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媒介素养——青年军人必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年军人的媒介素养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的能力,强化军队“软实力”,打造~支适应新时期战略任务的现代化军队。  相似文献   

2.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状况回顾 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现代传播》第1期上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中国第一篇系统的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并以此作为我国媒介素养研究问题关注的开端。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介与民众生活的曰益紧密,由大众媒体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被人们所逐渐关注,因此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战争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媒体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媒介接受者对媒体的本质属性、传播技巧、制作手段产生相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以正确地理解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一  相似文献   

4.
唐筱童 《新闻窗》2011,(6):100-10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个舶来词,在国内也有"传媒素养"、"传媒素养教育"等提法。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众特别是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未达到媒介素养内涵所提出的包括传者在内的全民化教育的要求,而其研究对于反对低俗化、构建媒介和谐、提高媒体社会责任感以及受众正确理解和使用媒体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刊从第5期开始,特开辟《媒介素养论坛》专栏,陆续刊发首届(2007)西湖媒介素养论坛上发表的论文。本期刊发三篇,分别是《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首届(2007)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综述》、《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型的建构与应用》、《美国媒介素养运动的发展和启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人们怎样处理与媒介关系的问题,媒介素养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的演变而在不断的与时俱进。Web2.0下的新媒体促使网络传播内容、方式和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相应地也赋予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内涵。本文在分析web2.0及其带来影响的基础上,从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对web2.0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未达到媒介素养内涵所提出的包括传者在内的全民化教育的要求,而其研究对于反对低俗化、构建媒介和谐、提高媒体社会责任感以及受众正确理解和使用媒体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刊从第5期开始,特开辟《媒介素养论坛》专栏,陆续刊发首届(2007)西湖媒介素养论坛上发表的论文。本期刊发三篇,分别是《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首届(2007)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综述》、《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型的建构与应用》、《美国媒介素养运动的发展和启示》,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媒介接受者对媒体的本质属性、传播技巧、制作手段产生相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以正确地理解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海湾战争后,美军在修改的《作战纲要》中写道:“媒体传播的力量能够对战略方向及军事行动的范围,造成戏剧性的影响。”在信息的实时报道与战场的透明化传播中,大众传媒作为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特殊作战平台与作战手段,发挥…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芷 《新闻爱好者》2008,(10):77-78
目前,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第四媒体”。面对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针对实际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0.
解读“媒体素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英国学者ER·利维斯(ER.Lea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ysThompson)在1993年出版的著作《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培养》中,首先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该书首次就英国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并就如何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议①。此后,媒介素养教育在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综合看来,媒体素养就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  相似文献   

11.
张开  石丹 《现代传播》2004,(1):81-84
近年来媒介素养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起,它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为专家、学者们所关注和研究.那么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今的传媒环境中具有什么作用?它与传媒效果究竟是什么关系?本文将从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和媒介的传播效果两个方面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2.
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张开 《现代传播》2003,(1):116-118
媒体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 ,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素质为核心 ,即 :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 ,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媒体素养教育是当前在欧美各国得到重视的一场教育运动 ,同时也引起亚洲、非洲一些国家的传播学者和教育学者的关注。它是一门融合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学科理论的新学科。对媒体素养教育的研究 ,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全民素质的提高。本文从历史的纵向和发展的横向对媒体素养教育进行分析和介绍 ,并切合我国国情和现状 ,对该学科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难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伟国 《新闻界》2005,(1):28-29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一)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始于1997年。当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在《现代传播》第1期上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该文追溯了“媒介教育”这个概念在西方的发展演变,并分析了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文中“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即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王秋 《新闻世界》2013,(3):173-175
“媒介即讯息”,每个时代的主导媒介不同,对媒介素养的要求和实施方式也会有所不同。web2.0时代是自媒体的黄金时代,社会对全方位拥抱自媒体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web2.0时代的技术又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解毒媒体 解读媒体——台湾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媒介素养教育在台湾被称为媒体素养教育或媒体识读教育。相比亚洲其它地区媒体教育,台湾的媒介教育无论在学术理论的建立、本土的教学经验、民间力量的整合、对国际媒介教育的促进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色与成就。台湾媒介素养教育自1990年开始萌芽,是为避免社会大众、特别是儿童受电视负面影响而发起的。台湾的学者认为大量的媒介化资讯已成为儿童青少年族群与一般民众资讯来源最重要的通道,但对于每天接触媒体资讯和流行文化,尤其是媒体中日益泛滥的暴力色情对整体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尚缺乏一套养成教育来培育公民的媒介素养与能力。在此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开始进入台湾公众的视野,民间团体、政府开始积极倡导媒介素养教育。“进入数字资讯时代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每个公民成为耳聪目明的收讯者,能对媒体深入了解,更积极‘解毒’与‘解读’媒体、‘接近使用’媒体,借由‘媒体素养教育’的‘新素养’培育过程,成为主动的媒体公民——有能力加入资讯生产、善用媒体并进行公共监督。”  相似文献   

16.
廖峰 《当代传播》2007,(4):69-71
当今社会,人们每天都淹没在不同的媒体信息中,媒体素养对人们至关重要,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如何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问题.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三个推行媒体素养教育的国家,经过40多年的发展,被公认为媒体素养教育的国际先导,在该领域进行了很多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结合该国成功经验,为我国媒体素养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5G、AI算法等技术重构了传播生态。在新的传播生态下,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遭遇困境。由谷歌新闻、波因特研究所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Mediawise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项目,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当前困境,在教育主体、教育方式方面展现出较强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黄佩 《网络传播》2007,(11):58-59
文化的转型和媒介发生的变化,让许多研究者也认识到“抗拒”和“行政管理”的单一和无力,如果要把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下去,必须从强力管制走向“赋权”,给予公民更多的知识和权力,不能以教育者的经验代替被教育者的经验,或者以管理者的判断取代管理者的判断,应该帮助使用媒介的人们发展一种认识媒体,创造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介社会的来临,媒介素养成为世界各国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对于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媒介化社会中编辑出版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媒介素养视角下编辑出版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途径势在必行。本文在简要梳理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重点分析了学校教育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