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反思为初中语文教学与改革提供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美红 《考试周刊》2011,(48):42-43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研究者都提倡教师应成为“反思实践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始终保持动态、开放、持续的状态。但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尚存在非持续性的特征。基于此,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研讨.导入管理学相关原理与模型。实现教师教学反思的持续性.加快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2.
一、何谓“反思”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回过头来思考,自我唤醒自我。作为教师的反思,则主要是指对自己从事教育教学的思想、言行、方式方法等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和自我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学习主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的反思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时效性和过程性。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有学者从认知心理学、教师心理学的角度强调教师的教育工作如果多一份反思与监控,就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些…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反思能力的诉求,要求职前教师教育关注未来教师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借助博客(blog)这一现代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教师呈现自身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学过程.直接提供给学生一个“反思教学”案例,同时结合实际探索三条具体途径以促进未来教师进行主动反思。在基于blog平台呈现教师反思性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然承担“反思呈现者”和“反思实践者”的双重角色,而学生(未来教师)的反思行为既指向自身学习也指向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如何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到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质量。本文根据行动研究的特点,指出高职院校开展行动研究是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实施行动研究,使高职教师既成为教学的实施者,又是研究者、实践者和反思者,在教学及研究上实现四种跨越及学会四种对话,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更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教学理念的决定性因素。而让所有的一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是一所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第九中学以“教学得与失”为主题,连续开展了九届教育教学反思活动。全校100多名一线教师全员参与,每学期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进行反思,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益,另一方面开拓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刘钊 《教书育人》2009,(9):36-36
反思型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自觉地分析和判明教育情境,谨慎地调节和控制教育理论和教育行为之间的距离,适当保持两者之间的张力。反思型教师借助对自身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反思的持续动态过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更为科学,教育教学实践更符合教育规律。尽管教师作为独特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个性智力特征,但是在反思意识养成和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却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在起作用。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何以进行有效反思呢?教师何以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呢?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起,我校开始实施“教学反思工程”,把教学反思规范为导学案八个环节之一,强化过程管理,鼓励教师教学创新,为青年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搭建起一个张扬个性、公平发展的大平台。我们要求教师重点做好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教学机智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必备素质,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行动。教师成为学生的“共同遭遇者”是教学机智在教学现场适时产生的心理基础;做学生的“智慧启迪者”是教学机智生成发展的行动方略;做教学的“持续反思者”是教学机智提升境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认识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英国学者洛克说:“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反观自照。”反思是思想的反刍,是对思维的思维。运用到教学上,就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站在个体认知的历史高度,自觉地把自我和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和分析的行为。教师的反思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对专业自我的意识和评价,也就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的主观判断与评价。具体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态度、教学动机、教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反思性实践”和“反思型教师”作为一种时尚逐步流行,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广大教师的追捧,认为反思型教师是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认为培植教师的“反思”能力,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实现内省.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诚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能力是必要的,但作为单一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有一种舍本逐末的倾向,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审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反思性实践”和“反思型教师”作为一种时尚逐步流行,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广大教师的追捧,认为反思型教师是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认为培植教师的“反思”能力,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实现内省.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诚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能力是必要的,但作为单一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有一种舍本逐末的倾向,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审视。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性”是近年来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英语教学及英语教师发展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认识、知识结构和教研意识方面,其发展策略主要有教学观察与反思、校本课程开发和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3.
翁莉 《科学教育》2009,(1):46-47
1 教学背景 “三阶段两反思”模式是顾泠沅教授在其“行动教育”理论中提出的一种以教师为对象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该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支持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承接这三个阶段的是专业引领下的两轮合作反思:一是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二是反思理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新理念向行为的转移。我校生命科学教研组以《遗传规律》第一课时为课例载体,采用“三阶段两反思”教研模式开展本校教研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化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鲍坚勇 《考试周刊》2013,(74):16-17
教师通过案例反思,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反思者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文章在分析了案例反思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作用的基础上从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两方面探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开展案例反思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它是一种自我批判性的态度和方法。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的自我纠错、自我教育的过程,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要重视教师的反思性判断力的培养,突出“反思性实践者”的角色,发现和解决教育中的相关问题,改变教师形象,突出专业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反思促成长     
孙启民老师在《说反思》一文中指出,反思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把教育教学反思变成教师自身的自觉行动,而不是靠“规定”来完成的。其次,教学反思要有勇气,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不足,教师要敢于面对,要学会以反思为刃,切中肯綮地剖析自己的不足,剖析教育教学的不足,剖析学生的不足,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深化,反思后则奋进。这样,教师才能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美大陆教育界掀起了一场以开展“反思型实践”和“反思型教学”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运动。研究和揭示反思型教师的教学行为特点,对于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现从应试教育教师向素质教育教师的转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新课程对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种“蜕变”,必须以勇敢的自我否定和深刻的自我反思来完成。教学反思的核心要素包括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教育教学专家的专业引领三个方面。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反思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性教学的开展及教学效果的提高,每位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努力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9.
不断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教师是“反思型教师”。要想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走向教师专业化,就必须把反思的理论引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变常规性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并积极开展反思性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教育的永恒话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都双流东升小学在百年办学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基础上博采众长,趟出了一条尊重教师生命成长规律,促使教师自觉创新,兼顾教学技艺与人文修养,着力培养“心态阳光,精神幸福,教法精湛”的阳光教师培养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