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新闻界》2014,(5):65-68
<正>当前。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给传媒业界带来变革挑战,也给新闻学界带来研究热点。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实践面临转型,新闻传播教育亟待改革,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也需要新思维和新方法。在当前的传媒环境和社会背景下探讨新媒体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对于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与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共同主办了"第四届新媒体学术年会"。作为中大传播学院十周年院庆的系列学术活动之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在“泛”与“专”之间游移不定。新闻职业泛专业化的固有特性,加之新媒体崛起.传统新闻教育已难以适应当前我国传媒发展的新格局。高校必须抓住我国传媒体制转型和“泛专业化”带来的新契机,重新审视专业教育的价值,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跨越。  相似文献   

3.
蔡馥谣 《新闻传播》2023,(15):85-87
随着传媒产业快速转型发展需求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已经成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自觉行动,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国家战略需求,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带来巨大历史性机遇与挑战。高校需重视创新能力培养下的融合新闻传播人才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策略,推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不断加强和改进新闻传播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雨蒹 《新闻世界》2013,(11):230-231
众所周知,人类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传媒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层出不穷的社交网站和各种类型的自媒体将信息发布的门槛一降再降,引起了新闻从业者传播理念上的变化,"把关人"的角色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转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媒体条件下新闻实践的各种新特点,来探索新时代媒体人的角色嬗变。  相似文献   

5.
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专业硕士学位成为完善新闻传播教育、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实务型人才,满足传媒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充电的需要,同时也是实践反哺科研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邱飞  邱国荣 《传媒》2015,(16):64-66
新媒体的确在传播速度、渗透力、受众黏性等方面比传统媒体强,这不仅仅是传播渠道的简单变革,也让教育界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办有传媒专业的院校来说,从培养传统媒体人才到培养新媒体人才的转型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文将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媒人才职业能力内涵与培养途径展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李艳梅 《今传媒》2016,(10):12-13
媒介融合一方面驱动了传媒业态变革,另一方面也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挑战,作为新闻传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实践教学的转型发展更是刻不容缓。定位为应用型本科的地方院校的新闻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应该努力挖掘自身优势,立足地域经济的发展,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搭建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与新媒体技术的对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2012,(4):33
新媒体时代,传媒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以反映新闻传播实践、研究新闻传播规律、探求新闻传播艺术为己任的新闻专业刊物,如何更加密切地关注传媒业的实际,如何进一步丰富内容,拓展功能,创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对新闻业的影响已经持续数十年,尤其是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重新建构着传统媒体对于新闻生产的模式。但是回顾过去几年,不论是互联网技术还是新媒体的发展,主要走"业余包围专业"的路线,即运用UGC的思路,调动传统媒体之外的力量,特别是用户的力量,通过非专业群体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逐渐改变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传媒机构本身新闻生产模式的变化其实是有限的,即使传统媒体不断开发新媒体产品或者探索新媒体生产方式,比如融合  相似文献   

10.
当下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传媒生态、传播模式和舆论格局,也对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探析我国高校在新闻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和剖析西方及其它新闻名校的经验,为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培养出优质的"新媒体"人才。  相似文献   

11.
周怡 《青年记者》2016,(35):96-97
当前,新媒体崛起、媒体深度融合,传统媒体转型,传媒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媒体融合时代.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分工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媒体融合时代,需要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新闻人才,这给我们的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国外与国内一些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这些院校相比,我国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需要突破深层困局寻求变通之道,着力解决地方高校新闻教育与现实需求脱节的难题,改革传统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课程评价是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的教学所进行的评价。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发展迅猛,但是,在新闻教育繁荣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定的隐忧,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播教育严重脱离新闻实践”,而当前的新闻实践自身又在整体上向新媒体转型,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引领传媒变革的统摄性思维,新闻教育如果不能紧跟新闻实践的这一重大转型,势必会进一步扩大差距,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探究互联网思维影响下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评价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传媒作为一种产业走向市场,其体制结构、运作机制、传播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适应传媒国际化、市场化、分众化、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新闻专业应设置国际传播、传媒经营管理、专业新闻传播和新媒体传播等课程.  相似文献   

14.
传媒教育工程对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MIE工程(传媒教育工程)将传媒融入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刻刻能感受到传媒的影响,促进上手快、实践适应与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空间大的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专业建构和人才培养被提上新闻传播教育的议事日程,通过探究新媒体专业建构的理念,提出新媒体专业应以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集群为主体,并且针对新媒体业界发展的人才需求规划基本的人才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考察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及传媒实践的现状,指出新闻传播教育的过度意识形态化,专业设置标准降低,一元化的学术评价制度,专业教育视野过窄,课程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等问题,不仅桎梏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影响了我国传媒竞争力的提升.而着眼于媒介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强化新闻传播的服务意识,协同创制新闻传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促进学界与业界的深度融合,把媒介融合内容纳入课程教育体系,培养超出职业能力的理想与目标,不失为创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可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崛起与媒体融合的推进改变了传媒业态,也促使新闻编辑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新闻实践表明,从单媒体内容生产向多种媒体内容生产转移使新闻编辑面对更加细分的用户,大众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相互嵌入要求编辑重视传播活动中的用户体验。在新形势下,编辑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李军 《传媒》2017,(22):18-20
目前,《西海都市报》在追求新闻创新性和思想性方面,坚持报纸和新媒体都要要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旧观念,根据青海省实际情况和媒体特点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做到读者在哪里,我们的声音就传播到哪里。在新闻生态变革中,新闻生产和新闻职业本身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传统媒体,面对新的发展课题,《西海都市报》如何在逆境中"破茧成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转型?笔者通过多年在《西海都市报》的实践与探索,有很多体悟,现将一些想法与做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刘勇  徐红 《新闻战线》2022,(13):48-52
<正>“新闻名专栏”作为中国新闻奖的一个重要类目,不仅是彰显传媒专业能力的表征,也是构建传媒品牌影响力的基石。其生成的内在逻辑必然要遵循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和专业规范的诉求,彰显政治导向和专业导向的互动与融合。新媒体时代,“新闻名专栏”要充分借助融媒手段,强化内容生产与形式创新的融合、多媒介传播渠道的融合,实现传播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王奇  刘畅 《传媒》2021,(15)
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经过数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媒格局的变化,媒体融合的传媒形态初步形成,国内媒体内容、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这种巨变加大了对建设高素质、高技能媒体人才队伍的迫切需求.高校传媒专业如何适应行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由郝红霞所著的《传媒教育: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一书,以上海市新闻传播专业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概括现有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外传媒人才培养经验,对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全媒体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