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2.
龙游县模环乡姚西塘村有个姚樟林,可以说是十里八乡有点名气的说书人,什么《水浒传》、《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一套又一套,说起来让人听了入神。故事尽管多,可他家发生的一个故事,姚樟林从不外传。读者欲知,听我细说。今年2月初的一天晚上,姚樟林一家6口人吃罢晚饭,团团围坐桌边,开起“家庭生活会”。会议议题是:听新上任的当家人——19岁的大儿子姚秀祥宣读“治家纲领。”这真是新鲜事。不曾听说老子健在,儿子当家。你说新鲜不新鲜?  相似文献   

3.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45):12-12
“过去是‘老子为儿子鉴定’,现在是‘叔叔为侄子鉴定’。” 一位医疗界人士说。过去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人称“老子为儿子鉴定”;现在由各地医学会作为中介来组织医疗鉴定,可以说是“叔叔为侄子鉴定”,也没走出“亲族鉴定”的怪圈。“俄罗斯人民不应该摒弃历史,不应该朝自 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得不偿失,谁也不会己父母的墓地上吐唾沫。” 干蠢事。” 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的《俄联邦劳动 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法》修正案,废除了俄罗斯人民迄今已庆祝 …  相似文献   

4.
姚金铭 《新闻世界》2007,(11):20-20
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又说:“守柔曰强。”这些教诲也是老子让人们成功的法宝。[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一年一度的“十大假新闻”又评出来了①,看了之后,总觉得有些话还要说,有些分析还要做。谁都知道,关于虚假新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也是一个“不得不谈”的题目(要是让人不谈、少谈多好),更是一个“常谈不老”的题目(要是让人谈不出新来多好)。  相似文献   

6.
刘滨 《记者摇篮》2006,(10):12-13
沈从文,我顶喜欢的一位老先生,说过一句话,我顶不喜欢:“我和我的读者都在慢慢老去”。如今,这句话用在国内媒体的读书版上,好像再合适不过。而我,如今的工作之一就是做好一个读书版。“老去”没什么不好,一个阶段的读者有一个阶段的阅读需要和阅读理解,我自己给下了个不准确的定义:隔代阅读。想弄好一张报纸的读书版,就要满足这种隔代阅读的需要。有了孩子的人,还没有孩子但却是别人的孩子的人都知道,代沟是划不开的天伦之乐,这里有DNA,是改不掉的符号;这里有荷尔蒙,是理不清的变异,老子与儿子,喝着一碗粥,品的是不同滋味。现在的学校,又…  相似文献   

7.
《云南档案》2013,(5):57-57
老师去家访,一进门竟然看见他的学生正在抽烟! 老师被这一幕惊呆了,不知说什么好! 家长马上斥责儿子:“就知道自己抽,老师来了都不知道让一支!”  相似文献   

8.
据悉,金正恩于1997年至2001年在瑞士伯尔尼国际学院留学四年,同窗好友竞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儿子。很显然,先把儿子送到西方接受新思想教育,又把儿子送到国内军事院校进行教育,是金正日的一片良苦用心,这使人想起《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国古代讲究“圣与贤,可驯致”,意即圣贤之人,可以教化而成。  相似文献   

9.
虚拟世界     
阿成 《网络传播》2006,(6):86-86
虚者,空也。只是我没有查过字典,不知道新华字典上怎么讲,我还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说。其实这是写文章人的本份,也是写文章之人和做学问之人的区别。如果给“虚”字加一点好听的解释——当然也是大众的理解,大约是说,礼貌、客气,谓之虚,比如谦虚。“谦”字好理解,谦者,让也。那虚呢?是说点客气的礼貌的话吗?如果是这样的理解,谦字的“让”就有问题了,显得不真诚。  相似文献   

10.
天使的眼睛     
小小的儿子拿着一本画册来问我:“天使为什么长着一对翅膀?”我说:“因为天使在传播爱,人间太需要爱了。”儿子想了想,摇摇头说:“不对,天使太小了,他做不到。”儿子又问:“他为什么要拿着箭?”我说:“天使的箭射穿两个人的心,他们就会相爱。”儿子又想了想,摇摇头说:“把心射穿人就死了,怎么去爱呢?”我惊讶地看着儿子,却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反驳他,因为这是他的眼睛从画面上得到的最直观的印象。但是如此直观的东西,大人怎么就忽视了?突然就想起一本书上说过的话:面对孩子的眼睛就是面对上帝的审判。在《皇帝的新装》里,指着不可一世的皇帝说“他没有穿衣服”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勇士。报纸上也有过这样的报道,某地发生了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将自己洗脱得天衣无缝,但是,公安人员拿出作案现场的一件凶器时,孩子马上说:这把钳子是我爸爸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话将爸爸送上了断头台,因为他是孩子。孩子眼睛里的一切,既没有主观臆测也没有人为虚拟,只有事实,连灰尘也不可能掺进去的真实。所以,我很害怕孩子的眼睛,它流出的不管是欢喜或者悲哀,都会让人的灵魂哆嗦。所以我固执地认为,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等等加在一起,也无法诠释现代文明的方...  相似文献   

