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兰 《东南传播》2013,(3):44-47
媒体的公共议题呈现方式关乎媒体能否担当公共领域的职责。2012年初的归真堂事件,引起了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去年2月初至3月末媒体对归真堂的报道为研究样本,分析在"归真堂"议题中媒体如何对事件进行议程设置。研究发现,媒体对归真堂事件的呈现经历了从喧哗到沉寂的阶段。媒体主要将其建构为道德议题,诉诸公众情感,但却缺乏理性的协商和深层次讨论,最终导致这一议题在没有实质性讨论结果的情况下迅速沉寂。媒体没有担当起公共领域之职责。"从喧哗到沉寂"并不仅仅存在于归真堂事件中。诸多重要的公共议题都经历过从喧哗到沉寂的演变,这背后有政治、商业追求和专业主义认同等多重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二次传播"与官方权威媒体议程设置的关系,为官方媒体选取受众欢迎的议题,且为正确引导网络中的舆论走向,通过内容比较分析法,选取奥运会、雾霾等热点事件,发现互联网中"二次传播"的话题与官方传统媒体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二次传播"越热的话题,就越有可能成为官方传统媒体的议题,反之亦然;成为官方媒体议程设置中的议题后,也会影响传播话题的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3.
孙杨药检风波已成为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运动员争议事件。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选取新华社、《检察日报》、财新网、《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和新浪体育六家媒体的孙杨案报道进行比较分析与历时态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媒体的报道框架存在明显变化,不同媒介属性催生框架差异并彼此影响;媒体在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念下于事件伊始直接选择"污蔑-回应"框架,可能造成主题遗漏与错位。今后媒体应更注意客观全面,增加主题丰富度,注重分析式报道与专业意见,在同类争议性议题上扬弃历史宣传语境,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媒介理论审视2013年引起巨大争议的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分析媒体和企业风险议题如何产生发展,分析其知识行动路径,寻找善治我国媒企摩擦的良方。  相似文献   

5.
曹俊清 《今传媒》2014,(4):26-27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媒介理论审视2013年引起巨大争议的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分析媒体和企业风险议题如何产生发展,分析其知识行动路径,寻找善治我国媒企摩擦的良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报纸媒体对翟天临事件的议程建构。本研究共收集和分析了326篇新闻报道,结果显示,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链式曝光"事件表现出水平媒体牵头,垂直媒体扩散的议程融合设置模式,属性设置的路径表现为议题→属性→议题的传递与扩散,在具体媒介呈现中"链式曝光"事件的某些议题和属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考察这些相关性后发现,媒体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来建构议程,从而影响公众对于议程的理解。这一研究在如何发挥好议程设置功能的问题上,能够给予传统媒体一些新的启示,也为第三级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提供些许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一个在媒体评论中引起较大争议的事件,是所谓"偷窥被判强奸"案.由于这个事件的全部真相是逐渐被报道出来的.因此,这里说"偷窥被判强奸"只是给这个议题一个曾经被使用过的标签.而不是对事实的准确概括.由于这个事件涉及到一个有争议的司法判决,所以,法律工作者有话说;以由于这个"偷窥被判强奷"与一般人们的经验、常识和内心的公正感有一定距离,因此,普通公众也有话说.  相似文献   

8.
西方传媒“3·14”事件报道的选择框架与意识形态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月14日发生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的打砸抢烧事件,是2008年3月份西方媒体对华报道最为关注的议题。自"3·14"事件发生后,大量的西方媒体的报道引发了中国公众的巨大民族情绪,对西方媒体所标榜的客观性、真实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到底西方媒体在此次西藏事务的报道中,呈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9):18-25
本文基于安东尼·唐的"议题关注周期"模式考察美国主流报纸在2000-2013年间报道中国环境与中国回应气候变化的轨迹,从报道量变化及其激发事件反映美国媒体建构的中国环境形象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回应气候变化议题在此期间经历了完整的媒体关注周期,现处在"后问题阶段",而对整体中国环境的媒体关注还处在上升期。在此过程中北京被建构为中国的污染中心,中国被建构为气候变化议题的症结,偏颇的媒体建构有其内生与外生因素。  相似文献   

