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敏 《青年记者》2016,(30):39-40
网络直播平台发展现状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演艺平台的用户规模2015年达到2.27亿人,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娱乐产业正塑造着全新的生活.如今,“YY直播”“斗鱼TV”“虎牙”等网络直播平台拥有了不少年轻用户. 与具有视频直播内容的资讯类移动客户端不同,移动直播平台具有开放性、全民化、娱乐性、互动性等特征.简单地说,移动直播平台是以移动设备为接收终端,以平台主播为主导,在直播间或户外进行互动视频直播的社交服务平台.目前,“YY直播”占据国内直播行业的半壁江山,“六间房”成为后起之秀,2015年,“斗鱼TV”的游戏直播发展得如火如荼,2016年年初,“映客”“花椒”“易直播”等平台进入大众视野.  相似文献   

2.
网络直播现象在2016年呈井喷式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直播平台已经进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 3.0 移动视频直播时代。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然后从传播主体、传播模式、受众分析以及场景融合几个方面探析网络直播现象,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网络传播的引导与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3.
毋庸置疑,2016年是移动视频直播元年.在移动浪潮下,网络直播来势汹汹,大有改变整个互联网格局的势头.这既有映客这样新兴的移动直播平台,YY等原来PC时代秀场转型而来的移动直播平台,也有微吼直播这类创立多年始终专注于B端商务视频的直播平台. 直播平台的野蛮生长也带来了内容不规范、无底线等关于直播边界、直播规范以及直播盈利模式的讨论.不少业内专家认为,2017年直播将迈入竞争的下半场,未来直播将往垂直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白热化的“千播大战”中,直播平台如何得以生存和发展?在直播改变互动和传播的背景下,直播平台如何抓住直播这股风潮?如何开发多元化盈利模式?作为微吼直播的创始人,笔者从2B企业直播的角度,阐述对上述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并着重分享企业直播的逻辑和玩法.  相似文献   

4.
2016年以来,移动视频直播"野蛮生长",各类直播平台更是层出不穷,并成为新的财富聚集点.野蛮生长伴生的是乱象,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则为混战的直播平台套上了"紧箍咒".从"大乱"到"大治",这个窗口期,则为传统媒体成功转型融媒体、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强化移动视频直播,加快融媒体提质升级,抢占移动传播市场,已成为迫不及待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雨薇 《出版广角》2016,(21):77-79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成熟,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网络视频直播平台开始向移动端转移.尤其在2015年,随着映客、花椒、熊猫TV的火爆上线,移动视频直播成为新一轮的潮流趋势,影响并改变了用户的社交行为和交流方式.文章在分析移动视频直播的兴起条件和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移动视频直播的应用领域,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杨伟 《青年记者》2017,(2):81-82
近几年,UGC由博客发帖逐步发展到移动视频直播,直播平台逐渐走红.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为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①用户通过视频直播进行的自我呈现对其社会资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6年,明星纷纷加入视频直播阵营,以多元的自我呈现策略,完成了对其社会资本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胡杨 《青年记者》2017,(5):22-23
网络直播行业现状 1.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迅猛.网络直播是新兴的社交化娱乐行业,目前中国网络视频直播平台接近200家,用户已逾两亿.自2014年亚马逊以9.7亿美元的高价收购游戏网站和社区Twitch后,网络直播在游戏中发家,其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扩大,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互联网产业.2015年,Twitter和Facebook两大社交网站开放视频直播功能,2016年5月13日,微博也跻身视频直播行业.自此,全球三大社交平台全部进驻网络直播,加之国内先行取得成功的如斗鱼、虎牙、映客等直播平台,网络视频直播这个大风口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8.
2016年,移动直播成为整个传媒业的焦点,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迅速扩张,直播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直播平台也发展到200多家。与映客、斗鱼TV等直播平台相比,一直播作为移动直播领域的后起之秀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虽然因起步较晚追赶之路稍显艰难,但不论是在多元化内容生产、网络正能量传播还是在内容监管方面,一直播的表现都相对突出。因此,本文以"一直播"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一直播这一年的发展情况和突出表现,探讨移动直播行业目前发展的特征、困境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闵卓 《青年记者》2016,(36):39-40
网络直播的兴起 网络直播是借助互联网快速、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优势,利用视讯技术开展的网上现场直播.直播者通过直播客户端与受众在线进行语音、视频、数据的全面交流与互动. 2013年,电竞游戏直播的出现标志着网络直播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形式的诞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2015年网络直播从PC端开始走向移动端,进入全民直播时代.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网络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内容包括化妆美颜、才艺展示、手艺加工、体育赛事评论等.网络直播兴起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国内网络视频直播平台数量已超过200家。伴随着以花椒、映客为代表的移动直播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国内直播市场进入全面爆发时期,移动直播平台在内容、用户、流量上展开激烈竞争。花椒直播经历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在众多直播平台中迅速崛起。本文以花椒直播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花椒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它当前的发展策略,并从它的社交属性出发探讨移动社交的商业价值与变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视频直播+综艺节目"为直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各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争相试水,期望实现新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网络视频直播+综艺节目"的概念入手,并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三个层面分析其传播特征,提出定制综艺、素人综艺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消费主义观念的渗透,各类网络视频直播平台异军突起并快速成为用户消费的对象,快手app作为网络视频直播的后起之秀,逐渐抢占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收视人群。但是,视频直播在为用户带来审美娱乐的同时,也为消极文化的思想传播和扩散提供了条件,导致用户的审美风尚在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需要我国采取相关的措施积极地引导,保障社会的审美风尚健康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直播成为一大热词,社交、媒体、电商的APP纷纷进军网络直播,移动直播迎来爆发式增长。整体来看,网络直播正在从以PGC为主导转向以UGC为主导的态势,全民网络视频直播渐成趋势。网络视频直播市场的迅速发展致使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甚至出现恶意竞争现象,运作模式高度同质化;因技术的限制,网络监管不力,网络视频直播打"擦边球"现象不断,内容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另一方面网络集群行为也潜存于网络直播当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网络传输技术的深度发展,移动流媒体的视频直播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手段,重新构建了信息的传播模式,改变着用户的阅读习惯。由于直播门槛的降低,UGC新闻视频直播正成为一种新的形式,未来的新闻制作也朝着智能化、移动化和交互性方向发展。但是,就当下的媒介环境来看,媒体的响应机制交叉,整个体制还未完全构建起来,资讯直播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从网络"媒介"与影视剧相互交融的网络影视剧到移动直播与社交平台联姻的"直播间"、"弹幕"再到移动视频与社交平台持续发力的短视频,媒体技术不断迭代演进的过程中,影视传播产业呈现出了一副崭新的传播图景。传统电影人才入场新兴影视传播行业会带来什么?网络影视剧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如何做好产业升级和规范化运作?在经历了移动直播和持续发力的短视频业态后,影视传播的下一站会是什么等等问题成为影视传播产业在新媒体技术演化视域下的重难点。本文通过梳理新兴影视传播行业的纵向发展历程,并横向对比发现内在逻辑:每一种新兴影视传播方式的产生都体现出了人们渴望自我实现和平等互动传播的心理需求。技术和人文的交汇,或许能够让影视传播产业在新的媒介技术视野下成为更具生命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行业经历了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到真人直播等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历程,并在2016年受到资本市场强势关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这其中移动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最为显著。作为目前国内较火爆的直播平台之一的斗鱼是一家弹幕式直播分享网站,为用户提供视频直播和赛事直播服务,大型多人网络角色扮演—英雄联盟以及移动手游王者荣耀是斗鱼的黄金板块,受到网友的强烈关注和互动,故本文以斗鱼直播为例结合社会交换理论浅谈游戏直播中的受众行为心理。  相似文献   

