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IL-6和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CHF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两组人群的血清IL-6和NT-proBNP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的血清IL-6和NT-proBN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IL-6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原发病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不同原发病因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NT-proBNP参数均与CHF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用于对CHF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实例,研究血清中的EB病毒三种壳衣IgM、IgA、IgG抗体检出阳性率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确认EB病毒抗体检测在I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曾经收治并接受住院治疗的IM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以体检健康、年龄与患者相仿的青少年及儿童72例为对照组,两组间在性别、年龄、饮食结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患有IM的患者组成的观察组通过实验室检查后,其三种EB病毒壳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5.83%~98.61%,而与观察组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人群组成的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仅为2.78%;结论:EB病毒抗体检测在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重要的指示性指标,可以有效降低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唾液乙肝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FQ-PCR法检测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唾液中HBV-DNA的含量.结果:经FQ-PCR检测20G份标本中血清HBV-DNA含量大于103IU/ml者180例(90%)相应唾液HBV-DNA含量大于103IU/ml者145例(72.5),同时病毒含量大于105IU/ml标本中血清167例(83.5%)唾液98例(49.0%),血清HBV-DNA与唾液HBV-DNA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7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7,P<0.01).血清、唾液病毒含量在两组不同免疫组合中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乙型肝炎患者除血清外,唾液中也存在具有感染性的高病毒载量HBVDNA,可能成为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持续升高与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对71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cTnI的动态变化分为二组,cTnI持续性升高组,cTnI短暂升高组.随访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cTnI持续性升高与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对71例cTnI升高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了远期随访,随访时间31±12月,共有43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57例次.cTnI持续性升高组发生心性死亡8例,cTnI短暂升高组发生心性死亡2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TnI持续性升高组次要终点事件21例,发生率67.7%.cTnI短暂升高组12例,发生率3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nI持续升高的冠心病,其心性死亡及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cTnI是冠心病远期心脏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同时用评价试剂和参比试剂检测436例血清样本,探讨评价试剂与参比试剂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方法:评价试剂采用化学发光法,参比试剂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通过卡方检验来判断两试剂盒间有无显著差异.结果:评价试剂和参比试剂阳性符合率为98.25%,阴性符合率为99.47%.两种试剂通过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价试剂与参比试剂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评价试剂可以用于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轻稀土元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用药前(病例组)、临床痊愈时(痊愈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轻稀土元素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中镧、铈和镨3种元素的含量明显增高,钕元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痊愈组血清中铈和镨两种元素的含量明显增高,镧和钕元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镧、铈、镨、钕的含量在病例组和痊愈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镧、铈、镨3种轻稀土元素的含量有明显变化,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稀土元素的失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用电极直接法测定血清和肝素钠抗凝血浆电解质浓度的差异,探讨肝素钠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检测电解质的可行性。方法:用深圳航创9886型电解质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和肝素钠抗凝血浆的电解质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浆与血清钾、钠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与血清氯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浆与血清钾、钠、氯的测定结果具的很好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r)均≥0.975,且两种标本钾、钠、氯测定值平均偏倚均没有超出1/2 CLIA’88允许误差。结论:行肝素钠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测定钾、钠、氯是可行的,但应建立相应的换算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去卵巢后EAE大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去卵巢后10 d的EA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EAE组、E2治疗组和佐剂组.E2治疗组在免疫后(post-inoculation,p.i.)0~5 d每日肌注E2(250μg/kg)一次.在p.i.6,8,10,12,14,16 d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和脊髓不同部位ICAM-1,IFN-γ的表达,并对EAE组ICAM-1和IFN-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EAE组相比较,在p.i.6~12 d,E2治疗组血清E2浓度升高,临床症状评分降低,体重减轻减少,发病率较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p.i.10~16 d,E2治疗组ICAM-1与IFN-γ的表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EAE组ICAM-1与IFN-γ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E2能够有效抑制EAE,其抑制机制与E2下调ICAM-1,IFN-γ的表达进而促使Th细胞发生转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真空采血法与注射器采血法应用效果.方法:对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玢别用真空采血法和注射器采血法进行采血,观察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一针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医源性污染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且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医源性污染较少.