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课程论的萌芽""课程论的形成"和"课程学的创建"三个阶段。课程学产生的外因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社会发展对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的客观要求、科学文化发展对革新学校教育的巨大影响以及受教育者对改革学校教育的新需要;其内因是,基于课程理论内部诸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促其理论结构逐步演进的规律。这一演进规律的主要表现是,在课程理论外部诸因素的作用下,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与其理论的功能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即出现了由于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其理论的功能不断变弱的问题。课程学之所以能超越原有的课程论,是因为它不断优化理论结构,不断提高科学水平,发挥出远远强于原有课程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一直是中国主流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建构的基本理论框架。近年来,西方各种课程理论越来越为中国学者所理解与接受。其中,泰勒的课程理论被公认为是西方课程探究的主要范式,被誉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这两种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涉及的意识形态来源各异,肩负的教育使命亦迥异,因而对“课程”、“教学”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论诠释。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藉此对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梳理、整合与重建。  相似文献   

3.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课程论先后出现了活动课程论、结构课程论和人本课程论,它们的基本走向就是由偏重学科知识体系向偏重学习主体转变。西方课程论的嬗变凸现了西方课程论的心理学走向,这是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观念变革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它预示了西方课程论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综合课程发展史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关综合课程”与“经验综合课程”是早期综合课程的基本形态。而统一‘这两种原理是20世纪综合课程发展的主旋律,杜威批评了“外铄论”和“预成论”,确立起“现代连续论”,从而从理论上推进了综合课程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课程理论发生“范式转换”,走出“泰勒原理”的框束,“概念重建主义”对分科课程的深层反思为综合课程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从课程改革实践来看,约有14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30个综合课程,并建构了综合课程类型的框架,注重综合课程的设置,已成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5.
趋同论不是一种科学理论徐天西西方的趋同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该假说核心内容是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相同。趋同论的最早倡导者是...  相似文献   

6.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曾经一度是彼此对立与分离的两种课程形态 ,但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经过两次国际课程改革运动和课程理论的发展 ,这两种课程形态由截然分开和彼此对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 ,熔于一炉 ,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史学概论"著述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初、20世纪20-4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三次高潮,而每次高潮的形成都和中国史学所面临的理论和范式的转型需求密切相关。它集中反映了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对理论的追求,也有力地证明了理论在史学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为更好地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史学概论"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应当突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70年代,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理论逐步借鉴了新的社会文化理论的精华,并凸显了为现代科学理性所压抑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等特征。伴随着课程理论的转变所产生的就是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后现代课程理论的超越对象:现代课程理论从课程产生以来,虽然作为课程研究基础的课程理论也一直存在并缓慢发展着,但是正如西方课程理论家所说的那样,作为课程的基础之一的课程理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1]1918年“课程之父”博比特(F.Bobbit)所写的世界教育史的第一部课程论专著《课程》一书的出版,现代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9.
情境论(Situationsansatz)是原西德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学前课程改革的产物。它早已成为德国学前课程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东西德统一以后,情境论很快在原东德各州得以推广。情境论在发展过程中,其影响还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巴西、阿根廷,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本文试图从情境论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其它课程理论的区别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来阐述情境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为我国学前课程研究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教育改革,其中课程改革倍受人们关注。尽管各国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增长速度不同,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不同,改革措施各具特点,但又有其共同特点与趋势。这些特点为:课程的现代化、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课程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后 ,深深认识到加强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趋势和课程理论系统自身结构演化的规律要求尽快地逐步建立我国课程理论的学科群 ,全面提高学科群的科学水平。  一、制约课程理论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史和现代科研管理的实践证明 ,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 ,这些因素都是作为科学的外因出现的。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客观的内在因素 ,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自身结构及其演化规律”。〔1〕课程论虽属于教育学的一…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课程论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社会背景和教育家具体的哲学思想。从某一课程论的建构过程,我们还可以看到倡导者对过去教育状况和传统课程理论的态度,对未来需要的认知。时代造就了课程论,而形成体系的课程论又必然作用于特定时代,这种作用主要从对课程理论发展、课程政策和课程实践三方面的影响表现出来。本文从比较教育  相似文献   

13.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是 2 0世纪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他依据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心理学观和社会观 ,建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其中他的活动课程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突出表现。他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 ,提出了“社会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教育原则 ,这些深入到他的课程论中 ,对 2 0世纪的课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由于时代和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杜威的活动课程论不可避免地有其缺陷和不足 ,但其中的合理内核 ,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及活动课程的设计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一、杜威的活动课程观概述1 重视儿童兴…  相似文献   

14.
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世纪之交带给我们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年代 ,社会在转型 ,教育在转型 ,课程也在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们的课程观念以及课程论学科体系结构 ,正经历着划时代的除旧布新的嬗变过程。过去流行的是 ,教学包含课程的大教学观和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大教学论 ,而现在 ,崭新的课程包含教学的大课程观、课程论包含教学论的大课程论 ,已经应运而生。基于对课程研究领域这一嬗变的感应 ,本文拟对大课程论的现实出发点 ,大课程论的主要内涵 ,大课程论的基本理念等问题 ,进行初步探讨 ,以引起大家对大课程论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一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论…  相似文献   

15.
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与课程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与课程设置李晓玲有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在我国起步还为时不长。然而,由于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生产领域技术含量的倍增导致了社会职业结构、人才结构和人才的素质要求发生重大变化,从而迫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摄影课程自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设以来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改变,现代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程的教学也备受挑战,本文就对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摄影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制度依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批判课程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西方“唯科学主义”的泛滥、社会公正的衰微以及人的意识的日益虚假化,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理论之一的“社会批判理论”,社会学基础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流行于英美的“新教育社会学”。整体论、理性观、批判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批判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批判课程理论在对传统课程范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视课程为“反思性实践”,并关注学校教育及其课程的相对自主性、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学校化中的矛盾和冲突性质。  相似文献   

18.
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反映了西方课程现代化改革中的社会矛盾和道德危机,在理论资源上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彼得斯的知识伦理学和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的影响。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主张把课程改革作为伦理政治实践;课程改革是在实践理性指导下的集体的审议活动;课程改革的方式是一种审议的活动;课程改革需要就课程改革的目的作出集体审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70年代,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理论逐步借鉴了新的社会文化理论的精华,并凸显了为现代科学理性所压抑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等特征.伴随着课程理论的转变所产生的就是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极具冲击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了课程的过程价值,突出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上的作用,突出了体验的意义。这是历次课程改革所不具有的举措。一、作为过程的课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研究,它倾向于把课程看作是“学校材料”,认为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程序。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史密斯、斯坦利与肖尔斯的《课程开发的基础》,经20世纪60年代塔巴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到20世纪70年代坦纳夫妇的《课程开发:理论到实践》,泰勒研究取向获得进一步完善,并逐渐在课程研究中占统治和控制地位。这种研究倾向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来探究课程的规律与程序,属于“工艺学模式”,在它看来,课程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是“价值中立”的。自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不再局限于对课程开发技术的争论,而是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的意义。这是一种“理解”取向的课程研究,该倾向的课程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表现为“概念重建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课程领域广泛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等哲学社会学理论对课程进行探究。这些理论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