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纳撒尼尔·霍桑 (180 4- 186 4)与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8)这两位作家都具有浪漫主义气质。他们从文明和自然的角度去理解人 ,这也是浪漫主义的一贯传统。把人视为文明的受害者并向自然寻求安慰的看法同为霍桑与勃朗特所持观点。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两位作家一致认为 :现实中 ,文明之爱将最终获胜 ,因为社会对个人具有决定作用 ,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的束缚 ;精神上 ,自然之爱独具魅力 ,虽死犹荣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自由和爱情的无限追求中 ,这也是浪漫主义作家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7,(4):88-90
华兹华斯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和诗论受到了很多关注。在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文学批评领域新的发展,华兹华斯的作品被重新评价和欣赏。生态批评家们给华兹华斯建立了作为自然诗人的地位。华兹华斯作为浪漫主义学派代表作家,对自然的关注成为他作品中不变的主题。自然在其笔下神圣而美丽。自然也给予他无穷的力量和安慰。从自然的角度下研究了华兹华斯在诗中表达出来的美与力。论述了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分析了华兹华斯笔下自然的美;描述了自然的力量。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经常走出去,去拥抱自然,享受它的美与力。  相似文献   

3.
浪漫主义在文学史上是最主要的创作原则之一 ,作家遵循这一原则创作时 ,可不受生活和细节真实束缚 ,借助幻想、夸张 ,创作出荒诞、离奇情节和非凡艺术典型 ,以表达作者主观理想和强烈思想感情。浪漫主义的社会功能已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思想武器。各民族古代神话故事证实浪漫主义还是处于儿童时代的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形象思维方式 ,从而使浪漫主义又具有特殊认识功能。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面对自然和动物的小说在创作者的探索和读者的阅读反馈中不断趋于理性和成熟,但也仍有很多不足,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山东作家董永智的小说《回归》和《雾》等很有特色,对于当代自然文学、动物文学的创作不无启示。这些小说中的故事既描述得传奇而生动、充满神秘的浪漫主义色调,又展示了作家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和谐相处的生存观念与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8,(1):39-41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是世界文学中重要的文艺思潮,在这一时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出现了大量以描写自然为主要题材的作家,从生态哲学的视角看,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书写,展现出自然的原初性、生态的和谐美以及生态的整体美。  相似文献   

6.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从两首诗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98年,一本名为<抒情歌谣集>的诗集问世,宣告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代的到来.浪漫主义文学是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深受当时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由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展开,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不满,并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北村透谷作为日本初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很容易发现基督教文化和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及印记。通过简要描述北村透谷身上基督教痕迹,以及其与拜伦、爱默生等西方浪漫主义作家作品的对比,进一步比较和分析北村透谷浪漫主义和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关系。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曾经形成过一股强大的文学思潮,与现实主义构成了一时的并峙之势,当时主要的文学社团和主要作家的创作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浪漫主义的倾向.只有认真地分析浪漫主义在当时的影响,才能给它一个公正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是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思潮之一.它对自我的标举与崇尚唤醒了中国现代作家的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使表现自我、强调自我成为其创作的基本主题.它的主情说使作家的突破封建理性的禁锢而将表现感情视为艺术的本质,并导致某些反对形式技巧、追求无功利性的极端倾向.它的"返归自然"的主张则使作家们将大自然作为自我人格与理想的寄托,使中国现代文学中自然的成分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西方文学发展史中出现了一种以反对或反抗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创作为己任的新的文学运动。西方文学史家称之为“新浪漫主义运动”,并认为这一运动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复兴。其实并不尽然,它与后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新浪漫主义者”虽然也象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对描写异国情调、独特奇异的事物、以及具有超人般能力的人物等感兴趣,但他们在作品中更多的是描述非理性的、虚幻梦魔般的世界,探寻人类潜意识中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冲突,以及现代文明对人类情感的侵蚀等。个别作家还单纯追求语言美,有的甚至干…  相似文献   

