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结合终端滑模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非线性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类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模糊滑模控制方法.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快速而准确的位置跟踪控制,在控制器设计中,利用中继切换控制使系统在给定的当前控制律的作用下运行到某一特定状态(或某一特定区域)后,再在滑模控制策略中引入模糊控制算法,进而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非线性电机转速控制器.仿真结果显示,模糊滑模控制较好地解决了抖振问题,有效地实现了电机的转速跟踪,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FB7桥三相光伏逆变器的改进型双闭环滑模控制策略。电压外环采用准滑模控制,电流内环采用改进型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减小系统抖振的同时使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为零。该控制策略克服了传统双闭环PI控制抗干扰性、快速性较差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并网电流质量和抗干扰能力。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双闭环PI控制策略相比,双闭环滑模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并网电流的THD,改善了并网电流的质量,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6,(2):44-48
针对板球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欠驱动等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案。首先根据板球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等效滑模控制律;其次为了消除等效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利用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算法模糊逼近等效滑模控制系数以实现小球期望运动的鲁棒跟踪,保证轨迹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零;最后通过Lyapunov理论严格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能有效地改进球板系统的轨迹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中,针对扰动观察法响应速度慢、抖振显著,传统滑模控制无法兼顾响应速度与抖振,在幂次趋近律与变速趋近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自适应趋近律滑模控制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策略。当系统状态远离滑模面时,幂次项可保证足够大的趋近速度;当系统状态趋近滑模面时,变速项可调整滑模区宽度,削弱抖振,使系统最终稳定。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趋近律滑模控制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策略能有效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准确性,增大高光伏发电系统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5.
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系统,如何兼顾PMSM速度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速度控制策略,可称为串级PID技术与滑模切换的混合控制策略,提高了PMSM系统的运行品质。具体地,利用新型串级PID技术取代传统PI调节器,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Sigmoid函数的指数趋近率的滑模控制器,在改善滑模趋近速度的同时抑制了滑模变结构的抖振问题。最后,借助于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案,并与传统PI速度控制系统、普通滑模速度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很好地兼顾了PMSM速度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6,(2):27-34
针对刚性机器人有限时间鲁棒控制问题,为了提高控制性能,提出全局高速非奇异终端滑模及相应的滑模控制策略,并将新的滑模控制策略应用到刚性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中。该文所提出的全局高速非奇异终端滑模不仅具有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所不具备的全局高速收敛特性,而且可以提供全局非奇异性。实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对期望轨迹的全局高速有限时间非奇异鲁棒跟踪,有效地提高了刚性机器人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类具有高阶关联项的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器———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器,该控制器将模糊神经网络与滑模控制器有机结合,消除了一般滑模控制器中的高频颤动现象,同时不需要知道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扰动的上界.实例仿真说明了控制器不仅能得到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具有比一般滑模控制器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5,(5):151-154
现今焊接技术的发展对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现场总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飞速应用,利用高性价比的设备更替原有的手工焊接方式,将先进的控制技术应用到点焊加工的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文章介绍了DMCNet总线技术在汽车副车架点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系统设计和参数设置过程,给出了基于PLC的组态控制点焊系统分布式网络的构建及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一类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根据滑模控制原理并利用T-S模糊系统的逼近能力,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控制结构中采用模糊系统自适应补偿过程的不确定性,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控制算法是全局稳定的,跟踪误差可收敛到零的一个邻城内。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用虚拟磁链定向控制策略的PWM整流器无交流电压传感器控制中存在的由积分环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滑模观测器(SMO)应用于估测电网电压角度,利用饱和函数代替传统滑模观测器中的符号函数以削弱系统抖振,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情况下等效控制信号的频谱图,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滑模观测器的PWM整流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响应和输入输出特性,验证了所提出的无交流电压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车身及其焊接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移动式多点自动焊机控制系统,使焊机的焊钳既可多方向移动又能多点焊接,实现自动控制;从而解决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瓶颈问题,提高了整个汽车车身焊装工位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a pneumatic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one-wheel car model using fuzzy reasoning and a disturbance observer. The one-wheel car model can be approximately described as a nonlinear two degrees of freedom system subject to excitation from a road profile. The active control is composed of fuzzy and disturbance controls, and the active control force is constructed by actuating a pneumatic actuator. A phase lead-lag compensator is inserted to counter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the delay of the pneumatic actuato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active suspension improves much the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the car model.  相似文献   

13.
采用MULTISPOT MI-100电阻焊机,对车身用6061-T6铝合金薄板实施电阻点焊,研究并得到电阻点焊最佳工艺参数。然后,运用正交试验方案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电阻焊工艺参数进行试验和进一步优化设计。在对2mm厚度的6061-T6铝合金薄板进行搭接电阻点焊后,分析焊接外观并完成拉伸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60KA、焊接压力0.63MPa、板材厚度2.00mm时,试样所获得的点焊接头无明显缺陷,成型较好,具有良好的焊接质量和外观,其抗拉剪力值最大为5.583KN。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a pneumatic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one-wheel car model using fuzzy reasoning and a disturbance observer. The one-wheel car model can be approximately described as a nonlinear two degrees of freedom system subject to excitation from a road profile. The active control is composed of fuzzy and disturbance controls, and the active control force is constructed by actuating a pneumatic actuator. A phase lead-lag compensator is inserted to counter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the delay of the pneumatic actuato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active suspension improves much the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the car model.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ctive suspensionsystems for car models are increasing much in recentyears because th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offergood riding comfort to passengers of high speedground transportation. Investigation of linear activesuspension systems has been mainly developed basedon optimal control theory assuming that the car modelis described by a linear or approximately linear sys-tem (Hác, 1986; Hrovat, 1993; Yoshimura and Su-gimoto, 1990). However,…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Pneumatic devices are traditionally used as airclamp to position worktable tools, because they cantransfer a wild range of power at the high responsespeed of the actuators; while electro-servo systemsare used in the areas where servo control and accuratepositioning control ar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such asin process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There are twolimitations in the use of pneumatic technology inthese areas. The first one is the compressibility of theatmosphere, leadin…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减少汽车在变速时产生的顿挫感,提出了模糊PID算法对CVT电液伺服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建立CVT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模型,设计出模糊PID控制器,对系统进行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可以有效地优化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基于比例压力阀的气动伺服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FNN)力同步控制问题。结合研究内容,设计和搭建了气动力控制实验台。针对常规模糊控制器在控制中没有学习功能、系统量化和分档误差较大、控制性能不够好等不足,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它综合了神经网络具有的分布式存贮知识、学习记忆能力、容错性强等优点和模糊系统具有的直观知识表达方式、简捷迅速的逻辑推理和决策能力强等优点。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的MC68S912DG128芯片作为检测和控制的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部能够自主识别路径的智能小车。该系统是由电源模块、后轮电机驱动模块、转向舵机控制模块、路径识别模块、辅助调试模块和控制核心模块6个部分组成。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智能小车对路径识别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可在专门设计的跑道上沿着轨道自主行驶,并在稳定的前提下达到一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首先构建了基于比例阀的气压伺服垂直定位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应用工作点近似线性化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最后进行了分段线性变增益控制并仿真,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