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我国游记散文的渊源,极为久远,一直可以追溯到《尚书·禹贡》和富有神话色彩的《山海经》。此外汉大赋的形成,也给游记散文以一定的影响,如枚乘《七发》中的广陵观涛一段,便为历代游记散文家所称道。必须指出,从《尚书·禹贡》到《汉书·沟洫志》以至《七发》,只能说是我国山水游记的萌芽,严格地说来,我国真正的山水游记散文应该是起于东汉而盛于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2.
山水游记,是《柳河东全集》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文学史家以为,《永州八记》是我国山水游记文学的典范性作品,而《小石潭记》又是《永州八记》中的极品。包括《小石潭记》在内的《永州八记》是游记写作的楷模,让我们从《小石潭记》中揣摩游记应该怎样写。?《小石潭记》告诉我们:写游记,要把自己写进去,首先要写自己的游踪,不过,游踪只须写必要的,不宜过繁。文章开头就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最后又写“坐潭上……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了这次游览…  相似文献   

3.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永州八记》是作者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一组山水游记文。这组山水游记文是根据作者发现景物的先后连续写成的,分看各自成篇,合看乃是一幅连环的山水图画。本篇所记的主体是“小石潭”,而其题目在“小石潭”的前面又加上“至小丘西”几个字,是与《钴鉧潭西小丘记》相衔接的。下面对这篇作品略作分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这里实在把小石潭的  相似文献   

4.
“记”体散文是苏轼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收集在《苏东坡全集》中的共约六十余篇(不包括《东坡志林》中的《记承天寺夜游》等游记小品)。其中记叙亭台楼阁、佛寺道院等名胜建筑的有《喜雨亭记》、《中和胜相院记》等二十九篇;记载书画文物,奇事异闻的有《传神记》、《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等十六篇;记叙公堂、学校、水利建设的有《盖公堂记》、《南安军学记》、《钱塘六井记》等九篇;山水游记,寓言游记有《石钟山记》、《陲乡记》等五篇。这类散文,虽然数量不多,却较真实地反映了苏轼的  相似文献   

5.
《小石潭记》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唐末杰出的八大散义家之一)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力作;是一篇文笔秀美,语句流畅,韵味清新,言简意赅,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是一篇借物写志,寓情山水的抒情散文。作品的语言特色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游记作者群中,明代的袁中郎是个大家。他的游记表现了山水的自然美,从而在显示艺术的美质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并体现了他的美学追求。同是擅长纪游的散文家张岱即云:“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宗元,近时则袁中郎。”中郎游记曾对晚明及其以后的游记产生过大的影响。中郎记山水,既不是刻板地摹山范水,也不是简单地融情于景、或淡化景物描写、强化议论色彩以显露作者的生活感受,而是把写山水美和人情美结合起来,充分地无所顾忌地写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身处山水之中的审美感受。如在《荷花荡》、《虎丘》等  相似文献   

7.
“游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游记包括一切“游”而“记”的著作,如行役记、科学考察记、政治考察记、宗教考察记、风俗记、山水名胜记等,传统目录学中入史部·地理类,并不视为文学。狭义的游记则专指文学游记,它是散文的一种,记述旅途见闻,描写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纯粹的文学游记收入作者的文集中,如晚明游记小品即属文学游记的典范。“域外游记”是指作者游历海外时所写的日记、笔记,也称海外游记、出洋游记、出国载记。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是一生抱着救时济世之志为人为文的,他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中说“人生之性得以安,圣人之道得以光,获是而中,虽不至考老,其道寿笑”,就是最好的见证。参加改革受挫被贬,给了他游览山水、搜奇觅胜、体验生活、从事创作的机遇,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书、说、箴、传等)。在作者精心培育的作品园中,如果说这些作品皆是园中之花,那么开的最艳的一簇就是山水游记了,而这一簇花之花蕊当算永州八记(依次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潭记》),  相似文献   

9.
摹山范水,早在《诗经》、《楚辞》里就有,但把山水景物作为诗文的主要描写对象,进而形成一种流派,一种体裁,则是南朝刘宋时的事了。纵情山水的谢灵运,对山水诗可以说有创始之功,对山水游记来说,也可谓是始祖。他的《游名山志》中的一些片段,就可  相似文献   

10.
《满井游记》是作家袁宏道在游历了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后写的一篇游记小品文。他的这篇山水游记信笔直抒 ,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 ,物我交融 ,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畅、俊美潇洒 ,如行云流水舒徐自如。这篇小品文生动描绘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局促于一室之内 ,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鹄”的欢愉心情 ,充分体现了“公安派”“性灵说”的“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特点。那么 ,作者是怎样写景抒情的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 ,《满井游记》也不例外。作者采用了心境物化的手段 ,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 ,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人把他的环境人…  相似文献   

