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娜 《今传媒》2013,(2):37-38
本文以新华网为例,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来研究新华网对"临时工"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建构。笔者通过详细的资料收集和定量分析,得出:新华网在一定意义上对临时工媒介形象的建构起到积极作用,关注群体态势、号召人文关怀;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偏离,造成了一种非"常态化"的临时工媒介形象。最后,笔者就如何重建临时工媒介形象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何惹事的总是"临时工",在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系统中,"临时工"的定义是什么?中国庞大的行政系统中,还有多少潜水"临时工"持续发酵的"临时工"事件,让魏煌雄决定向人社部讨个说法。魏煌雄是浙江理工大学法律专业的大二学生,6月8日,他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寄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向人社部求证,在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临时工现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玫 《当代图书馆》2007,(2):63-65,59
在图书馆某些岗位上,临时工的表现明显比馆员突出,受到管理者与读者的普遍好评。本文分析了临时工与馆员的体制性差异,阐述了图书馆改革人事制度不到位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当前图书馆改革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汤阴粮食局长张国玉,关心支持临时工搞报道的事儿,在汤阴粮食系统传为佳话。去年夏粮收购期间,汤阴菜园粮管所进了一名退伍军人临时工卞新保。小卞在部队搞报道曾荣立三等功。到粮所上班后,搞报道的兴趣不减.但由于对粮食政策不熟悉,爱好很难施展.局长张国玉知道后,派人给小卞送去有关粮食工作的资料和新闻写作资料,并不断提供报道线索.现在,小卞  相似文献   

5.
在学者看来,聘用临时工的做法的实质是将公权力通过不合法的渠道授予出去,而最极端的恶果则是"公权力外包"临时工已经成为屏蔽舆论的挡箭牌、逃避责任的替罪羊。一旦出事,人们总是很容易猜到结局:"临时工干的,已经被开除。"这个庞大又尴尬的群体,几乎出现在所有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偏爱"临时工,源自多重因素:一来,各单位编制被严格限定,但公共服务事项不断增加,小马拉大  相似文献   

6.
原增  叶翎 《图书馆学刊》2010,32(2):37-38
介绍了图书馆临时工使用的利弊。提出了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时工已成为高校教职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临时工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了高校档案管理中的软肋。文章透析了高校临时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其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起城管暴力执法的视频,将延安市城管监察大队临时聘用人员推上前台,然而在"临时工"的标签下,城管、临时聘用人员以及商户之间,又有哪些更多的细节5月31日,23岁的郑媛媛穿着鹅黄色的短袖T恤,从城管执法车上走下来时,几米开外的人行横道上已经乱成一片。这里是延安市的主城区圣地路附近。她的7名同事,打算查扣此地美利达自行车车行门前停放的几辆山地车,遭到车行老板刘国峰和几位车友的阻拦,双方的争执很  相似文献   

9.
日本出版社成功案例之三 2003年在日本创刊的“临时工”杂志为18种,包括已有的共39种,一直都在出版发行。2004年,出版态势稳定。可以认为,“临时工”杂志作为一个市场,已经得到完全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伊人 《编辑学刊》2012,(3):34-35
与民国同年诞生的中华书局,今年迎来其百岁华诞.百年中华书局人才荟萃,学养深厚、满腹经纶的编辑,可以列出一个颇为可观的名单——舒新城、周振甫、杨伯峻、宋云彬、傅璇琮、徐调孚、金灿然、沈玉成……不可胜数的中华版典籍和名著,无不沾溉着这些名编辑博识和精勤所交融的炙热心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社会突发事件中,临时工多次进入公众视野。在这些事件中,临时工被当成相关责任部门的挡箭牌,通过媒体的多次报道后,这种"挡箭牌"意义已经附着在了临时工身上,产生了新的身份意义。传媒话语在这种身份意义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直接的塑造作用,但是不能否认这一身份意义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正确认识这些社会文化原因是正确解决"临时工"相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田菲 《新闻世界》2010,(5):148-149
以往对"粉丝"的研究多注重对偶像"祛魅"的探讨,本文试图在当前的"粉丝"发展新情况下,剖析"粉丝"对偶像"赋魅"的产生与作用机制,以及由"粉丝"对媒介权威表现出来的抗争活动所体现出的媒介素养进步。  相似文献   

13.
朱庆磊 《新闻世界》2013,(11):27-28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被称为新闻的"眼睛"。俗话说:"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新闻标题是指引读者的"路标"。一个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因此,要格外重视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着力在"平"、"活"、"美"、"跳"、"雅"、"说"、"问"上下功夫,增强标题的吸引力,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等方方面面。伟大的"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无数家庭梦、行业梦组成的,由个人、家庭、行业支撑起宏伟的"中国梦"。全体档案人为之追求的"档案梦"也不言而喻的成为"中国梦"重要元素,是"中国梦"的一块基石,与"中国梦"唇齿相依。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全方位的档案服务实现"中国梦"需要从历史中吸收  相似文献   

15.
在三峡商报的发展过程中,策划了一批有影响受欢迎的专栏,如"百名律师团"、"商报红娘"、"夷陵骄子"、"万人相亲大会"、"商报小记者"、"商报炒股大讲堂"、"宜昌民生报告"、"万人理财大行动"等等。专栏的成功是三峡商报发展为具有竞争力的传媒的一大秘诀。  相似文献   

16.
"说"新闻是相对于"播"新闻而言。"说"新闻改变了刻板、正统的新闻播报方式,主持人以极具亲和力的风格和伴随性的语言态度,使"说"新闻引起了观众很大的兴趣。"说"与"播"的区别在于一个无稿一个有稿;一个是照着稿子念,一个是用自己的理解说。"说"属于口语范畴,对语境的依赖性非常强;"播"是大众传播的产物。说新闻的方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流行,  相似文献   

17.
毛家敏 《新闻前哨》2011,(11):56-57
"民生"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每一级政府重点关注的一件大事。民生新闻也同样成为近几年媒体宣传报道的关注点。什么是"民生"?《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人民的生计"。"人民的生计"应该包括很多方面:凡是关乎各阶层人民生存的东西,都是"民生"概念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18.
托克维尔的传播思想对网络舆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东南传播》2010,(4):77-78
被誉为"美国民主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托克维尔不仅发现了美国的民主,还对之作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论述了"公共舆论"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并警告:民主虽好却存在"多数暴政"等问题。两个半世纪之后,网络和网络舆论让人们对"网络民主"寄予厚望,却又引发诸如"多数暴政"、"媒介审判"等问题,应验了托氏的警告,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9.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8):57-58
"哀兵"不等于败军、弱旅 "哀兵必胜"语出《老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现在通行的王弼本"若"作"加",误,当据傅奕本、敦煌本及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德经》改。一说,"加"系"如"字之误。"相若""、相如"都是"相当"的意思。"哀",任继愈注:"沉痛,悲愤。"后以"哀兵必胜"四字成文,指对抗双方兵力相当,受到欺压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胜利。  相似文献   

20.
王祎 《新闻世界》2014,(7):132-133
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日益重塑受众的收视习惯,人们从客厅逐渐转投PC、移动终端。网站自制剧进一步瓜分影视剧市场,其中代表作《万万没想到》凭借其"草根"立场、"自黑"叙事和"吐槽"表达,赢得了5.6亿播放量和大批"死忠粉"。同类影视剧的爆红表面看来是"屌丝"的胜利,但背后主创和营销团队都带有明显的"精英"色彩,实为"精英"对"草根"文化的征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