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u lt3D作为一种新的网络3D技术,具有高压缩性、强交互力、跨平台和易于掌握等优点,应用于网络虚拟实验的开发可极大提高实验的仿真效果和交互能力。简要介绍了Cu lt3D技术及其项目开发步骤,以超导磁悬浮列车模型虚拟实验为例详细阐述了Cu lt3D的应用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开发出了基于X3D数字电路虚拟实验,并探讨了利用虚拟实验平台的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利用虚拟实验系统进行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有不但能提高教学效益,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用Flash3D技术开发三维虚拟实验平台具有技术难度适中、功能易于扩展、浏览器插件安装方便且使用普遍等优点,但是已有的三维虚拟实验平台较少采用Flash3D技术。文章首先从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虚拟实验过程设计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基于Flash3D技术的中学化学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方案,然后阐述了该平台的功能,接着从三维虚拟实验场景中的交互、化学实验现象的模拟、数据通信等方面提出了该平台的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中学化学虚拟实验平台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三维虚拟漫游是虚拟现实技术基本应用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以某重点实验室为对象,以3DSMax为建模工具,以Quest3D为平台制作了一套桌面式三维虚拟漫游演示系统,给出了系统开发的流程、要点和关键实现技术。在该系统中,用户可以自主漫游,与室内设备进行动态交互操作与学习,具有较强的沉浸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普通主流PC即可实现较好效果,对其它漫游演示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梵均 《考试周刊》2011,(36):206-208
Web3D技术是一种网络技术和三维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对美术教学而言,引入Web3D内容必将达到很好的在线教学效果。作为一种Web技术,Web3D技术对教学系统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了扩展,突破了时空限制的瓶颈,更易于建立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室、虚拟社区和虚拟教育系统等虚拟学习环境。作为一种计算机三维技术,Web3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与空间有关的知识,特别是美术教学的理论基础课、电脑实践课、音乐鉴赏课等。与传统的美术教育相比较,三维虚拟互动课件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可对学习研究对象进行三维交互,便于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三维互动课件。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109-112
综合利用SolidWorks、3DMax、Dreamweaver、Cult3D等构建了一个具有动态和交互功能的虚拟土木工程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模拟常用的室内土木工程试验过程,通过校园网学生随时可以进行虚拟实验,并通过鼠标或键盘对实验过程进行交互操作,且不受实验设备、场地、时间的制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3D打印技术不断普及,但传统学习渠道具有一定局限性,且3D打印设备价格昂贵,现场操作也存在一定安全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了一个3D打印体验系统。该系统采用UG对设备建模,Blender对模型进行渲染,通过Unity3D三维引擎开发平台完成虚拟场景构建,并通过SteamVR实现虚拟现实装备HTC Vive与虚拟场景交互。经过虚拟3D打印模型测试,系统可稳定运行,提供了一个直观、安全、高效的3D打印体验环境。  相似文献   

8.
基于Java3D的网络虚拟实验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Java3D是一种新的三维构建技术,它应用于网络虚拟实验的开发可极大提高实验的仿真效果和交互能力。在大学物理虚拟实验的开发实践中总结了基于Java3D开发虚拟实验的一般流程和常见疑难处理方法,以离心节速器实验为例描述了具体的应用开发过程,提出了开发三维虚拟实验的极具可操作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应用Cult3D技术开发大学物理虚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物理虚拟实验”的开发中引入了Cult3D技术,极大提高了实验的仿真效果和交互能力,以静电跳球虚拟实验为例详细阐述了Cult3D的应用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0.
工科高校工程力学虚拟实验室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的高校工程力学虚拟实验室,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多种实用软件融合开发,该系统应用Matlab作为计算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建成了具有形象化展示功能、强大的交互性能、仪器设备动态参数实时调整、机械运动动态显现、实验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等优点的虚拟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