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稼轩词、迦陵词是继东坡词之后,豪放词的两座高峰.迦陵词主要受稼轩词影响,稼轩词、迦陵词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各有特点.稼轩词孕育出迦陵词,这是辛稼轩在中国词史上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蕙风词论辑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况周颐的词集除《蕙风词》之外有总集两种、别集十一种,其词集自序、论词之词、词之题序与自注,蕴含丰富的词学理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扩展了况周颐的词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辑补况周颐词集之词论文献,对其词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古典词学在词学史研究、词学理论研究、词学文献研究、词学个案研究、词学流派研究、词学文化研究、词学接受研究、词学学术史研究八大领域都取得了可见的成绩。这标示出我国古典词学研究的强劲态势,也预示了我国古典词学研究在本世纪前几十年间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
"词亡于明"、"明代无词",是清代词学一个不证自明的价值判断,况周颐则在词史观、词学价值观、词学批评等方面对其予以反拨,以为词史上的词格纤靡之变,罪不在于明而在清;明词体性与风格新变,乃是风会所趋,以陈铎和屈大均词作为代表的一代明词有其重大词学价值,体现出对明清词史的重新反思。况氏对明词的重新评价根基于其词学价值核心——词心,以"词心"观照词史,构成其词心史观。  相似文献   

5.
苏轼创作的女性词在内容上大体可分为闺怨词、赠妓词、悼亡词与寄内词四大类型。在词的发展历史中,苏轼女性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女性词创作的传统,取得了新的超越和成就,其悼亡词和寄内词更是另辟蹊径,实践了他倡导的"以诗为词"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题材承衍上分析,贺铸“以诗为词”的题类少,“以词为词”的题类多。其词多数延续晚唐五代、北宋初中时期婉约词题类,为本色“儿女词”,少数继承苏轼“以诗为词”题类,其中多为婉约“女儿词”,个别边塞战争词则继承苏轼豪放词的破体写法,为非本色的“英雄词”。在手法承衍上,贺铸多数词明显运用了“以诗为词”的手法,以学问入词,化用诗句入词,以兴寄入词,继承并深化、软化了苏黄等前辈词人“以诗为词”的手法,将词朝着精密深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书信中的词汇具有正式,简明的特征。在商务书信中多用小词,动态词,缩略语,有积极意义的词和模糊词,少用或不用大词,静态词,陈腐的词以及带性别歧视的词。  相似文献   

8.
本简要分析了英语词歧义的几种表现形式,即含糊词、时兴词、复合词、浮华词、交替词和美称词。  相似文献   

9.
词■这个术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某种语言全部的词,一是指研究词■的科学,即词■学。词■学又可以分为语义学、词源学及狭义的词■学等。汉语词■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它的理论和体系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它所研究的问题大概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词,包括词的性质、词的结构、词的意义及造词的方法等;另一部分是词■,包括词的构成及词■的发展等。后一部分也就是狭义的词■学所研究的问题。下面根据词■学的系统,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要涉及的问题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0.
联绵词造词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本位出发,重新对联绵词进行探源,就会发现联绵词也有其造词理据,特别是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汉字未造之先,当有大量的复音词,包括联绵词.造字之后,可能有些联绵词会隐藏在一个字形里,和单音节词一起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到了派生造词阶段,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也会派生造出若干个联绵词;或者由原生造词阶段的单音节词通过重复的形式派生出叠音词,再由叠音词派生出联绵词.合成造词阶段虽说主要是合成词造词的方法,但也有不少联绵词的源词是由合成词在历史的演进中蜕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尔雅·释诂》的非同义训释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有共同义素,词义内部有联系的语言现象,笔者业已撰文论述,刊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2期上,以求教于大家.对于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无共同义素的这种语言现象,今人论及甚少.从语义分类的角度看,这种语言现象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无词义内部的联系,那么词与词之间存在着两种联系,一为词与词之间有词义外部的联系,二为词与词之间没有必然的语义联系,前者可具体地分为二类:一类语义与语法上词与词有必然的联系,一类训释词重在揭示被训释词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内涵.后者多指词与词之间的辗转相通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清代常州派与宋代词评家在词学理论、词评视角和创作主体与词评主体的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宋代词评家将词评放开在整个文化背景上看词的优势与不足,清代常州派词评家将词评放到与宋比较的格局中而论词;宋代词评伴随创作而展开,清代词评则与浙西派比照中来进行;宋代词评是先作者后评论,主张创作先行;清代是先学者后创作,创作往往是主张的演义。  相似文献   

13.
<正> 词的结构变化与词的体式变化互相关联,词的结构变化需要词的体式与之相适应,词的体式变化又提供词的结构变化的条件。同时,词的结构与歌唱的关系也是值得注意的,歌唱给予词的结构以一定的约束,当词的结构脱离了听歌的要求时,它就逐渐脱离歌坛而成为案头文学了。所以,词的发展史,也是词的结构体式的发展演变史,又是词的结构与音乐歌唱的关系史。  相似文献   

14.
作为南宋词史上的丰碑人物,辛弃疾的词在词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着重从英雄之词、失意之词、怨忿之词、田园之词的角度,论述辛词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中有一种用法比较特殊的词——兼词。这种词虽然为数不多,但由于其作用独特,了解和掌握这种词的用法和意义,对于学习古代汉语是很有帮助的。那么什么是兼词呢?所谓兼词就是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词论》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词论》中,她在品评诸多词家优缺点的同时,得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别是一家”词学观既要求词要严于音律,还要求词要符合传统的雅词本色,反映了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兼类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兼类词是指具备两类或多类词的语法特点和功能,而且在意义上有联系的词。本文从兼类词必须具备的条件、兼类词和同音词、词类活用的区别、兼类词的类型以及兼类词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兼类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自称词是称呼语的一种特殊用法。本文就老舍话剧中自称词的运用,按视点把自称词分为直接自称词和间接自称词,并分析了这两类自称词的结构特点,特定语境中自称词呼应词的特点及在一定语境中所表现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9.
厉鹗是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词学理论家。在他手中,浙西词派的词学理论体系更趋严密,词派建设意识更为自觉,创作内容更加丰富,词艺也更为精湛。他论词既推尊词体,宗法周邦彦、姜夔、张炎,倡导醇雅、清空词风,又强调寄托,注重词作的现实意义。厉鹗的词学理论既是浙西词派前期代表朱彝尊、汪森等人词学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又对浙西词派后期代表吴锡麒、郭唐等人的词学理论有所启发,在浙西词派词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20.
转词是《马氏文通》所论的句读成分之一,《文通》卷十彖四对转词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在 书中的其他章节对转词也都有所涉及。根据动字的类别,转词可分为外动字之转词、受动 字之转词、内动字之转词与同动助动之转词四类。转词的用法涉及到所系动字、所用介字 与转词先后之位等方面。《文通》中对转词的论述存在着未给转词下明确定义、转词与止词 界限不清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