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鳝     
王长工 《钓鱼》2013,(21):27-27
黄鳝亦称"鳝鱼""长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合鳃科。体细长如蛇,前端圆,后端渐侧扁,尾部尖细。色微黄或橙黄,有黑色小斑点。头圆,吻尖,上下颌及口盖骨上有细齿。眼小,体滑无鳞。黄鳝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池塘、稻田的洞穴及石缝中。黄鳝一般白天藏于洞穴中,夜里则出洞捕食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蛙、蝌蚪或小鱼等。鳝鱼为我国特产,各地均有分布,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鳝鱼可用多种钓法钓之。如持竿钓于黄鳝常出没的水草丛中或乱石多洞的河底;如放钓于湖边、河边石缝或黄鳝洞穴多的水域;如沿河岸、稻田、沟渠边  相似文献   

2.
郑工 《收藏界》2011,(3):148-149
蕴玉斋记 南方有斋,名曰蕴玉。斋在大岭之南,粤地之东。蕴者,天地之所以化生万物滋育百灵者也;玉者石之极也。玉讲缘也,因缘和合而璀璨于世。知名者有和氏连城之璧、贾氏通灵之宝也。西游记明载:女娲氏炼石以补天。事成遗有璧,迸而为猴,后为大圣齐天直犯天颜。今花果山水帘洞内有大圣庙在焉。  相似文献   

3.
赏析     
默知 《健身科学》2010,(9):F0002-F0002
人之本性,湛然圆满。与生俱来,故无来;须臾不去,故无去。无相无形,浩然广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水精般纯净无瑕,美妙祥和;如光明般普照无余。泽被世间。  相似文献   

4.
人之本性,湛然圆满。与生俱来,故无来;须臾不去,故无去。无相无形,浩然广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水精般纯净无瑕,美妙祥和;如光明般普照无余,泽被世间。此诗  相似文献   

5.
<正> 此病由BROCA氏于1861年首次报导,是发生在关节、滑囊或肌腱,滑膜的病变,因对此病的性质尚有不同意见和分歧,故其名称亦较多,如黄色肉芽肿,腱鞘巨细胞瘤,出血性绒毛滑膜炎、含铁血黄素肉瘤、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近几年来国内报导较少,尤其是来源于滑囊的较大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2003,(4):11-11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拥而(扌履),或挤而捺。”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机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似巨炮直轰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有法治之理念而无法治之信念,致使法如涂脂而天下仍乱,这是看似渐入佳境的中国体育法治于深度推进中渐入困境之征兆。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中国体育人对法律不是无认知而是无认同。究其根由,既内因于信人不信法之国统的默化,无信仰实践之桎梏;又外因于唯成绩论的考核体系,法体二分的教育方式,以及封闭垄断的救济体制。参鉴外域经验并立足国人处境的权衡方案应是建构信念的外部促生之路。立足体育治理体制整体改革框架之上,内外结合实现法外体育人向法化体育人的自觉转变,是建构体育法治信念的具体攻略。  相似文献   

8.
李师融 《武当》2005,(2):11-12
《中华武术》2003年第11期,刊载了和有禄先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文中提出,"赵堡拳界传抄的<太极拳论>与外间本有所不同。"并全文刊出"和氏抄本"中的《太极拳论》(简称"和氏拳论")。和氏的《太极拳论》与外间"六大派"(赵堡、陈、杨、武、吴、孙)所公认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什么显著差别呢?和有禄先生指出两点:一是王宗岳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在"和氏拳论"中则为"左重右虚,右重左虚"。其二是,王宗岳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在"和氏拳论中"则为"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  相似文献   

9.
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相似文献   

10.
薛劲松 《武当》2005,(6):19-20
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故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顺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为返本归原之功夫。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身法正确,神意俱到,则进步甚速,每日有不同之感觉,学者宜细心体味之。如身法不合,神意不到,如火煮空铛,到老无成,有十年太极拳不如三年外家拳之讥。故第一须勤,第二须悟。功夫如何,视智慧如何,但勤能补拙,须自勉之。  相似文献   

11.
能诠释风情万种的,任意球是最合适的。深呼吸、助跑、起脚,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欣赏,或如圆月弯刀之美轮美奂,或如落叶之静美从容,或如小李飞刀之刀刀致命,或如独孤九剑之无招胜有招……为了那一脚的风情,为了那风情的一脚,但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成为任意球大师,就像不是所有女人都能风情万种。  相似文献   

12.
雨人 《当代体育》2010,(3):4-11
能诠释风情万种的,任意球是最合适的。深呼吸、助跑、起脚,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欣赏,或如圆月弯刀之美轮美奂,或如落叶之静美从容,或如小李飞刀之刀刀致命,或如独孤九剑之无招胜有招……为了那一脚的风情,为了那风情的一脚,但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成为任意球大师,就像不是所有女人都能风情万种。  相似文献   

13.
新年祝语     
《礼记·学记》有云: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然为人则失多,好高则失寡,不察则易,苦难则止.而今此四失非教者必知之,欲成大学问者都亦明此理.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而不拒多;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而不好高;一草一木皆有理,格物以致知,穷理以明道,而不失察;兼总条贯,知至知终,成章乃达,金之在熔,而不畏苦.  相似文献   

14.
郭旭东 《收藏界》2010,(10):70-70
在“以文为业砚为田”的传统社会里,笔筒一直是翰墨飘香的书斋中,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之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相似文献   

15.
孔德 《武当》2014,(8):50-52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相似文献   

16.
2007即将过去,或得意或失意,每个人的心境各不相同:如春之盎然,如夏之火热,如秋之深刻,如冬之寒暮。就让我们倒转时光,一起重启记忆,重温这生动的2007吧!  相似文献   

17.
盛世演义     
这首诗仿唐人崔护之名篇《山中桃花》而作,单道北京城于去岁7月13日喜逢盛事,空巷狂欢,皆只为一个百年梦想的实现。光阴飞逝,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场面虽难重现,感动留存心间,今日之京城因这一特殊日子的到来而再开庆典。一岁既短,头绪万千;奥运会组织工作一如世人常说之语:万事开头难,难在无一丝经验,他人之做法亦不可照  相似文献   

18.
孔德 《武当》2013,(3):51-53
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戍其大。【释解】先说明一下:本章文句各版本有个别地方有出入。如本文“大道汜兮”,黄元吉《道德经讲义》本(下简称黄本)中为“大道泛兮”;如本文“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黄本为“万物视之以生而不辞”;如本文“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黄本为“衣被万物”、“常无欲,可名于小”;如本文“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黄本为“是以圣人终不为大”。笔者研究后认为,黄本“大道泛兮”之“泛”,“万物视之”之“视”,与文义不符,应属传抄之误。“衣被”与“衣养”义近,可通用。“常无欲”为多余话,也与句子排比不合。“是以圣人终不为大”之“圣人”,用亦可,不用亦可,自可意会。  相似文献   

19.
王志伟 《精武》2003,(1):10-10
“与敌战,生死存亡一线也。须一击必胜,无必须之把握不可击之。搏斗中,要如火烧身,不停击之,如黄河般滔滔不绝,使其无还手之力,方为真斗士。”——《野虎拳理下篇:斗》  相似文献   

20.
张晓鸿 《收藏》2009,(10):36-46
一.张藏本《孙武兵法&#183;卷五&#183;军击一第三十七》原文(图1) 军击一第三十七 昔之善战者,国示军不宣,出其无意,攻其无备。故攻人于无形之中,杀人于无影之地者,避正伏击也。或前或后,或左或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