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  王丹丹 《海外英语》2012,(8):132-133
该文通过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分析了课程的界定及实施原则,讨论如何在外语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在外语课程教学中实现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前轨道工程专业外语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落后以及学生不感兴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进以及提高学生阅读外文资料能力和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结合具体实践教学,探讨轨道工程专业外语建设中如何改善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及时获知轨道工程前沿领域发展动态,培养学生沟通、写作和汇报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认清双重意义,积极实施双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双语教学具有双重意义,它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国际通用性学科课程都应当有意识地实施双语教学,认真吸取国外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并根据需要适当训练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选修课特别是专业选修课应当加大外文授课比例,大力训练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外国文化水平,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我校近年来采取措施加强了双语课程建设,今后计划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元化推进双语教学,并配备多样化的教材.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以本科院校工科专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双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外文文献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当前,双语教学课程设置存在课程设置思路不清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普适性不强、教材选择随意性大等问题。对于本科院校的工科专业来说,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整体性要求进行,改革课程要与学生的就业相关联;双语教学中要选择能体现学生专业知识与外语应用能力形成的教材,并要加强双语教材建设和合理使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本文对当前外语专业教学所面临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课程设置方面对高职院校外语教学走出困境的思路进行了探讨,对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职船舶专业外语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科学、教材建设不规范、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在教材构建、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的变革,从而改变传统的专业外语课程体系模式,完善专业外语课程建设理论,进一步改变船舶专业外语的教学现状,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面对高速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高职高专语外专业应该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持续发展?本文对当前高职高专外语专业教学所面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课程设置方面对高职高专外语专业教学走出困境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职课程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方向.学生的就业情况及在实际岗位中工作能力反馈是在评价专业课程建设是否有效的最终检测.笔者以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及岗位能力为依据,把“服务于学生、有利于学生就业”作为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广泛吸取了行业的建议和意见,为商务英语专业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满足学生实际就业需求的课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翻译专业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长和翻译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肩负着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使命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外语院系面I临着机遇和挑战.传统的翻译教学只是外语专业教学的一部分.作为外语专业的一门课程,翻译教学定位模糊,内容陈旧,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作者充分运用翻译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探讨了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翻译学科的独立地位,提出翻译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翻译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区域地理资源环境,经济产业特点,历史文化特色,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注重学生在翻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入互动教学、过程教学、模仿真实情景教学等方法,培养更多合格的翻译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300名外语学科的毕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前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现状与倾向.根据调查结果对我国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提出了建议,并对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课程设置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我国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不是从《专业外语》课程本身出发,而是基于学生专业外语能力形成,构建了《专业外语》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1+1""立体式、专业课并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与专业课程一致的课程体系:"专业外语+专业课程"并行的课程体系,根据每学期专业课的种类,设置专业外语课程的内容;开发特色的《专业外语》教改校本教材;采用"教、学、练"一体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组建一支具有英语水平高或者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外语教师队伍;构建利于专业外语能力形成的多元化、全程评价考核体系。从多方面建设《专业外语》课程,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双语教学是外语在专业学科的延伸、应用和发展,在知识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双语教学成为诸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提出教师队伍建设、双语教材编写、双语教学模式与方法拓展、学生英语能力培养、双语课程考试改革等对推动双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IT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软件开发方向的就业情况日渐紧张,为了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我们在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本文介绍了在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归纳了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时应注意的四个内容。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08年年底河南省已有12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从设置专业的意义入手,反思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就业等问题,得出目前河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教育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缺乏政策支持、培养目标宽泛、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践教学欠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出凝练专业培养方向、增补专业发展急需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建议,为决策部门与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结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实际,从整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很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对于各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写作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从业方向,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该课程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速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外语专业学生就业压力,高职高专语外专业教学应该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持续发展?本文对当前高职高专外语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高职高专外语专业教学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速的步伐,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得到全球的广泛确认,具有良好沟通交际能力的外语复合型人才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外语教学课堂上应该积极改变外语教学理念和手段、调整课程建设目标,以培养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拓宽外语专业学生就业门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语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既依托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更依托于其他课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拟对计算机技术运用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提高外语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出发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在“工学结合”理论的指导下主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微生物课程在医药类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开展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提出了微生物学实践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基础、能力)、学校的情况(学校的设施、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单位的需要(就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来进行设计,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方法来开展,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