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精彩纷呈,高校、政府、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主体间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形式在高校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当下协同主体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协同创新视域下探索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是高校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依据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创新性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原则,及协同创新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和协同创新联盟三种主要模式,分析协同创新对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可为大学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如何依托协同创新,面向社会需求,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造就一批学术英才和创新高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和课题。这需要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需要积极探索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是对传统模式的改革与尝试,需从目标定位、模式平台、专业课程、路径机制等层面进行分析探索,厘清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战略先导、载体设计、内容优化、互惠共生的逻辑内涵,并从落实理念、明晰思路、师资建设、统一学分、创新创业、探索模式等方面贯彻实施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高校可通过协同创新概念框架构建的需求分析,利用"2011计划"给高校带来的全新的机遇和模式,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概念框架,从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支持保障系统构建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设计,通过"协同共赢、协同共建、协同重构、协同共享"达到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探索专业发展机制、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支持保障系统的预期。  相似文献   

6.
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两岸高校应积极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彼此借鉴,协同发展。本文从协同改革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协同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协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研究共建两岸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最后介绍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近年来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协同创新的进程中,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整合高校的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该文从高校的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两个方面,探讨广东高职院校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分析国内外高校“本-硕-博”连读或直博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实际,从“本-硕-博”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着手,致力于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为探索具有工科高校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协同创新"的提出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开了新的思路和历史机遇。协同创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如何从汇集优势资源、更新教育观念、借力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二是依托产学研合作,打造多元化协同培养人才平台,探索全新协同育人模式;三是浓郁人才成长氛围,完善协同培养机制,明确高校、企业或科研机构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寻求最佳利益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各行业关键技术,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力求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的创造性活动。高校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性、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要改进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必须创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培养协同创新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探索适合对路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苏大学多年来进行创新实践,科学推广“135金字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校企协同汇聚资源,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和实践创新人才成长平台,促进“基础厚、范围广、优势强”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为行业和地方创新型经济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掀起了协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热潮。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主体,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利用协同创新环境的良好机遇,进行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的改革,让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高校,而是充分利用所有创新主体的有利资源。更进一步,从其他创新主体的角度来说,协同创新需要其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创新人才.本文研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河北省高校类型定位、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制定三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简要概述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含义,对比分析了中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强化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夯实高校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以及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展望和思考,以有效促进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2011计划"开启了新一轮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它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新的协同创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工程。皖西学院虽是一所新升的本科院校,但是在协同创新模式下,也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并为如何构建协同创新模式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发展策略提供了案例思考。  相似文献   

16.
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外语教育的时代使命。我国外语教学的实践见证了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诠释了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从复合型向创新型的转型逻辑。可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塑造学生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路径来共同促进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帅惟  李桂蓉 《成才之路》2014,(33):I0003-I0004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师要紧扣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论述高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价值追求在于大力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探索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工科为主的研究型高校、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的研究型高校,协同创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地方高校中实力不俗,特点、优势突出的高校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及其优势特色尚有很大提升空间的高校,贯彻"2011计划"亦应采取不同的思路。现实中高校的协同创新研究和实践已经出现某些误读,需要及早矫正。  相似文献   

19.
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是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助推器,是高校突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协同方只有目标、利益一致,在同一平台上主动谋求合作,才会有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基础,才会存在双赢、多赢的可行性。高校应加强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的建设水平,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健全协同创新的相关制度,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进而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水平。通过多年实践,大连工业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2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协同创新理念是高校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理论基础.在阐述协同创新内涵及其与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系基础上,以广东白云学院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例,对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