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东盟的发展给中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挑战,针对如何提高中国吸引外资的可持续性和增强竞争力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结合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动因的分析以及东盟各国区位因素状况,提出了优化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历史源远流长,并且在21世纪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势,这不但是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结果,也同时促进我国的经济以更加多样的形式向着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还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这不但阻碍了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步伐,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本文就是针对目前我国在东盟的直接投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较具体的分析,希望对我国有意向东盟直接投资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CAFTA 建成以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的贸易和投资都有所增加。中国对东盟的 FDI 在促进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对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构建CAFTA以来,广东与东盟的贸易飞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广东要发挥地缘优势和传统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开拓新东盟四国市场,扩大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推动广东和东盟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对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很相似。进一步比较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影响与早期日元升值对日本对关直接投资的影响发现,由于投资背景不同,两国在投资规模、投资速度和投资动机等方面存在着差异:80年代日本对美直接投资的扩张速度更快、规模更大,而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波动大;日本对美直接投资主要是市场寻求型和贸易替代型,而受经济实力、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选择到美国当地生产的中国企业微乎其微,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一个明显动机是寻求战略性资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基于TC指标的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介绍,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运输服务贸易壁垒,认为提升广西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须协商相互给予投资者准入前国民待遇、挖掘市场容量、尝试中小物流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等。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6,(1):83-89
日本中小企业海外投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起,在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下,日本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和实力不足,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遇到了融资难、风险过大、信息不完全和人才缺乏等问题,日本政府制定了正确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了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开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出口大国,但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较少。加快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中小企业在推进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遇到了与日本中小企业类似的问题日本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跨国投资动机理论,建立了由山东-东盟商品贸易区位比较优势系数、东盟国家商品贸易进出口份额、东盟国家劳动资源禀赋得分,以及山东在中国范围内的商品贸易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系数组成的山东-东盟投资合作模式判定指标体系,确定了山东对东盟投资合作模式及商品与国家组合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边经贸合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将对东盟产生巨大的威胁。该文试图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产业、贸易、投资等方面入手,对中国和东盟的竞争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和东盟之间经济关系互补性更强,并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推进,我国扩大了与东盟各国的合作领域,从而大大改善了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进出口产品多元化以及向高新技术产品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FDI绩效拐点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绩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对FDI进入一直实行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但FDI进入带来的效应是复杂的,有正有负并且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经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我国利用FDI已步入一个隐形的拐点区,在这一拐点区内,FDI在中国的负面影响正逐步显现,如果不加以适当调整,FDI带来的负效应有可能超过其带来的正效应.在此背景下,我国应积极采取促进正效应、克服负效应的措施,实行基于内生式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的FDI引入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东盟自成立以来获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东盟经济合作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东盟经济合作飞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东盟内部国家有着强烈的经济合作意愿以及外部国家态度上的转变是东盟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江漫  莫锋  项硕 《高教论坛》2005,(5):125-128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广西特有的地缘区位优势与东盟国密切的人文关系,得到更大的发挥。新的机遇使广西大学在开展东盟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学科优势、管理优势、地缘优势和机遇优势凸显,分析现有问题,找出解决对策,必将使这所历史悠久,学科较齐全的综合大学在东盟留学学历教育事业中越来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活动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之间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跨国公司全球资源寻求战略的实施推动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现。我国内资企业应当以要素优势参与恰当的国际分工,借助于FD I的涌入,在环境的动态变化中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我国的政策制定部门应当将国际贸易政策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有机协调,促进国际贸易与吸引外资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服务业FDI动因探究:一个以中国为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对其动因的研究却相对落后,由于服务业的特殊性,传统FDI理论对服务业FDI解释效果并不理想。旨在分析影响服务业FDI规模的因素,利用实证的方法对服务业FDI的若干动因逐一做出分析,并对实证的结果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一线工人技术水平和整体国民思想素质提高的有力助推剂,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本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其有很大的投入。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需转变观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China’s dramatic economic rise has tended to overshadow other wider perspectives on the developing China and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relationship, includ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rticle examines contemporar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set against the longer term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trade relations. It is argued that, notwithstanding current territorial disputes, and a history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ethnic Chinese in several parts of ASEAN, prospects for a deepening of rel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remain strong. Singapore, Malaysia, and Vietnam are selected as three instances of the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some of the links traced, with the former assessed as best placed to take advantage of its China rel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developing sense of regionalism is seen as likely to further enhance China-ASEAN rel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冷战期间,受两极对抗格局、东南亚地区形势及多种双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关系经历了从敌视对抗到缓和合作的曲折历程。本文试对这一时期双方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影响双方关系的相关因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