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议分析是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利用GNS3+VMware构建实验教学平台,模拟试验中使用的路由器、交换机和服务器,通过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可以对TCP/IP各层协议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该实验平台能够使学生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以及工作过程,网络组建过程,网络协议的工作过程,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安全协议在信息安全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因其抽象性使得学生较难理解,结合《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课程中对SSL协议的讲授过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用对比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132-136
采用GNS3中整合的IOU和VirtualBox构建虚拟网络实验环境,设计了IP多播原理实验方案。利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捕获报文,通过对报文的分析阐述了IGMP协议加入、离开多播组的工作过程,PIM-SM协议共享树和最短路径树的加入、剪枝过程,多播源注册过程,共享树和最短路径树之间的切换过程。验证了IGMP和PIM-SM协议的工作过程,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更好地理解IP多播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
在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如何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与实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的教学工作表明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各层协议的工作机制。本文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协议分析和仿真工具开展和改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结合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践,按照课程设计思想、工作任务的设计标准,改革教学实施内容、实施过程。学生在模拟工作中学习工作过程和步骤,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有利于促进高职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目标和要求,将过程性评价应用到通信网原理与协议的课程考核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和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的结合,完善了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生成树协议是解决网络环路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必修项目之一,是学生需要很好的掌握的一项实践技能。针对真实网络环境下实验室设备投入无法满足实验教学需求的问题,介绍了生成树协议的基本原理、比较分析了快速生成树协议。使用CPT模拟器设计了网络结构,介绍了快速生成树协议的实验仿真过程。教学实践过程表明,这种在模拟器环境下进行的实验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加深学生对两种生成树协议的理解与掌握、以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用NS2开发计算机网络性能测试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仿真软件NS2开发网络性能测试实验的思路,对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实验开发的一个实例:802.11WLAN DCF协议性能测试实验,详细介绍了构建仿真模型、测试吞吐率和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实验开发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GNS3中集成的IOU构建路由综合实验环境,设计了实验方案,通过部署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实现多个自治系统的互联互通。利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捕获报文,对OSPF协议的DR和BDR选举过程进行分析,解释了OSPF的5种常用LSA,验证了路由重分配的工作过程,并对BGP协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更好地理解路由技术的工作原理,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在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中,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网络数据的大致传输过程,知道数据在网络中传输采用的是层次性结构,每层又都有相互约定的协议,在发送数据端将要发送的数据经过层层协议放到发送端口做好发送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