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数智技术的赋能下,职业教育步入元宇宙时代渐成客观趋势,依托元宇宙技术的数智化应用助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数智化是教育媒介不断演进的当代语境,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驱力,更是职业教育场域重塑的技术集成。元宇宙视域下职业教育的数智化转型表现出深刻的价值意蕴,需要从认识论层面解构其价值旨归,探索其场景化应用价值。在路径选择上,应着力推进职教专业数智化改造升级,加强职教智能化数字教材建设,培育职教师资智能化数字素养,构建职教智能化数字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元宇宙作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将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时代变革,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向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契机与现实可能。元宇宙时代的来临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言,既蕴含着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具体来说,元宇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新的情景构造、新的研究范式、新的教学方法,也衍生了数字异化、自我认知、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技术支撑等方面的现实挑战,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积极应对,借助元宇宙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质赋能。  相似文献   

3.
元宇宙必须用“宇宙般多”的内容去建构一个虚实相融的新空间。元宇宙中的内容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公共问题,而内容生产者的生产境况及其行动环境需要特别引起关注。从数字化进程看,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数智化技术的发展、数字界面的多样化特别是社会化工具赋能数字生产共同培养了自然人和人工智能“类人”两类内容生产者,形成了新的内容生产者结构。元宇宙中的内容生产者面临新的生产空间,主要采用数字劳动生产“作品”,流量替代价格成为评价“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元宇宙中,新数字工具的使用、用户生产机制、平台生产与场景生产的融合共同打造了复杂的新的生产关系。元宇宙中的内容生产、空间生产、空间政治和政治空间的复杂性带来了各种冲击。在元宇宙这一独特的空间中,内容生产者是行动者,对元宇宙新空间的冲击最为敏感,特别容易步入算法沼泽、失信沼泽和隐私沼泽。元宇宙中的内容生产需要防止和回避“沼泽模式”。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构筑了“物理世界、数字空间、经济社会”相融合的新生态,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高级形态。元宇宙可依托集成创新强化数实融合新动能、借助“数据升维”加速数据价值化、通过虚实融合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基于平权主义赋能赋权推动新型组织体系构建,开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元宇宙可穿透数字经济的五层模型,分别从新基础设施层、新生产要素层、新生态环境层、新实体经济层、新经济形态层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现阶段,元宇宙仍处在发展初期,面临新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智能化融合化场景应用不充分、新的安全隐患不断显现等挑战。元宇宙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亟须完善元宇宙协同治理机制,助推元宇宙在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元宇宙为人类社会勾勒出数字化的生存图景,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将形塑虚实相生的课堂教学空间、创新人机协同的产教融合网络、搭建全景真实的实习实训平台。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的应用机理体现在理念层上彰显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目标层内数字孪生反哺学生智识生成、场域层中打造多元数字联动职教环境。就实践路径而言,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应完善育人目标,培养新时代“大国数字工匠”;创新教学样态,开发虚实联结的混合教学模式;创设实践环境,构建智能化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防范潜在风险,共享职业教育元宇宙生态福祉。  相似文献   

