判理论。他坚守人本主义立场,强调社会关系中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和主体间自由平等、合理的人际交往,提出了扬弃技术异化的思路,坚持人在全部价值体系起核心作用的观点。哈贝马斯"主体—主体"交往的合理性秩序,能够有效消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的张力,为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意识哲学注重主体性,语言哲学重视主体间性,两种思维影响着社会学研究.弗洛伊德、哈贝马斯、米德,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在社会化中的作用.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不断摩擦和融合的过程,批判和反思要求个体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和社会化机构进行交往,以期双方互相了解,从而完善社会化.因此,社会化是建立在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批判和反思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5.
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通过探讨"自我""理性"和"语言"几个重要概念的主体间性问题,揭示了翻译活动是译者、作者和读者主体之间的理性交往过程,他们之间只有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理性的相互制约,才能达成翻译的成功,为避免极端的翻译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主体间交往行为理论,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间身份建构的意义与语用原则。主张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语用者都应该尊重交际对方的语言文化主体身份、遵守"真诚情、理解性、公正性、平等性"的主体间语用原则,通过意义协商、文化认同和公正平等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际,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言文化霸权式的思维倾向和话语行为。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经伽达默尔、哈贝马斯、马丁?布伯等的发展,成为西方现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书中,哈贝马斯把《启蒙辩证法》作为一个个案来分析主体哲学在现代性批判中何以走向尴尬,为理论范式的转型寻找依据。他认为《启蒙辩证法》仍然是在主体哲学中批判工具理性,启蒙理性未能实现自我超越。对此,哈贝马斯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创建从主体哲学转向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9.
此文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角度,针对高校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切入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交往实践等问题,对正确审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和能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封国华 《文教资料》2013,(22):25-26,31
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建构于20世纪80年代,尤以交往行为理论著称。交往行为理论指的是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语言媒介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哈贝马斯的理论核心是主体间性问题,对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能够深刻揭示翻译本质。在新闻英语翻译中,在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及对文体风格把握所做的一系列译文的调整,都充分体现了翻译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而非各个主体之间的独白。本文运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即主体间性建立各翻译主体间的和谐性.指导新闻翻译实践.以期达到译作的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别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进行了阐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重视实践中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哈贝马斯的"交往"观侧重在程序公正的条件下,完全平等的主体通过在理性动机下有效真实的互动达成共识.处理好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的辩证关系,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还能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主体间性的深入研究,对于文学文本翻译中各个主体间如何进行互动和交流也成了我们研究的客体。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我们揭开主体之间共生共存性以及对话的必然性,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也暗含着理解的差异性和误解性,因此我们需要在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各个主体之间进入交往达到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的合理性。伽达默尔解释学则从本体论的角度诠释翻译主体间交往的历史必然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交往过程。哈贝马斯从交往的视角来解读人的行为,强调交往具有主体间性,生活世界是进行交往的宏观背景,理解是交往行为的目的。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灌输原则,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双主体间交往的重要性,使教育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育者革新教学理念、构建双向互动式教育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注重主体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交往实现受教育者内在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重组与建构。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学学科重建以来,教育哲学领域主体间理论研究问题主要聚焦于教育本质或理念、师生关系、教育目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德育和班级管理等几个方面。教育哲学领域主体间理论研究基础包括胡塞尔认识论的主体间理论、海德格尔生存论的主体间理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主体间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论、弗莱雷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梅洛·厐蒂和舒斯特曼身体间性理论等等。在系统梳理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教育哲学领域主体间理论研究的基本理论观点时发现,已有研究在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主体间性的表述方面,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方面,主体间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方面等。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v)最早由20世纪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后经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赫勒等学者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哲学的主要形态."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图景,对创新德育思维,拓展德育模式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德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理论受到西方和东方许多学者的关注,当今社会,与主体间性理论相关的教育研究理论也不断出现.从17世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到18世纪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再到19世纪和20世纪出现的胡塞尔的“交互主体理论”、马丁布伯的“我-它”关系理论,以及哈贝马斯提出的主体间相互“理解”和“共识”理论,这些西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理论为21世纪我国新一代学者深入研究主体间性理论,丰富主体间性的内涵、特征、作用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主张交往是主体间基于价值理性和语言媒介的行为,具有真实、有效、生动的特点。它注重个体间的异质性和主体间性的确立、维持。幼儿教师合作可借鉴交往理论构建新型模式,克服当前工具理性趋向和生活世界压迫,建立幼儿教师主体间性,有利于幼儿园合作文化建设与幼儿教育的良好实施。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德育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学校德育应该是一种交往行为。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关照下的学校德育,应以对话作为师生交往的主要途径,德育内容应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具有主体间性的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哈贝马斯认为,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生动的、蕴含着“个性需求”的交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时有发生,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主体间性、生活世界、言语效用等交往活动中各环节和构成要素的缺失与扭曲。  相似文献   

20.
聂丽芳 《文教资料》2008,(19):89-90
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针对工具理性对当今时代的统治,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动理论,呼唤人们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主体间相互交往的重要性.交往理性倡导交往主体间的平等性、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及主体问的相互关系,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借鉴和启发式的意义,我们应该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尊重的、相互平等的交往主体的新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