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就业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从全国来看不是没有可供毕业生就业的岗位,高校就业促进中心、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应给予热情的关心,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而大学毕业生也应调整心态,理性、积极地选择就业。求职“冲刺期”的毕业生较集中反映有三大“心结”,以下提出一些有助毕业生调整心态、突破求职瓶颈的方法。一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怎么办?”一名法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说:“近来参加了不少面试,都没找到合适的单位。我不太在乎薪资,只是希望进一个有前途的公司,能有一段长期的发展。很多同学都劝我‘随便先找个工作’,我也有些动摇了。难道我只能‘先就业再择业’了吗?”对此,职业指导专家指出,这种“对第一份工作的困惑”是毕业生最普遍的困扰,第一份工作确实会给今后的职业生涯带来较大影响,但如果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由而不就业,是不明智的。工作是融入社会、保持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大学生毕业后,如果在一两年内毫无从业经历,那么其学历、知识的竞争力将会趋低。对于目前仍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应调整心态积极就业,今后可能会“柳暗花明”。二是“学历不够高,怎么能找到工作?”一位应届毕业生说“:我快25岁了,只有中专文凭,能应聘的岗...  相似文献   

2.
一、就业能力缺乏: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当前,大学生数量的剧增和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大学教育不断摆脱“精英教育”的光环,毕业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就业市场在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同时,所形成的就业资源闲置更是惊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局面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3.
招聘会上,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适合的毕业生。温家宝总理曾这样提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我每天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签约率。”  相似文献   

4.
不知不觉中我参加工作已经9年了,每天耳边都伴随着孩子们的呼唤:“老师,我的杯子打不开了,你帮我打开吧。”“老师,我的铅笔找不到了。”“老师,来不及的‘及’是着急的‘急’吗?”……在这些永无休止的问题中,我耐心地付出着也享受着。刚刚送走的毕业生中有一个叫史立峰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年年毕业,年年就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大学扩招以来,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形同“井喷”。有人为“一毕业就失业”奔走疾呼,有人则认为大学扩招不过是缓解了四年前本就存在的就业压力,且兼提升了那一批人的综合素质。但有一点值得注意:不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是事实,而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同样是事实;一些毕业生找到了工作,却往往不是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毕业生在就业与失业、专业与职业之间着急上火,其父母也跟着煎熬,而相关职能部门更是心操得远。且不说就业这个大问题,单说专业与职业,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难道,果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相似文献   

6.
现在有个现象很明显,很多领域和企业急缺人,想招的人才招不到,同时又有很多高学历的人找不到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形成用人方招不到合适人才和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的“两头急”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找工作难,找一个自己喜欢、钟情的工作更难”,不少大学生从招聘会上带来这样的信息。的确,今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数量增加最多的一年,再就是“非典型肺炎”对我国经济领域的某些部门冲击较大。因此,严峻的事实已摆在我们面前: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面对现实,求职者应主动降温,尽快走出求职面试的误区,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下面谈几点体会,希望广大应届毕业生能有所借鉴,不足之处共商。一、不要单纯靠证书找工作毋庸讳言,证书是现代大学生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但如果只注重证书而忽视了个人品质和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相似文献   

8.
用人单位说,我们不要应届毕业生;学生说,没有工作经验使我们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三个结合,两个前移"是中国农业大学探索出来的新思路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个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  相似文献   

9.
《当代职校生》2014,(3):14-14
目前,职教学生就业形贽良好,但不少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纷纷反映,“只能在一个岗位上‘折腾”“‘想学习深造找不到渠道”。的确,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已很完善,而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获得再学习的渠道却并不畅通。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生的调查显示,已签约应届大学生中,47.1%的人签约月薪在1500元以下。更有27.2%的受访者认为,起薪太低,会降低民众教育投入热情,导致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十年寒窗苦,一纸文凭难啊。在家人望眼欲穿的期待中,在自己的辛苦拼搏下,终于获得了跃过了“龙门”。没想到前景仍然是这样的迷茫与无奈——找份工作不易,找份薪水高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这种情况,怎叫人心里能够平静?郁闷吧?当然是有一点,又岂止是一点?而现实也是让人无法回避的: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随着大学的普及,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更加的不容乐观。我们从媒体上看到有的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寻短见的事,也不止一起两起了。此前,媒介曾热炒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不照样的开肉店,不一样的挣扎在温饱线上吗?(后来陆步轩靠媒体的炒作,才找到合适的工作,则另当别论,毕竟这样的机会是十分偶然的。)人家是北大毕业的,中国像北大毕业的能有多少人呢?不可否认,上大学学到了真本事后确实能增加更多的人生机遇。但是受个人的性格、能力、所学专业等等方面的限制,并非所有上了大学的人都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达到自己期望...  相似文献   

