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3年开始网上陆续出炉一批所谓性爱写作的网络女作家。代表人物有:木子美、流氓燕、竹影青瞳,除了“女作家”,还有近日粉墨登场的芙蓉姐姐。这些女人大致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出生于70年代,女人花样年华已经过去或即将过去,年轻作为资本已经不存在;其次,她们的外貌如果用漂亮来形容,显然是对这个词极大的不恭,无论她们如何一厢情愿地赞美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虽然近几年我国女作家的写作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女作家们都在自觉地强调自己的性别意识.在"认识你自己"和"女人作为人"的命题下,勇敢地选择向男权中心文化挑战的姿态.她们站在女性立场关注女性生活,关注女性情感,关注女性命运,作品中洋溢着浓重的女性主义激情,塑造出一个个勇于追求经济自主,人格独立的新女性形象,努力召唤实质性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3.
女性写作是一种存在性“发言”。女性只有自己书写自己,才能深切地把握自己。爱与死、伦理和宗教,是女性写作的真正主题。人类精神中的原罪意识在徐小斌、铁凝等女作家的作品中有意蕴深刻的文本体现和文化读解。原罪书写是当代女性写作再一次的精神历险,显示了女性写作在性别自觉与文学自觉的双重意义上的进步,展现了更为成熟厚重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女作家”的生活方式与写作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她们处于时代夹缝中的独特的游走姿态,并给她们提出一种新的命名:边际写作。边际写作不仅是20世纪70年代女作家写作特点,更是她们生存精神的真实象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小说与成长的关系出发 ,深入阐述当代重要女作家王安忆小说写作特征 ,认为王安忆小说是“心灵世界”的史性书写。王安忆小说的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了我们当代小说人物乐于追寻集体意义 ,急于到大众中消融自己的人物格局。王安忆的小说体现了我们时代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生机 ,也表现了女性写作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天然同盟  相似文献   

6.
论张爱玲的女性写作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作为一个与男性一样平等,一样具有人的权利与欲望的女性,她拒绝接受男性视觉下的女性神话:美女神话,贞洁神话,母爱神话;张爱玲作为一个对女人这一性别有着清醒体察的女作家,她打破了同时代女作家女权视觉下的叛逆神话、知识神话、革命神话。她的写作立场是女人而女性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小说与成长的关系出发,深入阐述当代重要女作家王安忆小说写作特征,认为王安忆小说是“心世界”的史性书写。王安忆小说的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了我们当代小说人物乐于追寻集体意义,急于到大众中消融自己的人物格局。王安忆的小说体现了我们时代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生机,也表现了女性写作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天然同盟。  相似文献   

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 twood)是加拿大当代文坛享有国际声誉的女作家,其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反映出消费社会中女性丧失自我,无所适从的主题.本文从消费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两性关系,探讨小说中消费与被消费、支配与从属的两性关系以及作者对构建和谐两性关系的初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为舞台的女性文学,不仅表现了女性阅读城市的意识和立场,而且通过女性写作进一步塑造、想象了城市的现状与个性,本文试图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书写的“城市与女人”的文本解读来反映城市与女人、女人与物质、女人与情爱、女人与事业的关系和状态。  相似文献   

10.
自"五四"以来,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人出路的追寻与探索就成了一个海峡两岸均无法回避的话题.纵观当代文坛,台湾女作家童真的《穿过荒野的女人》与大陆女作家张洁的《祖母绿》都涉及了女人的出路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出路与困境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位女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女性人生的悲剧色彩,从而探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以及对女人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为什么写作?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人人都可以说出一两个道道来,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三言两语。可是,最简单的问题常常也是最复杂的问题,没有谁能够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其实,是我们自己把问题弄复杂了,回到写作的本原上来:写作不就是一种表达吗?也即写作就是用文字记载与刻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与期待!所以,有生活就会有写作,生活的独特性决定了作文的个性,人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人人都有自己的作文个性,因此,人人都应该是作文的高手!  相似文献   

12.
作文训练     
〔题目〕牵挂是一首古老的歌,牵挂是一根常青的藤,牵挂是一杯醇香的酒……请以“牵挂”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作提示〕话题作文展开思绪,首要的任务是为自己的文章选择一个最切题、最新颖、最巧妙、最富有深意的写作角度。从“牵挂”这个题目来看,主要的写作角度应该着眼于亲情。这个题目需要我们去关注生活,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来自生活的温馨,更要珍惜生活,并懂得感激生活。我们可以开掘出如下一些写作角度:一、立足生活文。从我们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中去描写自己被亲人牵挂的细节,以此来表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按理说,高中作文教学是最有生气、最有活力的。高中学生有思想有感情,而且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与写作基础,写作,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感受生活的真谛,懂得从阅读中获得智慧和精神营养,知道该如何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情感和心意。所以写作应该让高中学生成为生活的享受者,阅读的智慧者,交流的幸福者。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课标我们知道,写作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由此可见,在小学生写作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真实的事物。这样的写作教学不仅可以体现出孩子的纯真,还可以体现出孩子们最真实的情感,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不断从课堂以及生活中不断累积真实素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从而个性张扬,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用自己最深知的材料去书写自己身边的人与事,这种写作手法更能揭示出人性的弱点和缺陷,张爱玲的很多作品已经成为经典,在这些作品中《小团圆》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与她自己生活最贴近的。《小团圆》是张爱玲用小说的形式完成对自我的一次漫长性书写。《小团圆》作为张爱玲个人生活的自叙传,是一个女作家家族溃散、情场失意之后感悟人性的"小悲剧",所以在阅读《小团圆》时带来强烈的苍凉凄婉之感,而这又与小说的自传的叙事方式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6.
追寻崇高的美──读陈玉霞长篇小说《心约》闵宜陈玉霞是齐鲁女作家中的佼佼者,是沂蒙女作家群里的小小班头。她人美、歌美、情美、文章更美!她用自己的兰心慧质,用滚烫的赤诚,娓娓动听地讲述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真真切切地向我们展示出女人的爱、女人的憎、女人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代女性写作是一个流动的、不断生长的过程,以异质性的声音改写了传统的文学成规,为文学增添了新的因子。女性诗歌作为女性心灵的一种呈现,丰富了当代的诗坛。女诗人们以其鲜明的女性视角、独特的书写方式把她们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倾泄出来,在当代诗坛中竖起了自己的诗歌大旗。本文从两方面阐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一是女性躯体写作的定位;二是女性视角的定位:男人、女人和世界。  相似文献   

18.
陈染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可以说是唯一坦然于自己的性别,并不讳言自己的女性主义倾向的写作者。由于她对极端自我的关注和视写作为个人的行为,使得她的写作表现出鲜明性别特征和意识倾向。她所关注所感兴趣的并非是大问题、大现象,她个人的生活和生命经验是她写作至为重要的来源和思考对象,而这些又必然是凸现着她自己的眼光和心灵的某个“古怪女人”的故事及萦绕于其中的那种神秘的女性主义色彩。这种独特而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给中国文学带来转折性机遇,在女性文学转型中占据着无人可代的先锋地位。她的先锋性即在于她对同性爱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严歌苓作为一名当代女作家,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在近年来不断被人们认知扣认可。她的作品内容多以女性细腻写作视角描写海外华人(女性主人公居多)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作品风格绝大部分都恰如一首首记述海外华人生活、国内知识青年生活,军旅题材生活和艺术圈人们生活的空灵、灵动的协奏曲。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为当代"新写实"女作家的池莉用自己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关注着女性的生活,从她的小说里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心态,深刻透视到了当代中国女性的价值取向。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女性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