11.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极品,也是作者人生审美情趣的结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就了他强颜为欢,聊以自慰,乐而复悲的心理。他把悲情的宣泄渗透于作品中,形成了他山水游记“凄神寒骨”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12.
散文,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犹如灿烂的东方明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熠熠发光,独霸一方,而山水游记散文在这方沃土上更是独领风骚,“香远益清”,使人产生多种审美情趣。一、缘景生情,物我两忘所谓“缘景生情”,即由眼前之景而生发出主体内心深处与自然山水相契合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的外在表现在于审美主体的情感起伏。“物我两忘”即“追求心和物在交融中相谐相忘,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生命的神遇迹化……而自由自在地领受一种生机盎然的舒展轻逸的精神状态”。(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如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因眼前的美景而撩起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水——“晶晶然”;山——“娟  相似文献   

13.
着重探讨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对六朝山水文的继承和开拓,以及对后代山水文学的影响,发现记游性质的诗序、《山海经》等山水文对水、石的叙述和描写为柳氏提供了摹本和开创空间。柳氏将道家的“愚”和虚静美学注入山水游记,使作品融会着奇、理、骚的色彩。后人对柳氏山水游记的接受,主要形成三种文学现象:一,遇与不遇的山水情怀;二,“愚溪”的多元内涵:三:取材、撷思于柳氏游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徐霞客在几十年的游历考察生活中,涉足半个中国,游迹纵横十九个省市。他给人们留下的宏篇巨制——《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是地理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学上的不可多得的遗产,被称为“千古奇文”。自然山水——我的山水——《徐霞客游记》中的“情”我们的祖国山川起伏,江河吞吐。纵观山光水色,难免牵启心灵,鼓动情致,自然也要形诸笔墨。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不少人(包括一些文人),谈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总会提到他的“永州八记”,似乎柳宗元在永州只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其实,非也!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山水游记是九篇而不是八篇,照理应提“永州九记”。 但是,长期以来,为什么人们总是提“永州八记”呢?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中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旅游文学的源头究竟在哪里?众说纷纭。例如,周振甫先生在研究游记起源时,认为山水游记起源于战国时记录成文的《山海经》;门立功先生认为山水游记的源头在《楚辞》、《汉赋》之中;郑国铨先生认为山水游记的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的学者认为后汉马第伯记写汉光帝封泰山的《封禅仪记》是最早的山水游记;还有人认为曹操的《观沧海》是最早的旅游诗;冯乃康主编的《旅游文学作品选》中,选编的最早的旅游文学作品也是魏晋时期曹操的《观沧海》,诸种说法都试图探寻旅游文学的源头。我认为,要寻找到旅游文学的源头,首先必须明确旅游文学的性…  相似文献   

17.
《永州八记》是指柳宗元被贬永州所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历代学者对这些文章作过永州八记研究,评价甚高。本文仅从艺术贡献方面作如下探讨。一、创山水游记的独立文体山水游记是散文的—种。它根据文学创作的原则,记述作者游历中的见闻,包括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及其感受等内容。在《永州八记》问世之前,我国确有不少作者写过景色优美、文辞典雅的山水风光的文章,可是,或不独立成篇,或纯客观地静态描摹,称得上山水游记的仍然不多,只有晋代高僧慧远所写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山诗序》才可称为山水游记的最早佳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与众道徒游石门时“历险穿崖”、饱  相似文献   

18.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是柳宗元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贞元年间中进士 ,升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改革 ,永贞元年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之胜 ,作者寄情山水 ,形诸笔墨 ,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于元和四年 ,为“永州八记”之首 ,它是唐宋时期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始得西山宴游记》先是概写 ,从“始得”二字着意 ,写西山的“怪特”和游人的心情 ,在叙事写景中显示出作者的性格 ,流露出作者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情感。而后是特写 ,用准确、简洁的词语 ,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作者宴游西山的所…  相似文献   

19.
袁宏道,字中郎,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他的小品文(Essays)隽永透逸,颇有特色,游记尤为人们赞许。在袁生前,他的好友江盈科(字进之)就说过:“中郎所叙佳山水,并其喜怒动静之性,无不描画如生……自真性实景中流出。”而今,有的篇什还经常选为中学、高校的语文教材。袁宏道的诗文,最早的善本由乃弟中道(字小修)“按年分体”编定于明万历四十七(1619)年。他的游记分载于从《锦帆集》到《华嵩游集》凡7个集子中。199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立人编校《袁中郎随笔》,该书把游记汇集为一卷。本文根据这“游记卷”,对其中所用比喻…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多次游记类习作要求:如四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下册习作“学写游记”、五年级下册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而教材中也恰恰编排了许多游记名篇,如《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草原》《鸟的天堂》等,为学生的游记习作提供了优秀的范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