11.
现在60%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国家规定应届毕业生生活困难者可申请救济金。种种迹象表明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上需要有技能有学历的人才。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所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现在60%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国家规定应届毕业生生活困难者可申请救济金.种种迹象表明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上需要有技能有学历的人才.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所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笑话     
健忘的教授老教授搭乘火车旅行 ,列车长前来验票时 ,急忙之间 ,他竟找不到票 ,钱袋、皮包、衣袋……全部翻遍了。找不到车票 ,教授越来越着急。“找不到再补张票 ,不就行了 !”“不行啊 !找不到车票 ,我不晓得我要去哪里啊 !”释 义一位大学教授对学生讲道 :“古代‘吕’是接吻的意思 ,口对口 ,很形象。”一名学生问道 :“如果‘吕’是接吻的意思 ,那么 ,‘品’字又怎么解释 ,3个人在一起接吻吗 ?”教授正待发怒 ,又一个同学起来说 :“我看‘品’字还好解释 ,‘器’字呢 ?4个人和 1只狗在干什么 ?”全班笑作一团 ,教授摔书而去笑话…  相似文献   

14.
轻松一刻     
找不到“老师,您给我们讲过‘太平天国’吧?”“是的;讲过。”“那我在地图上怎么找不到呢?”(陆可爱)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相当数量的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很多技术性强的岗位却虚位以待。导致这一瓶颈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的“供需错位”。因此,借助高职教育供应链视角,对链条上各结点进行优化,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能,能够有效破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瓶颈,促进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6.
苏珊 《教育与职业》2003,(24):18-19
到目前为止,全国有50万左右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而各大技校毕业生却成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其就业率基本在95%以上,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99%以上;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在1500元左右,而刚从技校毕业的学生的月薪超过1500元的人比比皆是。更有高级技术人员月薪近万元。他们因为怀有一技之长,在企业中地位高,薪水高,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而那些拿着硕士或博士文凭,还有拿着“洋证书”的“海归派”却面临求职尴尬,合适岗位少,薪水比心理价位低。难怪,很多招聘经理慨叹:找高级技术人员比找研究生难多了!那么,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存在“就业难、压力大”,公司企业出现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大量应届毕业生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以至于“漂浮”于社会.相关调查显示,政府渠道、市场渠道、校园渠道和其他渠道分别影响着就业绩效中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两个维度.为了能让应届毕业生在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本文就此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对于找工作的态度,了解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并构建一种能够将就业信息快速、及时、有效的发布给每一位应届毕业生的渠道,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岗位这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为使大学生尽可能充分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挖掘就业潜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应以大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着力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要求学生德才兼备,增强综合素质,这是根本;二是要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着眼发展,这是关键;三是要求从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建设和开展学生就业模拟实习活动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一、引育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代大学毕业生应怎样来面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是找自己合适对方愿意接受的岗位,即大学毕业生把自己销售出去。“大学生”怎样才能有效营销?关于物质产品的营销,专家、学者们已探讨出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措施,而“大学生”产品有别于传统的物质产品:  相似文献   

20.
孙健  袁兢 《大学时代》2005,(8):16-18
就在绝大多数大学生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奔波苦恼时,就在人们对毕业生就业难忧心忡忡之时,不少“异类”出现了,他们早早就递上一张“不就业申请表”,为自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不就业,并非代表找不到工作,而是一种主动选择。今天的不就业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找到符合自己的职业。他们渴望自由,当然更渴望能最大限度地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