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空采血法明显优于注射器采血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铬铁废液中铁的总量.绘制了两种方法的标准曲线,测定了空白值、加标回收率和标准样品.两种方法的空白值都比较稳定,相关性以及斜率等数值都很接近,它们的准确度都比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2.6%.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8%和94%,基本符合实验要求.因此,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都在真值允许范围内,它们的标准曲线,精密度和准确性都比较好.两种方法的结果通过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两者都适用于低浓度的铁溶液,但分光光度法灵敏度稍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一种最佳采集痰标本的方法,分析不同方法所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对于不同个体所需注意的事项,引起同行的关注,提高痰标本采集成功率。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可控式吸痰管采集标本与自然咳痰法采集的标本做对照,一起送微生物科做细菌培养。我们对56例患者用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非自身对照法将可控式吸痰管法和诱导采集法采集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控式吸痰管法和自然咳痰法两种方法采集标本,其细菌的阳性检出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01)。可控式吸痰管法细菌阳性检出率高于诱导采集法,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上危重症患者采集痰标本时不易主动配合时,根据患者是否清醒,可分别采用先进行高压雾化化痰,再用可控式吸痰管采集标本;对非清醒者可直接用可控式吸痰管采集标本,临床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能谱CT参数术前判断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了71例经我院临床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将患者分为MSI组和微卫星稳定(MSS)组,在GE后处理工作站获取患者的平扫及增强静脉期能谱CT参数,并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价静脉期能谱CT参数诊断MSI状态的效能。结果 静脉期MSI组单能量40KeV及100KeV下的CT值、碘浓度、Z值、斜率K均明显低于M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静脉期斜率K区分两组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UC为0.727,敏感性73.6%,特异性72.2%,阈值2.894。平扫未发现两组间各能谱参数的差异。结论 增强静脉期能谱CT参数在结直肠癌术前MSI状态的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参数设置对高酶活性样本测定结果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设吸光度窗口(Abs window)参数,以及既设Linrearity%、Abs window又设Flex(弹性速率)参数四种不同状态下测定4个不同浓度样本的AST活性.结果:未设参数、仅设线性率(Linearity%)参数、仅设吸光度窗口(Abs window)参数三种状态下测定4个不同浓度样本的AST活性与真实值差异明显;三种参数全设状态测定各浓度样本的AST活性,除极高浓度样本无结果有报警外,其它标本与真实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参数设置对高酶活性样本测定结果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检测52例乳腺炎、37例乳腺囊性增生、29例乳腺囊肿、20例乳腺肌瘤和4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s-CRP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组的血清中hs-CR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囊肿,乳腺肌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反应性疾病患者hsCRP升高,而良性肿瘤患者hs-CRP含量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5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评价,探索优选检测项目,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方法应用酶免双抗夹心法测定SIMA和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CEA、CA50、CA19-9,共测定正常对照组33例健康成人和进展期胃癌56例.结果胃癌组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正常对照组SIMA为(8.09±1.94)×103u/L,胃癌组SIMA为(90.47±28.51)×103u/L.SIMA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其它3种,与CEA灵敏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IMA与CEA组合灵敏度升高至81.76%,高于单项灵敏度,高于其它组合灵敏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SIMA是一种敏感的新型血清肿瘤标记物,SIMA和CEA可以作为联合检测胃癌的首选标志.  相似文献   

16.
《学周刊C版》2017,(21):136-137
目的:研究益气固表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4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12例。参照组选择口服H1受体阻断剂,观察组采用益气固表颗粒剂+氯雷他定片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Tlge、sICAM-1值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固表法能够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为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发现项目间试剂污染造成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血糖和血清磷同时检测为一组,血清磷单独测定为一组,连续测定20次,结果进行比较.结论: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既上一检测项目的试剂对下一检测项目的测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PBL)对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的作用.方法:随机整群抽样设具有可比性的PBL施教组(61人)和PBL对照组(63人),PBL施教组的临床护理学教学自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开始应用PBL法,其他的均与对照组相同,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然后两组同样进行临床护理学理论知识考试,进行实验前后的比较.结果:前阶段两组考试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阶段两组考试成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法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参数设置对高酶活性样本测定结果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浇法:设吸光度窗口(Abs window)参数,以及既设Linrearity%、Abs window又设Flex(弹性速率)参数四种不同状态下测定4个不同浓度样本的AST活性.结果:未设参数、仅设线性率(Linearity%)参数、仅设吸光度窗口(Abs window)参数三种状态下测定4个不同浓度样本的AST活性与真实值差异明显;三种参数全设状态测定各浓度样本的AST活性,除极高浓度样本无结果有报警外,其它标本与真实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参数设置对高酶活性样本测定结果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肝功能、乙肝五项及HBVDNA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门诊患者血清标本 ,同时检测肝功能、HBVELISA和HBVDNA三个不同水平。结果 :在收集的2 5 0 0例标本中 ,肝功能异常率为 6 2 .8% ,HBs -Ag阳性率为 71.2 % ,HBVDNA定量阳性率为 90 .4 %。当病毒拷贝数在 10 5~ 10 6之间时 ,肝功能异常率为 4 .2 85 % ,HBV拷贝数增加肝功能也不同程度加重 ;HBs -Ag阴性的标本中 ,FQ -PCR检出率为 30 .5 6 % ;单独HBs -Ab阳性的FQ -PCR检测的阳性率为 2 2 .35 %。结论 :HBVDNA的FQ -PCR是目前检测乙肝最为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