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终池持续引流在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中能否降低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和颅内高压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 2 4例SAH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12例 ,除腰终池持续引 3~ 5d ,余常规治疗药物等同。结果 :治疗组无 1例发生脑血管痉挛 (CVS) ,对照组 4例发生CVS。结论 :腰终池持续引流 ,在短时间内将颅内血液引至体外 ,可以迅速解除脑血管痉挛 ,防止蛛网膜粘连 ,缓解颅内压力。  相似文献   

2.
正压性脑积水(NPH)又叫低颅压性脑积水、本病多呈缓慢进展。临床表现是精神智能障阻、双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三联症。同位素脑扫描可见特征性改变;气脑造影及颅脑C—T扫描均可见脑室扩大,腰穿检查脑压基本正常。病因:1、原发性:即为原因不明者。 2、继发性: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颅脑手术或基底动脉硬化扩张,伸展或迂曲变形,还有一些脑部局限性或弥漫性变性病引起。如Algheims症。关于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3.
陈炜  陈璇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6):46-47,60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原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急性发病9例,缓慢性发病6例。发作年龄12-48岁。其主要症状为体位性头痛,神经征以颈项轻度抗抵多见。侧卧位腰穿压力〈70mmH2O,脑脊液分析:除RBC、WBC与蛋白质轻度增多外,其余大多在正常范围。经补液及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仅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结论: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主要特点为直立位头痛.经补液及激素治疗有效。本病应警惕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并注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我们对20例经头颅 CT 确诊的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了反复腰穿放血性脑脊液(CSF)和椎管内注射氟美松疗法,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加亚冬眠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观察病例90例,随机分为持续腰池引流加亚冬眠疗法治疗组(A组),持续腰池引流治疗组(B组),常规内科治疗组(C组),每组各30例,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和病残程度改善情况评定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40.00%,总有效率90.00%;B组治愈率26.67%,总有效率80.00%;C组治愈率13.33%,总有效率53.33%。A组优于B组(P〈0.05),B组优于C组(P〈0.05),A组优于C组(P〈O.01)。三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持续腰池引流加亚冬眠疗法治疗组优于持续腰池引流治疗组.更优于常规内科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常用 2 0 %甘露醇 2 5 0ml快速静脉滴入治疗青光眼 ,在有心肺疾患病人中常出现不良反应。为减少此不良反应 ,采用小剂量甘露醇 (即 2 0 %甘露醇 15 0ml)快速静滴降眼压与常规剂量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眼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快速静滴能有效降眼压 ,不良反应少 ,在有心肺疾患病人中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7.
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白蛋白在急性脑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4例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甘露醇降颅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白蛋白10g静脉滴注,1次/d,共7d。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白蛋白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井下工人。主因头面部外伤30年,流清水涕,头痛10d入院。患者于30年前井下生产时,砸伤头面部,昏迷,颅面部骨折,住院治疗月余痊愈,30年来正常工作、生活,10d前开始间断流清水涕,头痛进行性加重,CT示气颅入院。查体:意识朦胧,定向不能,回答有误,双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颌面右偏畸形,鼻漏停止,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头颅CT:右额及脑室系统积气,右额气体量约20ml,脑室系统侧脑室、环池、蛛网膜下腔大部被气体占据。入院诊断:①脑脊液鼻漏;②张力性气颅;③陈旧性颅底骨折。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治疗3d,意识障碍加重出现昏迷,急行右额及侧脑室穿刺,术中即有大量气体排出,后经右额气腔留置侧脑室引流管一根,接无菌瓶,行右额气腔和脑室持续闭式引流。间断有气体溢出。患者意识渐恢复,定向趋于正常,1周后,复查CT示:右额及脑室系统积气大部消失,代之以脑脊液,遂拔除引流管,继续脱水抗感染治疗20d,CT示积气全部吸收,右额脑脊液密度液腔。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常见病 ,临床上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误诊 ,2 0 0 0 .11~ 2 0 0 2 .10月 ,我科共收治了 6 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 ,其中 12例曾经误诊 ,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误诊的 12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7岁。全部为住院病人 ,误诊时间为 2~ 5d ,后均由头颅CT见蛛网膜下腔或脑池脑裂内高密度影及腰穿获得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而确诊。1.2 误诊情况 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疼 5例 ,神经症3例 ,高血压 2例 ,椎动脉供血不足 2例。痛性眼肌麻痹 1例。2 误诊类型及原因2 .1 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本文总结了对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认为严密观察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采取有效治疗,预防再出血是必不可少的.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起病突然、病情危重、表现复杂的疾病,做好出血期护理对预防再出血、缓解血管痉挛、改善愈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甘露醇静滴对高热患儿退热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将住院的285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134例)和对照组(15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甘露醇静滴,降温效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1.34%,对照组显效率21.19%,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治疗组总有效率76.87%,对照组59.60%,优于对照组(P〈O.005)。结论:其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可快速退热,缩短热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小剂量尿激酶和法安明在脑梗塞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8例脑梗塞患者分为三组 ,分别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 (简称尿激酶组 ) ;小剂量尿激酶加法安明治疗 (简称联合组 ) ;传统疗法 (简称对照组 )。治疗前后采用欧洲卒中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前各组分数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联合组 >尿激酶组 >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联合组的卒中继续进展及再梗塞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法安明联用能有效阻止血栓进展 ,减少再梗塞 ,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疗效显著而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186例,全部为2011年1月~2014年1月经过体格检查和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59例,好转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5%;治疗组显效54例,好转2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3.9%.结论: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疗效易于巩固,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指颅内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的狭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并发症。在SAH病人中30%-70%可出现脑血管痉挛,严重的脑血管痉挛可造成脑缺血和脑损害,是增加病人死亡和致残最重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SAH导致CVS的机制研究有了一些较新的认识,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波姆光联合奥平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42例宫颈糜烂者采用波姆光联合奥平治疗为治疗组,138例单纯采用波姆光治疗为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波姆光治疗后6周、12周治愈率为92.96%、96.48%,对照组为81.88%、88.4%,P<0.05.结论:波姆光联合奥平是治疗宫颈糜烂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清东  徐丽 《莆田学院学报》2009,16(5):22-24,51
探讨传统中药蜕皮甾酮对大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血管痉挛的干预效应。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EDS干预组,观察各实验组大鼠24h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局部脑血流量及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大鼠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局部脑血流量下降,基底动脉管腔缩小,内膜皱缩呈波纹状等形态学异常、EDS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好转,局部脑血流量在EDS干预后12h增加,形态学也有不同程度改善。蜕皮甾酮能改善大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病因、诊治与预防.方法:对66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母乳中的维生素k含量低是造成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主要原因.本组58例颅内出血病例的死亡率为17.2%,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34.5%.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对母乳喂养的指导,普及新生儿维生素k的预防用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社区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门诊治疗时、住院治疗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出院后继续给予社区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掌握健康知识测评得分、JOA得分、随访后健康教育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93%,χ2=9.061,P=0.000;观察组基本治愈36例(64.29%)显著高于对照组28例(50.00%),观察组无效0例(0.00%)显著低于对照组9例(16.07%),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测评得分(8土1.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1.10)分,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JOA得分(22.54±3.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8.54±2.68)分,P<0.01;健康教育满意度观察组54例(96.43%)、复发率3例(5.3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应用于防治LDH,防治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测定了43例脑出血病人的QT离散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将脑出血死亡组与存活组以及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Q-T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死亡组Q-Td显著大于存活组(P<0.01);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Q-Td可作为评估脑出血者病危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而无论其有无基础冠心病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