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动、氧化应激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业已证明,剧烈运动与机体的氧化应激所致的组织损伤相关.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系统在保护机体免受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运动训练可上调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以及谷胱苷肽(GSH)的含量,表现出很强的运动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小白鼠身上的实验,研究了急性定量运动对红肌SOD、LPO的影响以及长期定量运动(耐力训练)对红肌SOD、LPO的影响,为探索运动与衰老、运动与损伤、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机制等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VE对运动疲劳所致机体DNA损伤的保护效应,分析运动性氧应激与DNA损伤的关系,探讨预防DNA损伤的有效措施,为减缓运动性疲劳对机体的损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4只昆明雄性小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CG)、运动组(EG)、补充VE组(VEG)和运动+补充VE组(EVEG),每组6只.通过反复力竭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小鼠运动疲劳模型,采用灌胃法给小鼠补充VE,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细胞DNA损伤,并测定血清中SOD、GSH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EG组DNA损伤程度显著高于CG、VEG和EVEG组,而EVEG与CG组DNA损伤无显著差异;EG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较CG和EVEG组有非常显著升高,EG组GSH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组.结论 运动疲劳可致小鼠外周血细胞的DNA损伤,并使抗氧化酶系SOD、GS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VE对运动疲劳小鼠外周血细胞DNA氧化损伤的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运动性骨折是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的损伤症状。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往往把运动性骨折归结为外因——外力作用和内因——骨骼劳损作用的结果。而实际上,青少年运动性骨折还存在一个潜在的风险性原因——青少年骨质疏松症。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运动性骨折及青少年骨质疏松的论述,旨在引起人们正确分析青少年运动性骨折的内在原发原因,以加强对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运动与自由基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自由基生物医学理论和技术向运动医学的渗透,运动与自由基研究已成为运动医学界一个重要课题。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动与自由基的形成;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自由基与肌肉损伤;抗氧化剂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运动性适应。章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6.
芦丁和维生素C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了芦丁和维生素 C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脂质过氧化水平 (L PO)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芦丁和维生素 C可降低大鼠力竭运动后脂质过氧化水平 ,提高大鼠力竭运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此结果说明 :芦丁和维生素 C可减少力竭运动后因脂质过氧化而产生的自由基 ,提高机体抵抗运动性疲劳的能力 ,并对防止运动损伤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CGRP在身体许多组织器官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心脑血管具有强烈的血管扩张、逆转血管痉挛、改善冠脉和脑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介导神经—免疫系统的相互协调。运动可引起CGRP的合成和分泌改变,CGRP在运动心脏与功能的适应性重塑中和其它心血管活性肽一样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CGRP在运动性心肌肥大、运动性高血压、运动神经肌肉损伤和修复中的研究前景以及运动中CGRP与神经—免疫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骨疲劳作为骨代谢的一个研究分支,因其在疲劳性骨折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骨疲劳可能通过与日俱增的疲劳微损伤和过多的骨重建演变成疲劳性骨折,同时也可通过积极的反馈机制避免骨折的发生.就运动性骨疲劳的性别和运动项目特点、运动性骨疲劳发生的可能机理、适宜运动对骨的保护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评价.  相似文献   

9.
抗氧化剂的补充与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运动性氧化应激的概念、产生及其与运动的关系,以及以抗氧化剂的研究现状,阐明补充抗氧化剂对运动性氧化应激的作用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骨关节损伤是一种严重危害运动员运动能力和运动寿命的机械磨损性和无菌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的运动员,如长跑、举重、柔道等项目的运动员,骨关节经常承受过大的压力,更会加速骨关节的磨损,从而导致关节损伤,诱发运动性骨关节炎。一个理想的运动性骨关节损伤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能否取得顺利进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硬脊膜外腔用药是目前临床镇痛及神经保护类药物的常用施药途径。采用通过切断大鼠右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结合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制作大鼠慢性骨关节损伤结合硬脊外腔置管术,构建了重复性好的大鼠运动性骨关节损伤模型。并在此模型上,以Ibuprofen为阳性对照,观察HWTX-Ⅰ硬膜外腔用药对早期(建模14天用药)和晚期(建模28天用药)骨关节运动摩损性病变大鼠骨关节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血清中SOD和GSH-PX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HWTX-Ⅰ硬膜外腔用药具有明显抗伤害性作用,能对慢性运动型骨关节损伤病程进展起到缓解和抑制作用,且其效果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离子通道选择性低、副作用大的钙通道拮抗剂Ibuprofen,为慢性运动性骨关节病临床抗伤害性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居民体育作为特殊的文化运动和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将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影响到城镇体育的发展目标。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受自然环境、民俗习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导致各个地区人们体育锻炼质量存在明显差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性别、年龄和学历3个角度对滇辽两省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价值观大致相同,都把增进健康,祛病延年排在首位;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的影响,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有所不同;体育锻炼首选项目球类运动受场地设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其补充对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法,论述了谷氨酰胺的代谢特点及其生理作用、运动对血浆谷氨酰胺的影响及其机制、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对提高运动能力的影响的问题,为研究谷氨酰胺在运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概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个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课题,本文旨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疲劳的产生机制与学说、疲劳的测定与判断、疲劳的恢复与预防等做了较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的运动疗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就长期运动训练对血压的影响、运动训练的降压机制及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科学有效的制定高血压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动处方是科学健身的依据。按人的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锻炼内容或方式、运动强度、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强身健体以及技能掌握的目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对比试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中学体育乒乓球选修课运动处方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实验数据表明:运动处方式教学在技能掌握以及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6)数据进行二次资料分析,发现不同教育程度、职业的管理位置、居住空间城市老年人的健身锻炼情况有显著性差异。退休前不同的技术职称等级、行政级别、所在单位不同等级、不同幸福感、生活满意感和社会经济地位主观认同的城市老年人对是否锻炼有显著性差异。性别、年龄没有成为区分体育锻炼行为差异的变量。应用社会分层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社会客观位置与锻炼行动之间存在"结构化"关系,具有追求健康、非生产性、炫耀式休闲特征的身体锻炼行为成为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被用来强化社会地位群体的边界。研究进一步对体育部门职能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对高校体育教师、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体育运动风险认知度,学生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体育运动风险的特征,提出了加强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为高校体育专业预防运动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研究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主要来自于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另外,家长运动安全知识、技能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根据各因素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风险出现频率,初步确定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内容,并把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校运动安全因素、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和家长运动安全因素4个指标;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42个。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构建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研究体育课堂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体育课堂的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勋  张宁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6):670-671
篮球运动员在运动前、中、后期的合理补液对保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提高运动耐力、延迟疲劳的出现、增强运动员的对抗性、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谈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人体处于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和篮球运动特征,从补液的时机、方式、类型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补液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