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在我们当今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现阶段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方式,劳动者所获得的收入还应该包括按劳动力贡献分配的收入。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劳动力成为商品,这就产生了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市场经济中决定个人劳动收入的两个因素,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的劳动收入由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共同决定,这是由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按劳分配原则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要素市场配置,从而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按劳分配也就转化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提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对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一基本的理论含义和相应的实践运作,要求在分配领域实现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有机结合。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共同的生长基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二者的扬弃结合具有可操作性。扬弃式结合的具体操作,应坚持动态原则和劳动力价值(格)由市场形成、实际收入由劳动贡献和经济效益决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形式,决定了劳动者取得报酬的方式只能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商品关系普遍化的必然结果;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以市场为中介的分配,它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在现阶段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分配方式上姓“资”姓“社”的误区,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学术界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理论,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论;按劳动经营成果分配论;按资本雇佣制与按劳分配结合论等等。笔者不同意这些观点,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具有阶段性特点,只有坚持按劳分配,才能实现社会消费品的公平分配,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按劳分配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学术界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理论,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论:按劳动经营成果分配论;按资本雇佣制与按劳分配结合论等等。笔者不同意这些观点,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具有阶段性特点,只有坚持按劳分配,才能实现社会消费品的公平分配,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按劳分配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以来,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按要素分配。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能否笼统提是按要素分配?本文认为,不能。因为作为市场经济共有现象的按要素分配不包括按劳分配,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按要素分配才包括按劳分配;任何社会市场经济中按要素分配的各种方式都不可能处于平等地位上,总有一个以谁为主体的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要素分配必须坚持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为主。  相似文献   

9.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已实行几十年了。由于理论与现实的反差,不得不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按劳分配原则。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笔者以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按劳分配不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两者有明显区别,不能等同;同时两者又存在有机联系,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统一共存。  相似文献   

10.
谢云 《中国高教论丛》2004,26(1):142-14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不适合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求.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使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一分配原则,对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全国学术界对如何理解和贯彻十五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并形成若干不同的意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劳动力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按要素分配已经涵盖了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普遍分配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对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管理分配等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劳动力商品并非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社会主义现阶段还有劳动力商品也并不意味着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普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劳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完全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公有制并不否定劳动者对公有生产资料的个人的所有权,按劳分配不等同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力的实现未必会通过雇佣劳动形式或劳动力买卖形式,若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代按劳分配,将严重扭曲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严重不良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尺度是劳动者提供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经济效益,这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效益与劳动力价格变化方向一致,按劳分配转化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力的商品性和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并不产生剥削、雇佣劳动和不平等,因为这一切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而不是由劳动力的商品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价值和工资受按劳分配规律的决定并服务于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以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说明了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但人们对此有某种疑虑,需要作出理论的回答。我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价值和资本主义劳动力价值虽然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只要承认劳动力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那么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必然的和可行的形态。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 1、劳动者个人向社会提供劳动量的计算困难和按劳分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二者共同决定了按劳分配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形态分配是必要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者体力和智力差别决定了劳动者个人实际支出的劳动的内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收入分配的形式都由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据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有的要素所有权结构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 ,按要素分配不存在剥削 ,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是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我国现阶段根本不具备马克思所讲的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表述的是与马克思不同的内涵,其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即按劳动力贡献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客观经济条件决定了我们还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度还不成熟。因此,在分配领域,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不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而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就是说除了按劳分配这个主体分配形式外,还有按资分配 (包括按资金和资本分配)、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以及利息、股息、风险补偿等非按劳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识决定的,而是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关于它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19.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即劳动力、技术、资本、信息和管理等诸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采有效措施推进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按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分配。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但都必须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及市场经济法则。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前提。只有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宏观调节,才能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