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襞是"身本"思想的竭力倡导者,他继承了王艮"身本"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王襞突出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内求,主张见危顺受;在格物问题上突出正己修身,正心为国,反身而修。因而王襞的"身本"论比王艮的"身本"思想更具合理性,也更有价值。王襞还继承了王艮的亲民思想,突出了"亲民安民"的时代要求,他心系民众,为解除民众之难做了许多有益的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泰州学派创始人、明代平民哲学家王艮,以自然为宗,坚持以身为本,提出了极具启蒙性质的率性思想。王艮认为,率性就要听其自然,顺从人心;率性强调主体精神;率性必须“知止”、“知本”,做到“止于至善”;率性应保持“中”的状态,力求以“中”致“和”。王艮的率性思想突出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极强的自主精神和超越精神,这也是王良整个思想体系中突出的创新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艮是泰州学派创始人,明代后期著名的平民思想家。王艮的思想不仅在明代中叶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甚至到了“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还能看到它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随着对王艮思想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在王艮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共和谐思想非常深刻。王民和谐思想的基点是公平公正;他主张社会平等;王艮和谐思想的核心是以身为本,这种“身本”思想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王艮和谐思想的选择路径是宣传教育和改革改良,通过宣传教育和改革改良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此外还有如王艮追求王道社会、强调自然、张扬个性、力致中和等等一系列观念都反映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襞人本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襞继承了王艮的身本思想,主张以身为本、尊身尊道、保身安身,又进一步发展了王艮的身本思想,提出了人在不屈其志、不辱其身的同时,要事不避难,见危而受等重要观念,这在王艮尊身、保身的思想基础上有了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王艮创立泰州学派,完成了儒家身心学说从“心”的挺立向“身”的挺立之转变。在对王阳明学说的继承下,以格物知至为“知本”,以诚意正心为“立本”,通过“知本—立本—安身”的为学过程,开创“乐学说”;以“安身”为本,“达道”为末,确立“身道同一”的安身行道论,从而实现传统儒学的合内外之道,在觉民行道方面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王艮将“乐”落实于“身”之上,以“真乐”揭示天地万物一体的本体之美,以“一贯”指出天理良知与日用良知的妙合之美,以“鸢飞鱼跃”概括良知体用一原的自然之美。王艮通过“身”与“乐”构成的创造性张力,突破传统儒学中大体发展必须压抑小体自由需求的理路,是对于宋明理学的扬弃。  相似文献   

6.
泰州学派创始人、明代平民哲学家王艮,在继承传统出处思想的同时,又从他的身本思想出发,提出了独特的出处观点。他的出处思想的基调是出而见龙,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他又认为,"出处"乃是"大节"问题,"出"与"处"都有要考虑尊身、保身的问题。此外,王艮还要求人们在注意尊身、保身的同时,发扬"大人造命"的主体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修身思想是王艮学说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王艮站在心学的立场上,以天地万物依于己,提出了关于修身的理论学说.他以“身本”作为其修身思想的理论基础、以“正己”与“安身”作为其修身实践的根本途径,以“成圣”作为其修身理想的终极追求.在这三个层面的统一中,彰显出其修身思想中既张扬道德理想,又依托于感性生命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王襞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次子,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思想之根主要在浙江王门和泰州王门.王襞一生的活动是学习和讲学,对王学特别是家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充拓,为王艮学说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积极为王艮的讲学活动服务;二是对王艮的著述进行了精心的整理;三是对王艮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充拓;四是讲学授徒,使王艮的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朱子主要以“文”为所格对象,王阳明以“心”为所格对象,二者各有其流弊。王艮则以“身”为所格对象,隆崇保身、安身、尊身之义,划分了“人我权利之限”。“身”是“格物”“格心”所必须依托的载体。因此,“格身”实则是“格物”“格心”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核心内容是对个体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这当中涵括基本的物质需求、人身自由和价值选择自由等权利,这些权利皆是以“身”为本,代表了广大平民阶层的意志。然而,当它们与传统“舍生取义”的道德信念相抵牾时,王艮给出了道德和自由之间的折中方案,得出“止至善者安身也”的最终结论,这却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儒学重义于身的传统,崭露出异端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王艮是泰州学派创始人。他的平等、身本、改革创新等和谐发展思想,很有特色,对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好价值追求。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王艮作为一个平民哲学家,他强调"身本",把"身"看成是是天地万物之"本",即"身"是整个世界之"本";"身"是"家、国、天下"之"本","身"是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之"本"。他把"百姓日用"视为"道"的最高"标准",肯定平民百姓在推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价值。他主张"生知"平等社会平等、贵贱平等,倡导人们享受一切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2.
