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学报编辑的学术意识武震培养、提高和强化学报编辑的学术意识,是提高学报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报编辑的学术意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学术求新意识作为学术研究成果鉴别者的学报编辑,应具有学术求新意识。学报编辑要有较强的学术敏感性,有伯乐的“慧眼”,善于从浩...  相似文献   

2.
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及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四川档案》2006,(3):42-43
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体现在学报策划、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决定着编辑主体以何种方式去实现工作目标,随着学报的大发展,编辑主体意识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扩充。重新认识编辑主体意识,探讨编辑的主体意识创新,在当前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报编辑的“四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活动的目的是建构学报文化,这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这个活动中,必须强化学报编辑的"四种意识",即把关意识、文化意识、主体意识和精品意识.这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增强学报的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著作权释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一些涉及高校学报法律问题的探讨 ,以阐明提高学报编辑的著作权意识的必要性。1 高校学报编辑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对提出这个似乎应该不是“问题”的问题 ,相信有不少人感到十分好笑。其实对此问题是否有正确的认识 ,对我们每个学报编辑而言十分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学报编辑部的权利、义务 ,更与每个学报编辑自身的权利义务密切相关。高校学报显然属于著作权法中所称的编辑作品。对于编辑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著作权法第十四条规定 :“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 ,但行使著作权时 ,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2,(2)
信息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信息存在的反映。编辑的信息意识是编辑在编辑活动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编辑是学报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素质的高低和学报整体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对学报的办刊宗旨、政治方向、文化品位、学术水平乃至编辑质量等负有直接的责任.要办出精品学报,需要有高素质的编辑群体的共同努力、相互融合才能实现.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6种意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尹志诚 《编辑学报》2007,19(2):150-151
为了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提升高校学报编辑的竞争力,就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创新意识等6种意识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评定法,对全国202位学报编辑展开调查,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高校学报编辑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报编辑胜任特征模型由学术素养、人际技能、编辑技能、学习发展、责任心、服务意识、创新性7个要素构成。这一模型凸显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时代需求和职业特点。高校学报编辑胜任特征模型可用于学报编辑的选拔、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做好编辑工作,出好书、快出书,这是我们每一个编辑的共同心愿。要把美好的主观愿望变成现实,编辑必须有超前意识。什么是编辑的超前意识?编辑的超前意识和做好编辑工作的关系如何?编辑的超前意识从何而来?这些都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什么是编辑的超前意识意识是人们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编辑意识就是编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它是所有与编辑工作有关事物在编辑头脑中的反映。比如:哪些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培养学报编辑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学报质量的根本。本文分析了培养高校学报编辑创新能力的意义,并从增加创新意识、提高业务技能、注重全新编辑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提出培养编辑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宋嘉扬 《新闻界》2007,(2):131-131
现代社会,编辑应该具备现代编辑意识。高校学报编辑则更应具备全新的现代意识、全新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全新的科学思维方式。笔者拟从编辑意识的现代性和编辑工作的现代化两方面来论述其必要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景周 《出版科学》2010,18(3):31-34,37
高校中编辑地位和编辑学科的边缘化、编辑劳动的无差异管理以及编辑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使编辑的策划意识越来越淡薄。淡薄的策划意识既影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影响编辑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本文分析编辑策划意识淡薄的表现和主客观成因,提出强化编辑策划意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学报编辑的美学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审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校学报努力作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者,应具有美学意识和美学意识的前瞻性,方能不断提高学报的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伟 《现代出版》2000,(4):52-53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发表的重要园地,作为衡量高校这个科研团体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尺,直接反映着所在高校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学报对高校这个科研团体所属的科研人员来说,又是一种奖励系统,表达了对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承认和肯定。因此,学报编辑作为学报这个科学奖励系统中的评价主体,其评价意识对学报所反映的学术水平,进而对所在高等学校的科研方向和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学报编辑的评价意识指的是学报编辑代表学报对高校研究团体所属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进行取舍的价值取向。这种评价意识不仅受到…  相似文献   

15.
正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特殊载体,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创造的重要平台。学报的命脉是质量,而学报质量的关键在编辑,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报编辑队伍是办好学报的首要条件。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学报编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学报编辑必须更新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努力从哲学思维、学习意识、职业素养、网络应用能力和沟通与交流能力五个方面提升编辑素质与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数字出版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因为自身工作的特殊性而产生一些职业困惑。这些职业困惑是由编辑目标、编辑角色、编辑责任和编辑利益冲突等引发的。要解决这些职业困惑,必须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精神重塑学报编辑的主体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我在求学时期当过油印的级刊编辑、壁报黑板报编辑,工作以后当了出版社的哲学编辑、文艺编辑,大学里的校刊编辑、学报编辑,具体的工作岗位虽然有过一些调动,实际的工作内容始终是编辑劳动。可以说,我当了一辈子的编辑。虽然从未给编辑事业作出过什么重要贡献,头脑里却一直存在着难以割合的编辑情结。  相似文献   

18.
陈波 《中国出版》2013,(6):35-38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高校学报编辑在工作中要增强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增强经营意识,增强竞争力,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分析高校学报这一特殊群体的同质化现象,认为高校学报和社会期刊不同,他们追求更多的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学报的策划是学术策划而非市场策划,策划可以促进学报在机制上的改革、建立实效的办刊模式和理性的投稿平衡点.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在学报的危机处理和学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付丽萍 《青年记者》2012,(32):13-14
学报编辑能力发展的内涵文化缔构编辑观认为,人类的编辑活动是缔构社会文化的活动。由此出发,学报编辑也同样承担了缔构社会文化的重任。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成为编辑能否做精做好期刊的重要因素。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编辑往往对自己编辑的刊物"老看不顺眼",因为他总在思考这份刊物是否还缺点什么,这跟编辑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主体意识紧密相关。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媒介之一,被称为"世纪遗产"的高校学报在整个报刊种类中属于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其对编辑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