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基本内容 1.医教结合,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师团队的技能。 医学影像技术课是最具显著特征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教师要有过硬的技能才能实实在在地上好本门课,该团队教师注重医教结合,切实提高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宠医在“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探索形成“222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推行“半年互换365天不间断”轮岗实习,对宠医专业人才三大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运用PEST分析工具,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对体医结合发展的环境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以上四个方面的条件日渐成熟,体医结合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步。体医结合的发展要以政策环境为导向,将人才培养作为体医结合的“点”;以经济环境为保障,将分级诊疗作为体医结合的“线”;以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为媒介,将观念转变作为体医结合的“面”。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推进体医结合的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成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充分体现本院"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点,逐步形成了"以武传文"为基础,"以武修德"为核心,"竞教结合"为手段,"武医渗透"为支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特色,以期能对成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从"体教结合"的产生开始,梳理了"体教结合"的发展历程,分析出"体教结合"困境的本质在于体育部门与学校的目标错位、体育部门与学校的职能混乱、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认识偏颇与低效率、高校"体教结合"违背运动能力形成规律。结合当前大举国体制提出"体教分离"的构想,指出中小学、普通高等院校和竞技体校实施"体教分离"的基本思路,并对"体教分离"后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运动员退役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6.
体教结合是牵动中国体育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它应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演进,不能局限于竞技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它应该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与教育的结合,教育也不能局限于学校。通过对新时期下体教结合内涵的重新诠释,给出新时期对体教结合实施的重新定位,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体教结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中“体医结合”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相关制约因素,指出“体医结合”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并就现阶段城市社区体育中建立和实施“体医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体教结合“的内涵、模式、国外经验借鉴等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阐明了高校实施“体教结合“在理论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揭示了桎梏体教结合发展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正确领悟内涵,明确主体,科学制定政策,发挥体育院系作用,建立由政府投入、体育部门管理、学校建设的运行机制,着力推进综合类院校的运动队建设,冷静对待重点大学办队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5年起,国家开始实施"国培计划"(以下简称"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实践证明,在提升广大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对承训高校和项目县的培训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春教育学院作为市级教师培训院校,协同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B类项目县)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培计划"(2017)——德惠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培训小学语文、初中语文教师各50名.笔者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提出几点策略和建议,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体医融合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具体实施措施之一,它不仅为体育健康产业与医疗行业的结合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将促成一个新的行业,或者说是体育健康产业中的一个新的分支。体医融合需要实现体育运动促进健康过程的量化控制,实现医学治疗与运动锻炼的完美结合,因此它是新事物,需要从基础研究到管理、实施全方位的创新与构建。  相似文献   

11.
“传道”就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如何做人,而做人的基本应从爱祖国教育、爱家乡教育、孝敬父母教育抓起。重视这几项教育,受教育者才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对于悲剧问题的研究较多,各有各的道理所在.通过对悲剧的产生、衰落以及对悲剧问题在不同时期的(从古希腊美学直到20世纪的美学)阐述,对悲剧的理论问题进行一番细化的整理,从而把握悲剧理论发展的脉络,为悲剧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简·奥斯汀在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通过4对青年人的恋爱故事,表达了她的婚姻观,诠释了她对美好婚姻的理想要成就美满的婚姻必须要以真挚爱情作为基础,同时金钱也是美好婚姻的重要部件,少了其中之一难以获得美满婚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梳理了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农村体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高潮与低谷交替出现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原因,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每一次农村体育的高潮都不是突如其来的,是在继承与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之后孕育生成的。提出要借鉴农村体育发展的宝贵经验,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新农村体育建设及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成为研究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态度,也是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教师的研究对象包括学生和课程;研究方式有教师个体研究、教师群体研究、教师与专家合作研究;教师的研究成果表现为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同事间的启发借鉴、论文的发表等.  相似文献   

16.
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体质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开展的很广泛,也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但在2002年全国实施大学生体质测试发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比来阐述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组织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并论述了训练活动和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为训练个性与项目特性,并表现为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认识和遵循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是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的根本途径,也是科学训练的根本途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发展"特长竞技能力"与"核心竞技能力"。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具有主客体性,其中训练个性主客体兼有。训练主体的情感、意志等意识因素,是体育运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表现为训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及其统一是运动训练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创新及其先导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中,着力于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理论建设,发挥其对推进运动训练科学化应有的先导与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主义与历史意义。本文在笔者近年来围绕运动训练认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并提出了九个主要方面的创新:一是注重辩证思维,认识项目本质;二是注重整体观念,发展核心能力;三是注重实践总结,更新训练观念;四是注重具体分析,追求辨证施训;五是注重实战能力,落实三从一大;六是注重训练感悟,建立直觉判断;七是注重功能属性,掌控竞技状态;八是注重参赛准备,谋取制胜先机;九是注重情感投入,激发拼搏精神。  相似文献   

19.
试图从新乡土小说作家阎连科的乡土小说中 ,提取两极对立的母题进行分析 ,从而阐释阎连科乡土小说对人与土地的关系和人与乡土精神的关系的思考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拉森-弗里曼认为语法是与听、说、读、写四种传统技能平行的第五种技能,需要通过结合实际的操练不断提高的动态技能,强调发展学生运用语言做事的能力,而非单纯要求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存储。本文通过一堂听说课对句型make sb+adj./make sb+do的用法教学实例的分析,发现语法作为技能的语言教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