11.
郭全中:前几年,都市类报纸发展很快,党报的发展速度没有那么快。但是这几年来,党报已经开始逆袭了。我看了很多传媒集团的财务报表,知道现在第一大利润源是党报,已经不是都市报了,有很多地方的都市报已经是亏损的。以前大家经常说,都市报这个儿子养老子,现在我们发现老子开始养儿子了。  相似文献   

12.
在通常情况下.普通计算机用户分不清影响自己系统工作的“恶意程序”是病毒还是木马。要知道,如果能够区分是什么类型的病毒.对于顺利清除病毒会大有帮助。 病毒程序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主动传染性“。病毒可以侵入到整个系统使其受到感染,而每个受感染的程序又可能成  相似文献   

13.
不管是文艺作品,还是新闻作品,精采的细节都给受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如果不描写阿Q自欺欺人的自打嘴巴和“儿子打老子”一类的细节,他那“精神胜利法”能如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吗?如果不描写“老坚决”潘从正“肩上搭着布袋,怀里揣着桑剪”,到处收集树种,为沙荒地造林而忙碌不止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报刊上流行着一个时髦的词儿,叫做“透明度”。诸如“提高政治决策透明度”、“选拔干部加强透明度”、“经营收支要讲透明度”等等。不知道“透明度”这词儿的发明权属于谁,它的对立面大概是指“模糊度”。有时候,在遣字造句中只有用具有“模糊度”的词儿来表达才能体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模糊度一强,往往有掩盖事物的本来面目之嫌,使人分不清是褒扬还是贬斥,也看不清是事物的正面还是反面,不可捉摸,不知所云。这可以说,是新闻载体舆论工具的一个诱点。  相似文献   

15.
报纸是传播工具(媒介)。由于它的发行量大,每天与读者见面,它的影响也大。正确的宣传,可以引导群众沿着党指示的方向前进,错误的宣传也会把群众引入歧途,造成混乱。因此,报纸工作者要时刻注意宣传的准确性。有的传播媒介在这方面重视不够,时有不准确的宣传出现。比如:有的报纸在宣传转变政府职能时,说某市“‘无为而治’经济发展迅速”。“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老子和老子的思想,历来有不同的评价。历代沿用“无为而治”这个概念,也有不同的内涵。然而到了现在,引用“无为而治”这个  相似文献   

16.
不争而善胜     
老子讲究“不争”,但他不是让你在竞争中失败,而是让你了解、运用、掌握这道道,从而正如他说的“不争而善胜”!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相似文献   

17.
作文之法,本同末异,既有共同规律,不同文体又有不同特点,如果本同末也同,非得乱成一锅粥不可。古时候,衙门中一书吏叫儿子写一首海棠诗,儿子脱口而出:“庭前一株海棠花,缘何至今不发芽?着尔东风齐助力,火速明朝便开花。”作儿子的文思倒是敏捷,作老子的听后却是啼笑皆非。原来这书吏平日常叫儿子课习公文写作,儿子学得十分卖力,不但熟谙公文格式,而且满脑子是“着尔”、“火速”一类套话,如今叫他写诗,便很自然地套用了公文中的命令式的词语。诗歌在写法上与公文有何区别呢?有人说:“诗主言情,文主言道;诗一言道,则落腐烂。”说得明白,如果诗中全是命令式的套话,只熊与落入泥土的海棠花一起“腐烂”。再以小说与史传为例,它们的写法也不尽相同。夏佑曾《小说原理》一文谈及《水浒》中武大郎形象塑造成  相似文献   

18.
拥有外地户口的张勇夫妇知道,起诉不给儿子上户口的派出所,“赢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我就是想知道,法院以什么理由判我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不知道扬子鳄的人可以说是不多了,但知道扬子鳄是怎样“问世”的人也就凤毛麟角。我出于学的是“森林保护”专业,走出校门后又在林业部门当了七年森保干部,一是近水楼台,二是在我从事林业工作的那几年,正是国家和各级林业部门开始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时期,我也就因分内工作,竟成了扬子鳄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和记录这项工作的见证人。当我干上记者这一行15年后,还写出了让世人认  相似文献   

20.
韩阳 《出版参考》2010,(9):18-18
忙碌的人,对忙碌的感觉总是爱恨交加。一边怨着自己太忙,但真要他们闲下来,他们又会找很多理由让自己不要闲下来。比如:“没办法,我是劳碌命啦!”“哎,习惯了!”……可一旦真的闲了下来,他们反倒浑身不自在,又开始问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