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航 《读写月报》2022,(27):46-52
<正>[文本、教材分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部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篇课文,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节选自《林徽因诗文集》。这一单元有六首诗歌,教材编者将此单元设置为“活动·探究”单元,并指出:“活动·探究”单元原则上以自学为主。单元任务有三:一是学习鉴赏,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六首诗作,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二是诗歌朗诵,要求学生学习朗诵技巧,  相似文献   

2.
何梅 《陕西教育》2011,(6):44-44,51
教材分析: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是一首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它抓住“眼睛”这一意象,运用层叠的手法,歌颂了白衣天使的高尚心灵,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3.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这类课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有时也选入一些“词”或古文名句)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明确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吉林省教育学院李莉这组教材由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个基础训练和说话、写话教材组成,讲读课文中有一篇古诗《春晓》,一篇新课文《丑小鸭》。阅读课文《春雨》是一首儿童诗歌。《春晓》是一首古诗,作...  相似文献   

5.
<正>在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有一篇课文《古诗两首》,这两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和想象意境的形式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朗朗上口,全诗重在写景,诗的意境优美,是描绘山光水色的名篇佳作。这两首诗的题目为《望庐山瀑布》和《绝句》。我立足教材,深入文本,多角度地解读。一、立足文本,分析单元主题思想这篇课文编排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本单元课文的主题皆为写景篇目,抒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相似文献   

7.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这类课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有时也选入一些"词"或古文名句)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  相似文献   

8.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课文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情景,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情怀。故事是诗的扩展和阐释,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景情在同一文中出现,是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相似文献   

9.
<正>【单元任务群架构】本单元以“发掘现代诗之美,小诗人初长成”为主题,对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和课外拓展内容进行微调、整合,形成“诵读品味—搜集摘抄—自主创作—合作交流”螺旋上升的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读准诗歌,背诵诗歌。2.通过想象画面,读出诗歌韵味。3.了解现代诗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表达。4.创作一首短诗。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诗歌,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面对当时中国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于是在《天上的街市》里诗人借助想象反传统地进行了创作,对牛郎织女的传说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这首诗被收录在最新的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教材里。这一单元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旨在引导学生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作为教师就需要很好地引领学生感受诗人的神奇想象,进而理解、学习诗人的情怀,从而用更好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看待世界。  相似文献   

11.
谭学健 《师道》2013,(10):22-22
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相似文献   

12.
《黄山奇松》是苏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3.
一组审美教育的好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课文教法谈安徽王维芳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有两篇课文《鹅》和《小小的船》。这两篇课文的体裁均为诗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因此,备课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四篇课文六首诗的主题是“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内容提示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在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2.《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便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  相似文献   

15.
本篇课文是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十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第十二单元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上承第十一单元的中国古代诗歌单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单元之一。我认为讲授本单元应处理好与前面单元的联系,使学生能以时间为序将诗歌的有关知识连贯起来,以期条理化、系统化。通过讲授本篇课文,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相似文献   

17.
本册教材共二十八篇课文,分现代文(二十一篇)和文言文(七篇)两大部分,分别编为七个单元,其中记叙文三个单元共十篇课文(散文六篇,小说四篇);议论文两个单元共八篇课文;诗词(包括散文诗)一个单元共三篇课文,古文一个单元,共七篇课文,另外还有知识短文六篇。从这一编排中,可以看出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上。备课前,教师必须对全册教材的总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此来指导每一单元的教学。本册教材的总要求是:  相似文献   

18.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所以,研读课文标题,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题,全面分析文章特点。从写作角度看,因题索文而千古传颂者鲜有所闻;精美的标题往往是作者在构思全文的同时(甚至成文以后)反复斟酌、精心拟定的。可见,研读课文标题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语体文共39个单元,计195篇(其中组合的课文4篇,如《新闻两篇》),累计有200篇(首)文章(诗歌)。笔者认真分析了课文标题的特点(初语六册四单元戏剧单元除外),下面就标题的内容、结构、表现技巧、功能作用四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新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都保留了这篇课文。不同的编者之所以都选中了这首新诗,我以为,关键在于它“联想自然,想象丰富”,专家们希望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对这首诗的“处理”是比较简单的。除了让学生读读背背以外,想象联想的训练也是点到为止,至于说对诗歌的主题和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往往也是由我说给学生听听完事。学习新课标后,再回过头来反思过去的教学,深感这种轻描淡写、越俎代庖式的教学方法,于自己于学生于…  相似文献   

20.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这是编者对古诗进行的"再创作",课文对古诗的解说虽有合情合理之处,但是过于片面和单线性。这篇课文仅仅是学习这首千古名诗的一个参考而已,但绝不是全部。这样一篇文包诗课文,为教师"用教材教"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