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求思政与武术教育的契合点以及融合的有效措施。结果显示:新课改下的课程思政要坚持以课程为“育人”的载体,让学生不断受到教育与熏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以德树人”理念,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坚持为人处事原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确立完善的武术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促进武德与思政内涵的协同育人,更好地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郑江华  石瑛 《武当》2024,(4):52-54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武术教学不仅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更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和渗透思政元素,将武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渗透路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挖掘与渗透思政元素的重要意义,并以武德为切入点,提出了挖掘与渗透思政元素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旨在充分发挥武术在高校教育中的育人价值,并为后续高校武术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渗透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现有研究已足够证明武术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如民族精神、文化认同、规则意识等,但是在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武术课程内容单一、武术文化教育欠缺、武术学习目的模糊。基于此,提出应增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理论教学内容、课时;丰富和强化武术套路攻防含义;增加武术搏斗运动内容的建议,由此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改革,增强武术课程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4.
武术项目作为中华传统运动项目,武术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但有助于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也有助于促进中学生道德素养与品格的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武术教学中“课程思政”渗透的重要意义,之后阐述了“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学武术教学中蕴涵的育人元素,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学武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贯穿于高校公共武术课教育教学全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武术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对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全程育人理念来分析高校公体武术课程思政教学思路,深入挖掘武术课程所含思政元素,旨在形成武术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效应,进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想要充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有必要实现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基于此,为提升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探究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融合的解决路径。在明确教育整体性原则、人文精神价值观、素质教育理念、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等四方面学理支撑的基础上,分析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融合的必要性,两者的融合满足“三全育人”的教学方针,可以促进高校武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三观,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针对高校对思政教学的重视度较低、缺少有效的融合方法、教育资源不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需改进等融合课程思政与武术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对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优化融合教学方法、注重社会实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的解决路径。以期通过此次研究,为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完美融合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进行解读,发现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制约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取得重要突破的主要原因包括:思政元素缺乏系统梳理、片面强调技术教学、教师思政能力欠缺、实施纲要尚未出台等,提出以全面发展统摄武德教育、以学科特色坚守文武兼修、以育人成效引领课程改革、以实施纲要规范教学实践,促进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高校武术课程的"育人"价值,重点挖掘和提炼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思政元素,并以实践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具体解析。研究表明:(1)武术课程思政元素包括民族精神、尚武崇德、文化自信、规则意识、科学精神、家国情怀6个方面;(2)在武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武术散打、太极拳等不同技术模块教学,以及穿插于课间的武术历史故事讲解渗透相应的思政元素。武术课程思政教学已经显示了显著的成效,真正实现"以武育人"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9.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对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华武德融入高校武术课的价值与路径内涵进行解读,发现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将中华武德融入高校武术课,对促进高校学生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制约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片面重视技术教学、教师思政能力不足、思政元素没有形成体系、思政考核没有形成制度等。建议将中华武德深度融入高校武术课程、以育人成效引领课程改革,促进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武术课程育人功能。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向进行探索。研究认为:"课程思政"理念下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育人报国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领略武术冠军风采、组织校园武术赛事和打造互联网+武术为教学方略;以构建武术知识体系、丰富武术教学案例、凝练武术育人成效、领悟武术运动内涵、宣传武术运动文化、建设武术精品课程为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1.
何雪芹 《武当》2023,(1):62-64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学和政治课程“同向同行”,从而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推动武术教学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意义重大。对高校武术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价值进行阐述,深入剖析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存在的问题,全面探讨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为高校武术教学的开展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自然在其中担任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要抓住机遇加快对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中小学武术课是武术传承的主要阵地,但目前武术在中小学教学开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开展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旨为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刘敏 《武当》2023,(10):70-72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课程思政的价值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将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思政内容深度融合,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去,将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整个高校育人的全过程。本人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为例对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首先回顾“课程思政”的背景、“课程思政”理念的产生、课程思政的发展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国内外研究基本概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存在的问题;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研究,包括价值体系和实践体系构建,结合武术专业的特点,为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课程思政在实践操作中积极探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材体系,已成为教育领域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审思高校体育专业教材设计,当前仍存在思政理念渗透不够深入、思政元素融合不够紧密、思政内涵挖掘不够全面、思政特色彰显不够鲜明等问题。未来体育专业教材建设应围绕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新使命新要求,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教材育人初心,以坚持学生中心为前提提高教材育人自觉,以彰显专业特色为旨要提升教材育人品质;同时,要坚持思想性与学理性相结合、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结合、通识性与特色性相结合、专业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理念中鲜明树立思政标准以提升教材政治高度,在教学目标中准确彰显思政价值以明确教材育人角度,在教学内容中多维融入思政元素以丰富教材育人维度,在教学思考中深入拓展思政内涵以保障教材育人效度。  相似文献   

15.
为合理定位武术练拳致趣未来发展的研究趋向,探析中华武术(习武练拳)独特的致趣因素及其效果,主要采用访谈法,从技术本体论域的视角切入,从武术教育与教学拳种模式开发、武术课程思政文化育人方式转变、武术功法常态化演练艺术表达苛求三方面出发,思忖技击本质论视域下中华武术练拳致趣的实效改革,得出以下结论:劲力蓄发与体悟攻防、节奏缓疾与身心感受、轨迹曲弧圆融与动作顺畅奔放是达成练拳致趣的三个内在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武术教育如下实践理路:在武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练拳致趣的拳种模式;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渗透练拳致趣的思政文化元素;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训练过程中突出功法常态化训练的致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指出中小学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跆拳道运动教育体制、精神教育和技术教学分析其对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启示,以期为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宁夏理工学院的公共体育武术课融入课程思政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武术教学和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育人内容和育人功能等方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其思想铸魂育人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意义重大。本文以乒乓球项目为例,梳理了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施路径:一是关注学段特点,开发乒乓校本课程;二是挖掘教材“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教学路径;三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四是着力课堂“互动反馈”,增强思政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师资培养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分析现阶段中小学武术发展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中小学武术师资问题的因素分析,发现中小学武术师资现状以武术在学校中的地位较低,专人与专岗的错位,师资力量匮乏的原因尤为突出,高等院校的培养也存在问题。研究认为:为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培养出全面复合型人才非常关键,高等院校的教育不容忽视。文章以期引起社会各领域思考,为武术师资的培养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跨学科整合式的教学改革,要实现“术道融合”育人的目标,并需专业教师、专业课程与课堂教学三方联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尚存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性不足,思政育人价值彰显不充分;课堂教学思政融入生本性乏力,思政融入与育人方式亟待改善;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支撑性不够,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有待提升;课程思政评价生成性缺失,思政效果评价机制尚待完善等现实困境。提出:遵循“产出导向”理念,构建可达成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秉承“学生中心”理念,优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增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倡导“持续改进”理念,不断完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评价环节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