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深度报道是报纸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闻写作的一种形式。在当今媒体形式多样化的今天,读者对新闻宣传的需求,不单单满足于事实表象的了解,而同时对潜在的、深层次的事实内涵抱有极大的兴趣,而深度报道正是起到了这个作用。搞好深度报道的因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搞好策划是决定深度报道成功的关键。笔者就如何搞好深度报道的策划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实施竞争战略的制胜法宝之一。县市报搞深度报道在人才、知识、经验等方面不如上级大报,深度报道的题材也受地区局限,这是个劣势,但县市报对地方的政策、情况熟悉,信息获取快,相比而言,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个优势。但客观情况是,一些县市报自身的深度报道往往较为薄弱,县市报记者习惯于采写一般的动态新闻和经验性新闻,不善于抓住深度报道的题材,新闻报道常常有“遗珠之憾”。  相似文献   

3.
当下,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化、表层化的报道,对信息深度、广度的需求日益增长。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度报道,成为了报纸与其他媒体竞争致胜的利器。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笔者认为,可以从"发挥党报优势加强策划,另辟蹊径做好独家深度报道"和"对民生热线刨根问底,抓好追踪式深度报道"两方面来"突围"。  相似文献   

4.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报道内容不是表象的,而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何谓策划?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人们知道,对一家亏损企业来说,如果策划一个好点子可以救活这家企业,对报纸来说,要强化深度报道,提高办报质量,同样需要策划好点子。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由此可见,精心策划深度报道是多么重要,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应。 从五届中国新闻奖评比情况来看,江苏《新华日报》连续赢得5块“金牌”,他们最深的体会就是精心策划。《经济日报》报道为什么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也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篇”和二版开设的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报道内容不是表象的,而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有人称之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策划制度来保证。何谓策划?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人们知道,对一家亏损企业来说,如果策划一个  相似文献   

6.
储勇 《新闻世界》2014,(10):26-27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纸质媒体要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更好发展,就必须在深度报道上出彩。然而,要让深度报道吸引广大读者眼球,提高其可读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皖西日报》工作期间在深度报道方面的探索实践,从主题策划、新闻采访、写作技巧等方面,谈一谈对提升深度报道可读性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当今,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它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同时也在拼原创、比深度。读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仅建立于新闻时效上,而且建立于深度报道上。目前一些企业报的深度报道,从其报道的问题和报道的角度来看,尚存在着不太切合需要、切入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等问题,以至于不能引起读“共振”。因此,企业报深度报道如何选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做好行业报的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体对新闻、读者、广告等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正在从机关报向行业报转型,由财政补贴向自我发展转变的行业报而言,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其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为什么要做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仅要报道新闻“是什么”,还要分析其由来“为什么”,探究其影响会“怎么样”。当今,媒体竞争愈演愈烈,行业报要立于不败,取得发展,必须“咬定”深度报道不放。一是媒体竞争的需要。行业报与大众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  相似文献   

9.
武汉都市报业的新闻竞争,已转向深度报道的竞争阶段,深度报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面貌出现,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种探索是值得肯定的,目前深度报道在武汉都市类报纸中的生存状态,也许将酝酿出新的报道模式。深度报道与市民报所谓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实的背景,用客观事实解释和分析,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报道方法,它既要有深度——深入新闻事实内部,揭示新闻事实含义,又要有广度——详尽报道有关新闻事实的一切情况。作为市民报,武汉几家“小报”给人的印象是:注重新闻的可读性、贴近性、信息量。具体表现为:在体裁上…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自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日益成为报纸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法宝。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也遇到各种困难。深度报道如何在同题竞争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对新闻事实进行视点的发现是深度报道在同题竞争中取胜的首要因素。面对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的视  相似文献   

11.
处于报社前沿阵地的记者,要想真正落实好报社各个时期的宣传报道思想,提高稿件质量,必须搞好深度报道的策划,以深度报道选题为龙头,可对宣传报道时效性的进一步提高,报道覆盖面的进一步拓展,报道深度的进一步增长,进而起到对重点工作的配合和促进作用。吃透“宏观、微观”精神定准舆论的“引导点”深度报道的策划,就是根据阶段性中心工作或针对某一重大事件,集中优势兵力,组织大规模、连续性、集中性重点报道。适时地组织深度报道选题,聚集了舆论强势,就会引发“立体效应”。而吃透精神,确定好宣传基调,超前策划,是策划好重点报道选题最重要…  相似文献   

12.
广播深度报道在当今媒体竞争中大有可为,但地方台媒体中,量少、深度不深、深度不新、深度不快是主要问题,要想让深度报道既有思想性,又有时效性,就要强化记者的功力。打造专家型记者,学习型团队,提前做好策划,才能为深度报道的"诞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深度报道形成于本世纪初。在英国和美国,深度报道被称为"大标题后报道",法国则称之为"大报道"。如今,深度报道已成为了西方报刊的"报坛霸主"。在中国,深度报道在经历了80年代的"辉煌"之后,也渐渐在新闻界扎下了根,并随着媒体的激烈竞争日渐"枝繁叶茂"。可以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氛围之下的深度报道,虽然是西方的舶来品,但在中国新闻改革的浪潮中极具生命力,它不但没有昙花一现,反而活得很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朱楠 《大观周刊》2012,(47):53-53
媒体竞争日益白热化,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各个媒体争夺受众的利器,本文从放弃抢发新闻、提高职业素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做好前期策划、不畏艰难勇敢面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丁俊霞 《新闻世界》2010,(11):54-55
广播电视报作为周报,无法在新闻时效性上多做文章,因此深度报道在地方城市广播电视报被广泛应用。在报业竞争中,如果广电报在深度报道上把握好精选题材、注重策划、创新写作这几个方面,那么深度报道将成为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吸引读者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6.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阐明事件的本质、因果关系,乃至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有趣的是,它本来是为了对抗电子新闻媒介的竞争而发展起来的,40年代兴起于西方报界。这种报道的特点,是进一步深化“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要求“以今日的事  相似文献   

17.
在纷繁复杂的世态百象中,经济生活日新月异,政治生活色彩纷呈,过去那种一事一报、简单化的报道已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信息量大、针对性强、思想深刻的报道则倍受大众的青睐。深度报道是衡量媒体报道水平的一把尺子,也是实现宣传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深度报道又是一个包含组织策划等前期准备,现场采访、编辑制作等诸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已成为各媒体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深度报道的前期准备谈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是当今各种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产物,是电视新闻面临的新的挑战,它标志着电视新闻由起步走向成熟,由浅层次报道走向深层报道的深刻变化。随着现实和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压力。如何做好这一领域的深度报道?如何让电视新闻的软肋变成强项?新的形势对我们从事电视新闻报道的部门和记者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工作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深度报道,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益。 《经济日报》报道之所以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就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早已引起媒体人士的关注,并已作过相对集中的探讨。本文所关注的是,经过几年的探索,深度报道在实践中暴露出了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