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化学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学校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开展,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化学实验室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种类多,其人员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清华大学化工系以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为基础,建立并实施了"实验室准入制度",不仅完善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也为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的人员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蔡毅飞  薛来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98-200,204
针对高校化学实验室环境与安全方面管理困难而又缺少统一评价标准的问题,建立了化学实验室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环境-安全问题进行层次划分后,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化学实验室环境-安全模糊评价模型。在综合评价中,提出利用合成算子的方法,避免了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某化学实验室环境-安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评价体系为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地方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背景下,实验教学在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地方院校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初步探索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框架和建设途径。提出从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教师安全素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建立信息化的试剂管理体系和制定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预案等方面构建实验室安全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保障。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非常复杂,在整合硬件资源、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机制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从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技术的学习、安全制度的建立等3方面,对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进行探讨.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管理,促进安全意识的形成,提高安全技术的学习,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必须重视的3个方面,可促进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形成,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的安全环境,为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EHS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EHS管理体系(environment环境,health健康,safety安全)是指建立环境、安全、健康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等构成的整体,是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其影响目前已涉及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仪器等行业.与企业的EHS文化风起云涌相比,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明显的冷漠和后知后觉.从EHS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文化的社会责任的角度讨论了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引入EHS文化的意义,并从事故应急程序、化学伤害的第一时间救治、化学实验室的一般安全问题、化学品管理、实验室人员培训实施等5个方面,着重讨论了高校化学实验室EHS管理标准化文件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03-206
为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及时发现和排除化学实验室中各种不安全因素,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建立了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检查表,检查表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和火灾等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并对识别出的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燕山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为例进行安全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辨识出实验室中的危险因素,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地方     
《教育》2013,(20):13
浙江:高校从严管理实验室安全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出台《浙江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建立化学危险物品请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的全过程记录和控制制度。其中强调,各高校应规范建立化学危险物品存储仓库,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化学危险物品的出入库登记、领取、检查、清理等应实施规范化管理。对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存储必须严格安全措施,实行"双  相似文献   

9.
从建立院(系)级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平台、抓好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的两项重点工作(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年检、持证上岗和化学三废物质处理)入手,阐述了抓好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必须遵循坚持“安全第一,万无一失,防患未然,不留盲点”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避免不安全因素发生、制定安全急救训练及措施、废液的管理、加强实验安全教育等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