10.
林锦 《今传媒》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的是中国不同类型的媒体对日益兴起的都市集体行动的报道策略.文章对传统框架理论(Frame theory)“符号争夺战场”论调有所突破,强调了媒体在报道集体行动议题时自身的利益考虑,并提出“媒介框架整合”概念以描述这一符号再加工过程.经由“媒介框架整合”,一方面媒体再现了事件意义;另一方面,也将集体行动纳入“合法争议领域”.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我们总结了媒体在面对不同议题倡导者提出的框架时,所进行的三种媒介框架整合方式:框架延伸、框架对立和框架独白.以此,本文考察了不同政经坐标下——特定媒体市场竞争环境、特定媒体的政治环境与特定媒体的媒介角色——媒体会如何采用不同的媒介框架整合策略来建构集体行动事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道德争议事件频发,引起媒体大量报道。如"彭宇案"、"许云鹤案"、"小悦悦事件"等,让人哀叹社会道德滑坡。道德争议事件的发生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但反观媒体在事件  相似文献   

13.
驻华外国记者的报道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外国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报道往往涉及某些争议性议题或新闻事件(诸如2008年西藏“3·14”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新疆“7·5”事件)。以是之故,此类新闻报道的生产者,也就是外国媒体特别是西方主流媒体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学界与公众的视野,它们的新闻理念、报道立场、关注议题与生产模式,时常受到国人的争议乃至批判。  相似文献   

14.
社会运动如何在大众媒体上获得可见性?哪些因素影响着它的可见性?本文以南京老城南保护事件为例探究这个问题,对这起地方性社会运动获得全国性舆论关注的"传播过程"进行了细致展现,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运动得以成功传播的三个原因:"特定的议题"、"分化的国家"和"割据的媒体"。  相似文献   

15.
贾广惠 《现代传播》2014,(4):75-78,83
"癌症村"议题多年来持续见诸于多家权威媒体,环境污染加剧了人们对癌症的忧虑。各地出现的"癌症村"经历了媒体的建构,成为重要社会议题。报纸对其的传播策略与手段值得反思。本文通过对传媒议题的命名、"描写"、代理与存在的不足等多方面的考察,试图探索这一重大社会议题的建构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记者》2012,(9):45
《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曹林在2012年7月号《两岸传媒》刊文,认为需要警惕媒体设置的伪冲突议题。面对一条新闻时,媒体和记者习惯于发掘事件的冲突点,来提起舆论的关注和讨论。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和臆造冲突,为了营造争议氛围而扭曲事实本身,从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多元的价值和复杂的事实简化成一个虚假的两难冲突,然后在"虚假两难"的伪议题中赢得点击率。有的刻意夸大冲突,选择性地报道两边最极端的观点,制造本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以下简称番禺事件)为个案,重点分析公众、媒体、政府如何通过共同参与这场环保"公共议题",形成一种"互动"的传播模式,并对三重参与主体在参与公共议题传播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进行探讨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钓鱼岛事件"从2012年4月到11月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此次事件各媒体都作了充分的报道。本文以新浪网对"钓鱼岛事件"的专题报道为例,分析网络媒体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策略并分析其采用特定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巴西世界杯终场哨吹响,而一次体育传播事件才刚刚开始被咀嚼。每一个体育大事件,都成为传播方式变革的舞台,巴西世界杯吹响的是体育传播移动化的"开场哨"。体育大事件串起媒体发展简史本届世界杯开赛前,已停刊近10年的《南方体育》"死而复生",原总编龚晓跃率领旧部,又玩了一把足球。曾以"刺激2000欧战日志""赤裸甲A"等策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8,(10):56-64
对于劳动议题的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在早期的研究中一直处于盲点期。随着达拉斯·斯迈思等一系列学者的研究,劳动议题慢慢进入学术视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媒介环境下劳动议题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试图研究在整个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劳动议题是怎样发展的,其内在发展逻辑是怎样的。研究发现,关于劳动议题的研究,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的劳动议题遵循着商品经济的逻辑,关注的是受众劳动与媒体以及广告商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而到了互联网时代,数字劳动关注剥削问题,注重受众劳动与媒体的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研究。而对于数字劳动的争议,传播政治经济学以及文化研究学派之间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经济路径以及社会文化路径,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理解数字时代劳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