王艮“乐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在明清之际启一方民智,而且对当下思政课育人具有重要启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解读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乐学”思想,阐释“人心本自乐”教育理念、“百姓日用”教育目标、“即事是学”教育路径及“尊身立本”教育逻辑。在此基础上,从激发学生乐学天性、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坚持育人做学一致、强调全面发展等角度进行思考,探究“乐学”思想融入思政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泰州学派的核心人物王艮、王栋、王襞都是讲“率性”的。他们的率性论强调主体精神,具有较强的启蒙性质。不过,在率性的观点上,由于三王对率性思想的认识不同,他们各自对率性内涵的解释与率性的要求就不同。王艮主体自由的率性观主要从他的身本论出发,强调人的自由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王栋从他的主意观出发,强调意的主宰性和意的中涵性。王襞则从他的主心思想出发,提出了心之妙用以及率由心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泰州学派的“淮南三王’’都极其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并进行了广泛的道德教育实践。由于他们的思想认识与教育环境不同,所以其德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差异。王艮提出了“先德行而后文艺”的教育原则,突出“良知”之教,主张有教无类,倡导以日用指点良知。王栋认为文与德有缓急之序,他反对悬空论道,强调德育的经世之功。王襞以讲学为“出”,同时突出德育的启人修道之功,并把德育视为为国家培养人才最为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师德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从教育主体的视角出发,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对教育事业的信仰是教育主体的终极价值追求;“以身示范”是教育主体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主要手段;对教育的坚守是教育主体应当具有的道德自律。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教育主体的教育素养。每个教育者都应当以此为自己的追求,身虽不及,心向望之。  相似文献   

16.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化改革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化改革实质是突出以学生为本。给予人文关怀。其必要性表现:一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二是迎接经济全珠化挑战要求的;三是迎接网络化、信息化要求的;四是正确回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要求的;五是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特色要求的。主要举措: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二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三是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四是给予教师、学生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好为人师"是王艮的最大特点。王艮的"好为人师"体现在以教为乐的盼教欲望上,体现在有教无类的广泛对象上,还体现在诲人不倦的精神境界上。王艮之所以毕生孜孜不倦地从事讲学实践,是因为他把为师之道看成积极用世的一种具体表现,把为师之道看成最为重要的救世之道和化俗乡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教根基深厚,到了明代最为典盛。王艮生活在明代中晚期,作为一个关心天下的平民思想家,受到道教盛行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王艮也受到了王阳明、朱熹等心学和理学的影响。加之王艮是"东西南北之人",其杂学特征使他吸收了道教的"无为"思想。他从自然人性论出发,以自然为宗,不死抱道教教义,着重吸取和强化道教思辨方式。他把"中"看成是一种辨证的"道"。所以,在王艮看来,修道关键是修"中道"。通过修"中道"而致中和。这也是王艮道学思想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把握:一是把"三个选择"作为教学主线,突出其历史必然性。二是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其易接受性。提倡"双向"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以史为鉴相结合;史论结合,以论为主;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20.
泰州学派创始人、明代平民哲学家王艮把天理、人性、良知统一起来,并揭示了它们自然、完美、活泼的本性,提出了“无为”、“不着意”的思想。但王艮的“无为”,并不排斥人的主体精神,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王艮主张努力修身,积极用世。王艮还将“无为”与“有为”统一起来,强调“有为”应当保持“本色”,遵循规律,做到“不刻意”,顺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