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美国主流体制中的独立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几乎参与到自己电影作品摄制的各个层面,而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几乎涵盖了其所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虽然在视听艺术上延续了以往的“形式主义”,但在叙事层面上却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将欧洲古老的历史、文化、艺术、美学等融入在具有好莱坞娱乐精神的喜剧情节之下,这种具有浓厚隐喻意味的叙事方式使得这部影片极具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动漫电影中最直观最形象的视觉元素,宫崎骏作为动漫大师就善于利用色彩来增强其动漫电影的表现力。以《幽灵公主》为例,分析宫崎骏动漫的色彩叙事对人物、情节、主题的典型性作用,从而对我国动漫电影进行深刻的反思,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现代声像档案》2005,7(6):57-58
上世纪30年代初期,随着《歌女红牡丹》、《虞美人》、《雨过天青》、《歌场春色》等中国最初一批黑白有声电影的问世,电影歌曲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导演孙瑜是电影音乐的先行者,被誉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纪录片”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包括《望长城》、《沙与海》、《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等一批作品,掀起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热潮。这些纪录片分别从不同视角关注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改革开放中人们价值观的碰撞、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深层矛盾的揭示等。  相似文献   

5.
薛蓓  杨致远 《青年记者》2016,(33):73-74
西安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4月开始筹备建设,1958年8月正式成立。随后,西安电影制片厂成为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电影创作的重要基地。在其近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西安电影制片厂以其较丰富的电影作品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人生》《野山》《老井》《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影片推出并在国际电影节频频获奖。上述影片虽然风格各异,但均为农村题材,因此可以说农村题材影片为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辉煌成就做出巨大贡献。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农村题材影片形成了一个连贯的创作谱系,是西安电影制片厂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高长力 《传媒》2018,(10):8-10
过去的201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国动画精神饱满、创作繁荣、稳步发展的一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扶持引导下,全行业凝心聚力,精心创作了《梦娃》《翻开这一页(三)》等 "迎接十九大"动画片,受到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由总局牵头组织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深入开展,国内重点动漫机构和国内外专家积极参与,精心创作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中国神话故事》等一批深刻反映民族精神的动漫作品.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了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全国70余所高校动画专业师生和60余家动画企业创作人才参与创作,创作出《美在心灵》《圆梦》《文明以礼》《蒲公英的细语》等100多部展现真善美、充满感染力的优秀创意和作品,青年动画人才队伍表现出可喜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叶艳宁 《青年记者》2017,(29):77-78
在鲁剧的发展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节点:第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三连冠”,即从1982年开始,《武松》《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连续三年分别获得了“飞天奖”“金鹰奖”的电视剧一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是对当时山东电视剧制作的极大肯定,也使整个山东电视产业内部的创作热情得到极大提高,鲁剧创作开始步人快速发展的轨道;第二个历史节点是在2000年前后,以《大法官》《大染坊》等为代表的鲁剧作品,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辟了山东电视剧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也开辟了鲁剧创作史上年代剧、史诗剧的先河;第三个节点是在2014年前后,以《琅琊榜》《欢乐颂》为代表,这些作品改变了原来鲁剧创作的主旋律特色,在作品的呈现上更加注重时尚感的营造,投放市场以后,都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主动响应社会发展潮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大批左翼电影人深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艺术观的影响,以左翼电影文化为主体,开创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经典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左翼电影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对后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媛媛 《传媒》2016,(9):78-80
近两年来,国产动画出现了《大圣归来》《小门神》等风格鲜明的原创作品,不过这些动画在对民族特色的追求方面仍存在种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画风中渐失中国韵味,故事内容缺少中国元素,文化表达能力方面缺乏现代视角等方面。本文通过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中国动画应坚持走民族特色的动漫之路、建立有效的民族原创动漫激励机制,并在动画专业教育中增加民族文化比重。  相似文献   