6.
元宇宙作为2021年国际热词,聚合多种数字技术,构建出高度沉浸的虚拟世界,在重塑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新教育形态的产生。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梳理了元宇宙概念、阐述了元宇宙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技术。随后,提出了元宇宙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将从教育场域、教育对象、话语优势和权威性、角色定位等四方面重塑现有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对元宇宙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场域、教育评价、角色定位、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在政治立场、以生为本、人机融合等方面的坚守进行了分析。期望为当前元宇宙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元宇宙作为一种整合多种智能技术而产生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新空间,其沉浸性、交互性、融合性和共创性特征将赋能后疫情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态变革。元宇宙将会重构创新创业教育的时空场域、形塑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样态、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心理。元宇宙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场景从“技术在场”到“具身体验”;学习过程从“算法推荐”到“个性学习”;学习资源从“虚拟数字”到“数智技术”;学习评价从“知识掌握”到“成长认证”。元宇宙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应规避数字成瘾、技术至上和数据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8.
后疫情时代,教育形态已经发生重大变革,不断向着大规模、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元宇宙被称为是第三次互联网革命,是通过去中心化架构对真实场景进行镜像的虚拟社会和社交网络。教育是元宇宙的主要行业场景和创新通道,开展教育元宇宙研究是寻求高质量教育发展道路、重塑教育主体间关系、解决教育公平等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然而,元宇宙形态将走向何种未来以及面临何种挑战,产生何种社会影响,亟需“热炒作”下的“冷思考”。本研究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出发,分析了教育元宇宙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及其特点和应用案例,旨在厘清教育元宇宙的生态架构。研究最后回到教育元宇宙带来的数据运维、数字版权、资本胁迫等方面的挑战,并进行批判性反思,为总结新型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规律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9.
促进工科学生的创新素养提升是我国应对“卡脖子”难题和实现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承袭数字化的技术理念与游戏化的设计思维,教育元宇宙呈现出沉浸式虚实交互体验、多元化技术高度融合以及趣味化探究的特征,在促进工科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教师的组织设计引导下,创设虚实交互的学习环境,激发工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应用多元融合的数字孪生技术,提升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挥元宇宙游戏化、趣味化的技术属性,助力工科学生创新精神品质养成。为发挥教育元宇宙对工科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支持作用,提出建立教育元宇宙协同发展体系,革新教学模式并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借鉴虚拟学习场景数据反馈,完善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机制,明确虚拟身份准入认证规则,化解师生隐私安全风险等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的发展,宣告了“后电影时代”的来临,其主要标志是电影的主体地位开始受到短视频等的强烈冲击。随着“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以及量子理论等新理论的未来启示,后电影时代的纵深性正日益显现出来。正是基于此背景,文章从元宇宙景观化、叙事凝结化、技术意识化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后电影时代的新特征,即:胶囊元宇宙和全域元宇宙的张力正在造成一种“智能洞穴”的新型景观政治,元宇宙电影的新型叙事渐渐趋向于一种凝结态,而叙事的凝结化则是全球技术意识化的一种缩影。毫无疑问,“后电影”正引导人类社会完成与现实的“再次分离”。  相似文献   

11.
元宇宙创作者经济体系是元宇宙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资产的生产和供给来源,居于元宇宙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文本回顾了创作者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传统经济时代、门户互联网时代、数字平台阶段和元宇宙阶段的创作者经济进行观察和归纳,总结了创作者经济的演进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关键特征。构建了元宇宙创作者经济运行逻辑和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元宇宙创作者经济中主要经济主体的定位、行为、特征以及各主体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元宇宙创作者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元宇宙的兴起促使教育工作者理性反思新技术革命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教育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教育平行空间,是自我与非我联动的教育教学镜像,是具身一离身互补的教育技术生活。教育元宇宙应用的技术风险表征为过度沉浸下的主体虚无、数字孪生过程中的价值消隐、资本挟裹下的教育垄断。教育元宇宙的技术风险性体现在人与技术之间的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与背景关系之中。教育元宇宙技术风险应对要坚持技以载智的逻辑演进、技以生道的实践进路与技以正伦的道德发展。教育元宇宙的应用需关注潜在风险的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促进在新技术运用中教育的良性变革与升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关注元宇宙(metaverse)概念下不同行动主体的教育实践与前沿理念,提出观察元宇宙教育现状与革新的三个层次,即去中心化技术带来的教育结构性变革、元宇宙中的知识经验变化以及人机交互发展。文章认为,元宇宙中的教育将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去中心化身份(DID)三个维度革新传统中心化教育模式、强化教育的普惠性;游戏是元宇宙重要辅助教育资源,在锻造教育认知链条、拓展数字课堂叙事、构建泛在学习机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新形态人机交互拓宽了学科边界,且发生在数字教育社区的校园元宇宙为教育学习创造了新的连接可能。  相似文献   

14.
<正>从技术角度看,元宇宙是新一代人工智能、VR/AR/MR/XR、区块链、新一代通信技术、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规模化统合[1],通过构造“一个与自然宇宙相映射但又能给人提供自由创造空间的数字虚拟宇宙”[2],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集成VR、XR、AI的元宇宙技术赋予了教育虚实深度融合、沉浸式交互的能力,将教育引入了教育元宇宙时代。  相似文献   

