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说》一文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教材对“或师焉,或不焉”作了如下解释:“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同学就会感到“无米下锅”,无话可说,无“文”可“作”。怎样破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呢?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件克敌制胜的“兵器”吧。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说“语”与“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对立而统一。多年来,我们对“语”与“文”不加区别,以为书面之“文”与口头之“语”完全一致,这是很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在朱熹之前的先秦诸子著作里关于“文”和“道”的论述,有着各说其是的不同解释和认识,对后代的文学理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魏晋南北朝刘勰把“文”与“道”看作为“道”是文之根源,宇宙间一切有文采的事物都根源于“道”;唐代韩柳认为“文者,贯道之器也”;宋代的欧阳修及苏轼继承了韩柳文以贯道的思想,周敦颐倡导“文以载道”之说,逐渐打破了文与道的平衡,体现出理学家重道轻文、轻文而不废文的思想。至朱熹,他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从自己主张的理气观入手,提出了他的文学思想核心——文道观,认为“道”是根本,“文”是枝叶,“文”与“道”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思想,本文就朱熹及之前关于“文”和“道”的论述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过去总说“文以载道”,这是两千年来的“文统”了,“五四”时不少人嫌它不好,周作人就主张可改为“文以言志”,但它也没有成功。我对这个问题也思谋很久,觉得最好采用“文以载人”的提法,“文如其人”,历史很悠久了,大家都觉得有其道理——这是颇汁人深长思之的、其实,“文”真的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文非 《语文知识》2000,(9):70-71
高中语文第五册《〈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有句:“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教材将其中的“继述”释为“继承、讲述”,失之。其实,“继”“述”二字同义,都是继承之意。“述”,《说文》释为“循也”。《汉书·地理志下》:“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流放,作《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日,读《现代语文》(2005年第1期)林建楠先生《“鄙远”之“鄙”用法浅探》一文,颇有感触,也想就“鄙”字在“越国以鄙远”一句中的用法,与林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是我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泉,立党之本,本文就先进文含义、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迫切性和怎样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他传”,是作者叙述他人生平的一种文类。考察林语堂的他传文创作,有着强烈的“述志”倾向。概言之,这种“述志”倾向,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就他传理论而言,林语堂极为强调“个人笔调”。同时,他还倡导他传文创作应多采用“轶事”,使用“描写”手法,且应入“幽默”进“他传”。其二,就他传之创作缘起而言,林语堂的他传文创作主要是基于一种喜爱,又或者说是一种自娱自乐。其三,就他传传主之形象塑造而言,林语堂笔下的他传传主们大都符合他对“理想个人”的设想——“充满性灵有趣的个人”。  相似文献   

11.
清人方扶南所谓“摹乐三至文”为我们提供了考察音乐审美意象的范本。以音乐审美意象理论为基础,考察“摹乐三至文”的意象类型和组合方式,在欣赏音乐方面体现出“有我”和“无我”不同的审美境界,本文认为韩、李二人较之白居易更接近“无我之境”,在欣赏音乐时也就更接近音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1 关于文题中的“说”《爱莲说》是一篇“说”文。这种文体的文章 ,可说明 ,可记叙 (叙述与描写的总称 ) ,可议论 ,还可抒情。那么 ,《爱莲说》一文是如何体现这一文体特点的呢 ?文章开篇写道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水里的和陆地上的草本花和木本花 ,可爱的当然“很多”。这一点不说也明。所以这不是说明 ,是概述 (叙述的一种 )。文章接着说 :在这么多可爱的花中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前两点不说时人也都知道 ,所以作者在这儿只作简述。后一点则需要说一说了 ,说一说才叫人明晓。因而 ,这是说…  相似文献   

13.
汉字既是历史的“活化石”.又是流动的文化史。其最早的称呼叫“文”.和“文化”、“文明”共享一个“文”字,足见其关系的密切。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序》中说:“文字乃社会文化之一要征。于社会之生产状况与组织关系略有所得.欲进而追求其文化之大凡,尤舍此而莫由。”他的这番话,并非夸大之辞。“文”是独体的、不町分解的,多为象形字。  相似文献   

14.
在清乾隆以前文物被称之为“古董”或“骨董”。“骨董”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 张萱写的《疑耀·卷五》:“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至南宋朱熹《语类》乃作“汩董”。明代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总曰:“杂古器物之不类者为类,名骨董。”这一叫法一直沿用到清代初。一说“骨”,取肉腐而骨存之义,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所谓“董”,即知道、了解。“骨董”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另有一说,“骨董”,就是杂碎的意思。以前江南人好作“骨董羹”,即将各种食物混杂在一起烹烧,肉类烧的烂化。而骨头还完好的存在。骨董之“骨”就…  相似文献   

15.
一篇文章,题目往往是“文眼”,是阅读文章之关键;往往是“文脉”,贯穿全文,一刻不离。真可谓“此处虽小,却别有洞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如能把握好这一“文眼”及“文脉”,往往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李灵辉 《湖南教育》2009,(12):53-53
读罢《俗世奇人》一文,对题目中的“俗”和“奇”二字颇有想法。 先说说“奇”。 文章中的“奇”有二指:其一,指泥人张明山手艺之“奇”——精湛;二指泥人张明山精神境界之“奇”——脱俗。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 ,他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 ,吸收宋初诗文革新先驱者的成就 ,针对四六时文的浮靡文风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拟就唐宋之文由“奇”而“常”的转化 ,窥探欧阳修文学观的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您发表在2000年第2期《语文知识》中的《“悠然见南山”之“见”》一文,从审美的一个侧面,并联系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把“悠然见南山”之“见”理解为“现”,揣摩再三,不敢苟同,特陈一管之见与您商榷: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而言,正如苏轼《东坡题跋·卷二》所言,“因采菊而见  相似文献   

19.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据有关资料记载,作者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最初作“到”,后改作“过”,又改作“入”,再改作“满”,最后才选定“绿”字。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尔。此意学人  相似文献   

20.
“虎子被改称为‘兽子’”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瓷“虎子”用途问题的再研究》一文指出“虎子”为溺器,且在唐代为了避唐高祖之祖李虎名讳改称为“兽子”,文章通过考证,提出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