10.
《无极》《夜宴》对中国电影最大的贡献,是中国电影人拿国外的投资,效仿好莱坞有了自己的大片形式,而今年《疯狂的石头》则汲取了国外经典电影的手法,嫁接上本土的元素,创作出中国电影第一个疯狂的商业片神话。那么在这部《好奇害死猫》中,中国影人开始学着,以准好莱坞的运作方式尝试真正专业地来制作一部电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需要表达才能传承、传播下去,在多媒体时代背景下,影视作品成为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本文通过探讨《我门》影像创作活动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总结出影像创作中精神内涵的挖掘和视觉影像的文化表达经验,以期能为中国影像创作中对独具中国特色文化的挖掘、表现、传播、记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杨东润 《传媒》2016,(13):72-74
本文从动画电影中的隐喻手法切入,以《疯狂动物城》为例,探讨动画电影中隐喻的特征,以及隐喻对于动画产业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从文化隐喻、视觉隐喻、价值观表达、IP构建几个方面进行解构和分析,引出对国产动画片中文化表达和塑造手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杨鹏 《出版广角》2005,(8):8-10
无可否认,中国动画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首先,中国动画的起步早,国际影响大。如果将漫画创作视为动漫艺术发端的话,中国大陆的漫画创作最早可推至清朝末年,当时陈师曾在上海的《太平洋报》上发表过一些即兴随意之作。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发表作品,编者将他的作品称为“漫画”,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漫画艺术。如果将动画片制作视为动漫起点的话,中国的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于1926年就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0年,万氏兄弟又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从时间上仅比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片《白雪公主》晚一年。可以说中国动画和世界动画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起步的。《铁扇公主》  相似文献   

14.
李欣泽  张华 《视听》2022,(3):89-91
《冥王星时刻》是导演章明目前所有影片中唯一一部在元电影理论与思维下创作拍摄的电影作品.该片主要通过导演的自我暴露与自我反思、嵌套式的叙事结构以及对其他影片的互文性策略,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元电影的叙事特色.在观照电影本体的同时,导演章明积极探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实现了从元电影到文化自信的创造性重构.在美学价值上,...  相似文献   

15.
沈春娥  郭语瑄 《视听》2021,(1):107-108
今敏,是当代日本杰出的青年导演之一,代表作有《红辣椒》《未麻的部屋》《东京教父》和《千年女优》.今敏在他的动画电影中形成了"梦中梦"的剧作结构、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后现代主义的多重叙事、动画与电影相结合的视觉语言和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等独特的创作风格.这些独特风格的形成都与日本动漫发展的大环境和今敏自身的天赋与努力有着密不...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动漫作品的创作上采用了与美国不同的发展模式,制作了大量表面上看文化比较中立,以图削弱种族、道德乃至于文化上的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动漫作品成功地打入国际动漫市场,特别是欧美动漫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日本的动漫创作者还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为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作品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开始真正登上电影历史的舞台,随着人类对动物界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大批优秀的动物电影开始在电视荧幕上活跃,并逐渐涌现出一些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如《导盲犬小Q》、《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忠犬八公》等。这些电影不仅更为全面地介绍动物,还具有生态学、美学和人类学价值,同时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研究领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动物题材电影的形式、叙事方法、创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当下动物题材电影的创作现状及其在中国不景气的原因,以其为中国动物题材电影的创作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倪亚娜  冯锐 《青年记者》2017,(17):75-76
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第一代动漫电影人贡献了一大批文化精品,一度确立了国产动漫在世界漫画领域的地位.之后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国产动漫的发展不算乐观.近年来,随着新兴一代动漫人的成长和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基于成人世界的国产动漫电影开始取得一定的口碑和票房,也在风格和类型上凸显出一些明显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9.
杨先平 《新闻界》2012,(6):21-24
《功夫熊猫2》的票房十分火爆,相比同档期的国内动画电影要强出很多。本文主要从《功夫熊猫2》出发对中国动画受众的审美心理进行探索分析。不难看出,中国的动漫受众对于中国元素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再反观国内的动漫电影,虽然想要融入自己的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却不能够灵活运用,最后就很难让自己的动漫电影卖座。  相似文献   

20.
栾熙彦 《新闻世界》2014,(5):232-233
拍摄于冷战时期的《奇爱博士》,是电影大师库布里克改编自彼得·乔治的小说《红色警戒》,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以及黑色幽默的讽喻手法,让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取得了空前好评,虽然未获奥斯卡,但是在198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因为这部影片有着"重要文化意义"而与《卡萨布兰卡》、《公民凯恩》、《飘》等一起列进了第一批国家电影保护收藏目录。本文就《奇爱博士》剖析导演独特的电影风格和其中的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