15.
元宇宙具有似真非真的属性,似真性表现为观念或想象符码在感觉或者功能层面构筑出的“真实”效果;非真性表现在由思维生成的虚拟之物并非如现实客体一般具有物理意义,所以不存在事实层面的真实性。又因元宇宙的生产是肉身不在场,思维在场的实践,所以元宇宙实际是人类思维居住并进行“物质”生产的场所。没有人类思维的引领,数字技术无法自动承担元宇宙的建构工作,因而元宇宙的创生本质实际是思维数字化的实践,而非数字的直接创生。虚拟对人类创新思维解放的程度越高,思维对元宇宙世界的加工、改造、创构的实践能力愈强,反之元宇宙的发展也能反作用于人类思维灵性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然而,人类思维在元宇宙中的过度解放可能会带来两种不同方向的发展,一是造成人的主体性失落,沉溺于数字世界的符号狂欢,背离原则、人性与伦理;二是自我设限的消解,从固化的思维中脱离出来,寻求一种新的文明样态与人文形式。人类文明的前进或是凋敝取决于思维解放的偏向,只有时刻保持对元宇宙产生的可能危机进行预测与警惕,才能防止人类陷入科技带来的感性迷狂。  相似文献   

16.
“虚拟数字人”作为一种人工智能产物,在不断地进行着技术更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用户与虚拟世界连接的场景,不断赋能新的行业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元宇宙技术浪潮下,利用“虚拟数字人”技术赋能微课制作的技能,同时思考元宇宙技术浪潮对未来教育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元宇宙、ChatGPT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将高等教育引入数智时代,元宇宙、ChatGPT内嵌巨大的破坏性效应,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技术维度、空间维度、伦理维度、规范维度等多层面、多场域的风险掣肘和规制挑战。针对以上风险场景,需要在不同维度适配不同的风险规制思路,形成结构化规制体系,即技术维度加强数据要素的场景化规制、空间维度加强数字鸿沟的穿透式规制、伦理维度加强向上向善的介入式规制、规范维度加强科学及时的标准化规制。建立法律规制、技术规制、伦理规制、标准规制相结合的结构化规制体系,实现数智时代高等教育风险的“全流程、全方位、全体系”规制。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元宇宙视域下,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承的教学模式将发生改变。阐述了开放大学依托元宇宙核心技术的融合创新,教育元宇宙赋予的场景化、游戏化、个性化三种教育模式。分析了开放大学教师在用户原创内容、专业生产内容、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等三种资源产出模式下,提升教学资源整合设计能力与素养的必要性与对策,为拓展未来教与学场景,促进教育服务模式的持续改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广告行业以及广告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广告专业教育亟待升级。当前广告教育面临人才“断层”与“术”“道”分离的双重困境,基于“新文科”的时代内涵,我国广告人才的培养应当从数字技术、学科建设、创意实战、价值导向四个维度进行建设实践,坚持“术道均沾”,合理利用技术而不囿于技术;坚持新文科语境下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坚持“超学科”理念与“共同体”思维的融通;坚持作为学科与作为产业的广告同频共振;坚持中国广告价值观,立足本土化广告实践,守正创新,从而完成对传统广告教育的解构与升级,以适应数字营销时代的新广告人才和泛数字化专业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加速重构社会的物质基础,新技术的发展也迅速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如今出现的“元宇宙”与虚拟生存就是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特征的最新表达。元宇宙游戏作为技术发展的产物,出现了与真正物质身体相对应的数字身体。对于儿童来讲,媒介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各种各样的电子智能化产品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之中,儿童逐渐变成数字媒介时代的原住民。在此背景下,儿童世界出现了一个游戏化的生存世界,儿童游戏精神存在具身性逐渐消弭的趋势,并出现异化的危险。因此,教育有责任回应儿童生存世界的变化,打破对虚拟生存的迷思,并且帮助儿童学会与技术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