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恋爱与婚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作品的重要主题,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集中反映了作家本人的婚恋观。奥斯丁呼吁女性摆脱传统的买卖婚姻模式,倡导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但她并不否认经济因素在婚恋关系中的地位,从而形成并赞美"爱情第一,财富第二"的婚恋模式。同时,奥斯丁冲破世俗的樊笼,一反传统的男为教师女为学生的婚恋关系模式,将女性提升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继而将两性之间的相互训导视为成功婚恋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丁是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在这位作家的小说创作中可谓独树一帜,呈现出“新的因素、新的特点”:世界观发生了新的变化,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这些都表明了奥斯丁晚期创作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3.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形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琼 《文学教育(上)》2008,(15):103-103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跨世纪的优秀小说家,她与夏洛蒂·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等优秀女作家一起揭开了英国小说史上妇女创作艺术的新篇章。《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创作艺术的最佳典范,《傲慢与偏见》具有典型的奥斯丁情节:一位合意的单身汉来到有未婚女孩居住的乡村,  相似文献   

4.
俞杨 《文教资料》2006,(15):52-53
本文是对简·奥斯丁在《劝导》中所表现的价值观的分析。作为奥斯丁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是奥斯丁思想成熟的一个跨度,是她由现实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一个重要过渡。本文先对《劝导》中价值观的局限性进行了概括的分析,进而从奥斯丁家庭环境以及社会背景着笔,探讨了产生奥斯丁思想局限性的根源,以及奥斯丁个人对这些根源产生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形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跨世纪的优秀小说家,她与夏洛蒂·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等优秀女作家一起揭开了英国小说史上妇女创作艺术的新篇章。《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创作艺术的最佳典范,《傲慢与偏见》具有典型的奥斯丁情节:一位合意的单身汉来到有未婚女孩居住的乡  相似文献   

6.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最为流行的一部作品。故事跌宕起伏,爱情婚姻关系错综复杂。《爱玛》被评论家认为是奥斯丁最为成熟的一部代表作,情节构思巧妙,引人入胜。通过分析比对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爱情与婚姻,可以看出奥斯丁本人逐步成熟的爱情婚姻观。  相似文献   

7.
简·奥斯丁一生共创作了6部作品,全部描写18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中的凡人琐事.奥斯丁的日常生活主题小说消解了从前历史小说中的崇高性,开始面对真实生活,并且淡化了浪漫的婚姻,直接面对世俗的婚姻.奥斯丁的小说是以一种私人化的写作方式,呈现出对幸福等有关人生意义的重大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的普遍思考,从而被人们广泛接受,也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丁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女性作家的佼佼者,她以最受女性关注的爱情与婚姻为题材,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一系列作品。在她的作品中,奥斯丁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她自己对美好爱情与婚姻的憧憬。奥斯丁的婚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她的思想也为之改变。特别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说《傲慢与偏见》与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这种差别格外明显。本文将通过对比这两部小说,来探讨奥斯丁创作前后婚姻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崔媛 《文教资料》2010,(16):18-20
本文主要分析了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的讽刺艺术。奥斯丁用强烈的对比讽刺了两桩不完美的婚姻,用夸张的语言对和两个喜剧人物进行讽刺。  相似文献   

10.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最具写作特色的代表作.她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幽默和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特别是对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成功塑造,体现了奥斯丁在婚姻问题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Jane Austen)习惯从女性的视角来讲述女人自己的故事.本文从话语呈示方式对奥斯丁最后完成的一本小说<劝导>(Persuasion)进行研究,发现<劝导>中独特的话语呈示方式,尤其是自由间接引语是奥斯丁用来表达女性主义意识的有力手段,也是奥斯丁为获得女性叙述权威而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英国十八世纪末的女作家简·奥斯丁一生只创作了六部小说,在这六部小说中,作者描写的仅仅是摄政王时期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可是,奥斯丁在这些平淡无奇的素材中,却独具慧眼地写进了世间的各种世态人情,并通过描摹这些世态人情,表现了严肃的道德观念.西方不少文评家对奥斯丁极为推重,把她盛誉为“散文的莎士比亚”(Prose Shake-spears),用乔治·莫尔的话来说:“简·奥斯丁将十八世纪的小说改变为一种艺术品,将洗衣盆转变为花瓶.”而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则称“在所有的伟大作家中,简·奥斯丁是最难在伟大一瞬间把握住的.”面对西方文评界形形色色的评述,本文试图从另一角度探讨奥斯丁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郑红艳 《文教资料》2006,(34):43-44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克制了明确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态,避开了外向的作者权威,采用了隐蔽的叙述者和含蓄的叙述声音,以及间接性的、含混性的叙事手法,明显地表现出对作者型叙事行为的克制。奥斯丁的这些叙事策略是为了迎合社会对女性作者的要求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是一种生存策略。奥斯丁以间接的方式取得了作者权威,奠定了她作为经典作家的地位,同时也促成了女性叙事权威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丁的《爱玛》是其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通过对爱玛这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刻画和性格特点尝试分析和研究,看简奥斯丁如何刻画出了一个不完美的不同于传统意义完美性格的女主人公形象,以及通过对爱玛与简奥斯丁的性格,社会环境以及她们对婚姻的态度的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奥斯丁与爱玛的相似性——爱玛就是奥斯丁。  相似文献   

15.
重温《傲慢与偏见》——再议简·奥斯丁的理想婚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该本文以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发展过程为主线,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揭示了资产阶级婚姻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熊茜  闫丹萍 《双语学习》2007,(12M):201-201,203
如同奥斯丁其他的作品,讽刺在《傲慢与偏见》中就好像反映社会及人类本质的隐形显微镜,通过对有限的乡村生活的具体描写,体现了18世纪英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这篇文章中,讽刺因素如何体现在不同人物及机智的对话中将逐一进行讨论。总之,讽剃在《傲慢与偏见》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正是奥斯丁对讽刺完美的运用才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名作。  相似文献   

17.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小说家简·奥斯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简·奥斯丁在这部作品中引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协奏曲的音乐表现手法,通过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并以大团圆结束,是一部音乐与小说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作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简·奥斯丁始终围绕乡镇中产阶级年轻男女们的婚姻进行创作,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傲慢与偏见》。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几对婚姻关系的对比,挖掘奥斯丁揭示的资产阶级婚姻本质,从而解析奥斯丁的资产阶级婚姻观。  相似文献   

19.
钟蔚 《文教资料》2007,(21):84-86
英国作家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具有种种戏剧化的因素:从台词化的对白和心理描写、矛盾冲突的戏剧化及戏剧式的情节构成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作家在小说中对戏剧因素的巧妙借鉴与成功运用。这也形成了小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把当时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妇女对婚姻如饥似渴的期盼刻画得淋漓尽致。小说描述了多对男女的婚恋关系和故事。贝内特夫妇、夏洛特和柯林斯、莉迪亚和威克姆、简与宾利等婚恋模式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及其价值取向。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结合体现了奥斯丁的婚恋理想。小说反映出来的婚恋模式,表现了奥斯丁既屈从于世俗又超越于世俗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