11.
政治经济学有两层涵义,一是公共经济学,一是制度经济学。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是古典政府经济学的鼎盛时期;19世纪中叶,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末,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政治经济学在西方渐趋衰落;20世纪30年代以后,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的一些现代经济学流派在某种程度上向传统政治经济学复归;最后,当代世界经济是带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变迁的必要性决定政治经济学地位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PartⅠWordsworth ,aRomanticisttheoreti cianandpractitionerWordsworthisafamousBritishRomanticpoetwhobelongstotheLakeSchooloftheRomanticists,andoneoftheforerunnersof 1 9th centuryEnglishRomanticism .Heisnotonlyoneofthegreatesttheoreticiansinpoetry ,butalsoagr…  相似文献   

13.
喀什作为探险家们的中转站,为探险家的继续前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部分学者就探险家对新疆的探险活动进行了研究,而从探险家对喀什的描述来研究的却很少。笔者主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到过喀什的探险家进行粗略汇总,并结合文本对其中一些著名的西方探险家如斯文·赫定、弗朗西斯·荣赫鹏(即扬哈斯本)、保罗·伯希和等人眼中的喀什形象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历史上西方探险家眼中的喀什。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探险家与东方学家开始深入中亚地区,发现了作为古代东西方商道的"丝绸之路",开启了"路"的历史叙述与研究模式,从历史文献的翻译与阐释进入了实地踏查的阶段,从而带来了东方学研究方式与方法的变化,并且揭示出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之路"与"东方之路"的性质,展现了此路"以物载文"的文化交流特性。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当代世界经济的描述与研究中利用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将其广义化,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概念或撰写"丝绸之路新史",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相呼应,表明他们从历史研究走向现实关注。对西方学界丝绸之路研究模式及特点的关注与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广阔的国际背景与深刻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俄罗斯文学讽刺艺术的审美特征,为:含泪的微笑及毁灭性、荒诞式的讽刺。这些特征分别体现在果戈理、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代表性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16.
《镜花缘》是一部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较优秀的长篇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思想价值在于表现了作者对待妇女问题上的民主主义思想,讥弹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反映了他重视才学的独特的审美理想。在艺术葛思』.小说境界壮阔,想像奇丽,然情节结构尚缺乏整体统一感,更因作者的博学多才,反而造成小说“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磊艺术欠缺。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法国许多作家面对金钱统治下,人欲横流、道德沦丧、“遍地风行的是腐化堕落”的现实,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以冷峻的现实主义原则,揭露社会弊端,抨击撕裂人性的资本罪恶,形象化地描述人性异化惨烈进程。本文拟对《红与黑》、《高老头》、《俊友》之中心人物作比较分析,探讨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传统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代际关系书写是艾丽丝·门罗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艾丽丝·门罗以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为视角,由小见大,从19世纪中期移民代、末期新生代到20世纪初转型代、中期过渡代等四代家庭中的三类家庭代际关系为纵向线索,借助不同代群之间的代际关系勾勒出100多年间加拿大民族国家的社会建构历程。艾丽丝·门罗在小说中展现了英语裔苏格兰移民在北美新大陆殖民地文化传承模式下不同代际关系的时代性,揭示个体所处社会语境对于每一代群自身的客观影响,指出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代际冲突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于十九世纪末生于一个矿工家庭。他亲眼目睹工业化的变革及其对父辈们的戕害。这在少年劳伦斯心中多少孕育着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敌视和憎恨情绪。他的多部作品都从不同程度反映了这一思想 ,比如《虹》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对工业文明的失望使劳伦斯呼吁人们重新建构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男女关系。他的作品中的性描写使他生时备受否定和围攻。性不能成为医治社会弊病的惟一良药 ,但劳伦斯这一偏执的呼声正反映现代工业文明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巨大阴影及其对人性产生的巨大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其主要表现为:在对抗社会中推崇自由自我;在回归自然中寻找自然自我;在心灵的探寻中审视内在自我。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使浪漫主义建立起了对自我的真正崇拜,使西方文学中所表现的自我意识第一次得到全面而深刻的拓展,它意味着人的自由和解放的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又一次得到巨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