17.
社交化、移动化、分众化正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传播特征之一.济源日报社旗下济源日报、济源晨报、济源网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探索社群运营,追求内容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采用网络直播、立体播发、多元传播等手段,实现了社群平台搭建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马宁  阮一婷 《传媒》2021,(10):55-56
当前,以电商、真人秀、游戏等直播为代表的传播形态广受关注,网络直播自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发展至今,用户规模已突破六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直播普及应用,但以主播为焦点的舆情事件也层出不穷.在以直播平台、MCN机构、网络主播、商业企业以及监管机构、协会组织等为主体的网络直播数字文化传播体系下,有效的自律他律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需要从数字媒介素养、社会协同共治等方面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蕊 《传媒》2018,(8):47-48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年增长率达到58.2%,2017年全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98亿,增长率28.4%.从直播的形式多样化与直播领域的粉丝聚集效应都能够直观地看到受众对这一媒介形态的关注热度.就传播优势而言,与其他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直播平台具有开放性、实时性、互动性等鲜明特征,获得了广大网络用户的喜爱,并在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然而,其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如直播平台的内容良莠不齐、违规现象层出不穷,等等,给直播行业的全方位发展带来了负面作用.其中,水滴直播因屡遭曝光、投诉,而备受公众质疑,最终于2017年底宣布永久关闭.基于此,笔者主要以"水滴直播"为例子,研究网络直播平台在爆炸式增长的背后存在哪些危机,并如何转"危"为"机",以期为直播市场的有序发展提供理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单成彪  刘扬 《青年记者》2016,(28):17-18
国际互联网开启了全球传播新时代,多元参与、跨界融合、跨境传播,为各国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目前,全球传媒领域在技术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移动化,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用户接触新闻信息的主要界面;2.社交化,社交平台成为新闻信息通过人际关系聚合与扩散的重要中枢,其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媒体化趋势;3.视频化,随着网络带宽与传输速度的改善,网络内容呈现形式更为直观,视频直播等正在成为各媒体网上内容呈现的标配,VR等视频形式成为网站内容形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