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现代的教育是未来社会之准备。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变革时,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在探究学校教育创新的背景下,我有机会于1999年春夏之交随团赴美国培训考察。美国中小学在办学思想和行为上以人的自然和谐发展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访美归来一年半,我将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进行认真比较,在上级领导和全校师生支持下,根据国情、校情,重新调理学校办学思路,确立了“改革立校、创新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思想,大力创新办学模式,创新教育评价,创新课堂教学,经过努力…  相似文献   

2.
故事 2002年暑假.我在家学习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我对数学教育中许多平时感到疑惑的问题得到顿悟。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认识到:教学创新、解题创新、命题创新是创新教育的三个支点:对于教学创新、解题创新,许多地区、学校、教师都展开了研究,成果丰富:而对于命题创新涉猎不多,已有的研究也是浅尝辄止,未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王学军)2002年12月中旬,第三届“广西小学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年会在梧州市召开。会上,广西中心课题组的负责人传达了第五次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研讨会的精神,对我区2002年的课题工作作了总结。梧州市万秀区教育局等一批单位和学校作了经验介绍。与会代表参观了梧州市一批各具特色的学校的创新教育成果汇报。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  相似文献   

4.
2001年第 1、 2期合刊《山东教育》开辟的新栏目——“创新教育百例”专栏,一下就吸引了我。月明人静,我挑灯夜读,一篇篇精文记载着一例例发生在我们学校生活中极普通的小事,而这一桩桩小事却又无不体现着我们教育者的创新。我被这些优美的文字、动人的事例感染着,通过这些事例,我可以向我周围的同事大声疾呼:创新教育不是口号,它就在我们身边;创新教育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   《画脸》、《野菜引起的话题》、《狗熊为什么舔脚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创新点在哪里,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引导。《宽容》和《期待…  相似文献   

5.
我园自1999年9月起在省市教科所的直接指导下,开展了“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实验研究”。二年来,通过教学工作和环境创设、管理育人等各种渠道,进行初步的研究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倾向、创新品格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转变教师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幼儿。因此,搞好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听理论讲座、召开研讨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发放学习资料、购买资料书籍等多种形式,促进了…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育是我对教育完美境界追求的产物,28年为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趟出一条小路。我深感:教育创新要下苦功夫,下细功夫,持久地下功夫。具体而言,我的经验是:教育为儿童研究儿童,创新易于找到规律;课程改革必须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教育创新需要理论的支撑,也需要民族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7.
人生在勤     
我是市西中学的一名生物教师,至今已从教29年。回顾29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孜孜不倦地探索与追求,才能无愧于三尺讲台。正如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所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将讲台作为自己的主阵地;作为一名有研究热情的教师,我用教育科研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引航,在课程改革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为一名有创新追求的教师,我较早在研究性学习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而稍有所得。  相似文献   

8.
笔者到中小学调研,许多老师向我反映:我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刚弄清楚了什么叫素质教育,现在冒出来个创新教育,又把我们搞糊涂了。素质教育同创新教育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创新教育的前后两个字一颠倒,又成了教育创新,这是不是搞文字游戏?教育系统不断出新名词,是不是赶时髦?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为对大家开展教育改革有所启发,笔者不避浅陋,直率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教育的主流是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在大力推广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改革教法,以适应数学教学改革的大潮。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所以说,创新就是教育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在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2006,(8):67-67
春风送暖,万物争荣,“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2006年《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年会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一心《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的精心筹办下即将拉开帷幕,在此,我谨代表安博信息集团及我个人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2.
我每天到学校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上因特网浏览国内外教育教学的新动态,赏名家与改革实践的风骚,纳百校教育管理的精华......我尽情地汲取、汲取再汲取。而当我从网上归来,整理自己所下载的琳琅满目的资料时,确有登现代化教育之巅而心旷神恰之感。回想自己为师、当辅导员、做教导主任以及被聘为副校长这13年的教坛生涯,在不断的追求与跋涉中,我悟出了教育与为人之道: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自我。创新自我,就要学习现代化的专业知识。我以优秀成绩毕业于师范学校后,走上讲台,面对几十名富有求知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方法,在2001年我们以“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能力提高”为课题申报了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三年来,我们课题组在学校党政支持下,发动全校师生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并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源于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依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来发掘教材的新意和活力,开展创新的教学。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新教材弹性大、开放性强、有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联系教材,结合自身实际,深挖教材,走出新教材教学中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2006,(8):69-69
“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是《教育信息化》专门为教育界和售息产业界精心准备的一次盛宴,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教育信息化》为业界同仁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资讯平台,感谢他们为我国教育售息化事业的发展,不辞辛苦,精耕细作。神州数码网络愿与《教育信息化》携手并进,精诚合作,在此,我预祝本届“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2006年《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笔者到中小学调研,许多老师向我反映:我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刚弄清楚了什么叫素质教育,现在冒出来个创新教育,又把我们搞糊涂了。素质教育同创新教育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创新教育的前后两个字一颠倒,又成了教育创新,这是不是搞文字游戏?教育系统不断出新名词,是不是赶时髦?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为对大家开展教育改革有所启发,笔者不避浅陋,直率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什么叫创新教育?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创新。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借用中国的三个成语来概括,叫做“无中生有”、“有中生无”、“…  相似文献   

18.
走进数学新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我通过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摸索出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我感受至深的是“创新”。教育创新的内容包罗万象,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这里我着重谈谈教育思想、教育机制、教育艺术和教育手段的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是教育事业永葆青春的源泉。有关教育思想的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对于我们教育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旧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就应当…  相似文献   

20.
偶尔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了这样一则短文: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题这样问到:“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写到:“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富诗意和创意的回答,可他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看完这则短文,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教学十几年的教师,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创新教育的思考: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吗?我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精神了吗?江泽民主席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