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姜玉芹 《现代教育》2011,(Z1):113-114
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从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创设的特定环境。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使这门艺术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地出示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高亚萍 《成才之路》2009,(34):75-7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主动发展。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  相似文献   

5.
胡燕 《湖北教育》2003,(23):31-32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体验数学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缔造一种“不和谐”,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思维是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而启动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值得品味,并愿意体验,自主地探究。  相似文献   

6.
"二面角"一直都是高中数学的一个学习重点。学生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了解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会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教师在教授这个知识点时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实践能力等。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学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莉  郑茂苗 《江西教育》2002,(23):24-24
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地学和教师创造性地教。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呢?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据此,在教学中恰当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学生所喜欢的诸如小动物骑车比赛的故事情境,利用课件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探究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某种问题情境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的探究兴趣,而这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导致学生处于一种被逼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创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琴 《考试周刊》2007,(19):114
开放式的课堂情境、情意交融的课堂气氛、美感洋溢的活动情境,是我在实现“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目标时,研究创设课堂教学新情境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得到情感体验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就此谈几点认识。一、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  相似文献   

11.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创设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思考,这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然而,由于一线教师对课堂情境创设的含义、价值和目的性认识不足,以至于在实际课堂中普遍出现创设的情境缺乏目的性、数学学科性、学生探究的趣味性和脱离儿童年龄特征等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从立足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数学问题意识和进行充分的数学表达方面加以改进,以使每一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都能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核心任务之一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施课程改革中,自主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呢?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中要合理创设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境,把问题蕴含在情境之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基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教师需确定好教学目标,有效设计问题及做好探究活动引导,最后有效实施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通过师生谈话来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从实际教学反馈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学生将阅读视为认知生字的过程,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于学生对深层次阅读体验的缺失。深层次阅读更注重学生的心灵体验,即强调自主探究模式,而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来源于阅读情趣与好奇心。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满足学生的求知诉求。一、读——自主探究情境创设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广泛,尤其对于故事性较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探究中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长方体体积计算”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探究能力是一个人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探究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是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不只是对概念、理论、实验等的掌握,更是大胆尝试、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能自觉、主动地探究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是引发认识冲…  相似文献   

18.
黄明月 《考试周刊》2011,(9):165-165
"创设问题情境—建立化学模型—解决化学问题—应用、拓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在化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要代替。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教学时教师应十分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在新知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20.
郭延瑞 《考试周刊》2014,(44):55-55
<正>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创设问题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