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武术动作名称命名的教学法提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动作名称是对武术动作形神统一的写照,对武术动作学习具有积极的提示作用.本文从武术动作名称命名的两种方式入手,分析传统武术动作名称与武术动作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在武术教学中合理运用传统武术动作名称的教学提示,以便更加有利于学习武术以及武术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形意拳动作"发劲"的特点,从物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虽然太极拳以转动为主,而形意拳以直线运动(平动)为主,这仅是表像区别,但其内在本质是相同的。两者打击力量的获得,绝对不是依靠肢体部分进攻的运动,而是身体整体部分的参与。因此,不论是武术套路的形成,还是武术套路的训练等无不受传统文化整体思维观的影响。当下借助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进一步认识武术、指导武术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动作名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在对太极拳动作名称意象与太极拳动作技击方法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所选取的典型动作名称分为“喻型、喻鸟、喻兽、喻自然、借人物、喻法”六大类,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象征喻意、定型姿势、技击方法”三方面对太极拳动作名称文化内涵进行阐释,以便加深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更加有利于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席向阳  赵犇 《体育文化导刊》2012,(8):121-124,132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传统太极拳招式名称进行分析发现:传统太极拳招式名称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构成,可从表达结构和表达内容两方面进行分类;这些名称注重意境表达,内涵丰富,与西方体育项目动作名称直接、准确的特征形成鲜明对比。传统太极拳招式名称具有动词准确、简约工整、意境高远、和谐完整的特征,上述特征是在中国传统意象思维、语言以及传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呈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是以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太极理论来阐释拳理并为之命名的传统武术套路.太极拳的动作看起来柔和缓慢,每个动作之间势势相连,招式绵绵不断,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健身效果.古老的太极拳有其独特的技术风格和练习方法,在几百年的传习演练过程中拳师们总结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形成了一套较固定的、适合该拳的传统教学步骤.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步骤运用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时,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文章通过对太极拳传承发展的意义及教学法的改进阐述了“慢拳快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易林 《体育博览》2011,(7X):218-218
太极拳是历代武术家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吸取道家思想的精华,使武术运动符合"道"的原理而创新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因此,老子所阐述的"道家学说"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以及功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我们在教授太极拳的动作中结合"道家学说"能使学生由练拳而悟道,从中体会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传统武术散打和现代武术散打的区别,分析传统武术影响下如何使散打得到创新。提出《散打规则》应新增连续使用单个传统动作分值;增加传统发力类武术动作分值,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力求使散打吸收和继承传统武术的精华,使其更具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武术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大鲜明特色,少林拳和太极拳又是中原武术文化的特色拳种,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少林拳和太极拳的文化渊源两个方面对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发生、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身体文化、健身文化的凝结,也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太极拳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扬中华武术精神,促进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个巨大的宝库,具有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独特的健身功能。同时,传统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家喻户晓的武林英雄、妙趣横生的动作名称,都极大的引起学生学习传统武术的兴趣。武术具有健体防身,娱乐表演,修身养性和防病治病等功能,也是全民健身锻炼的重要内容,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武术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全民健身,学校武术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形、神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和中医学讨论的重要命题,太极拳则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用以指导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形神相生"、"形神统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实现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吻合,这也使得太极拳运动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的现代文化生机。在东方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的转型时代,要想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太极拳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在注重太极拳运动形式、技术特点传承的同时强调太极拳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研究传统太极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将太极拳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运动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促进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太极拳运动改善了人体的机能,提高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太极拳运动增强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太极拳运动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太极拳运动调节了人们的心理平衡,促进了人的心理健康,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文化内涵丰富,健身价值突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从传统哲学、美学等视角系统梳理了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论证了太极拳对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的积极影响.旨在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太极拳技术理论体系的全面了解,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柳彤  贾瑾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1):134-134,147,150,156,161
作为源自生活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太极拳文化以其极具代表性、特殊性、全面性的特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大国形象。为了使大众对太极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文化进行了一定分析。主要结论:太极拳文化既是中国的国粹,又是一项特殊的身体文化,还是一种全面性的文化;太极拳文化推崇“和谐之道”,并传播和谐思想;太极拳文化的发展对促进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借助新媒体和网络传播来大力宣扬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太极拳文化;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借助“孔子学院”平台宣扬太极拳文化,开设太极拳文化课程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借鉴传统武术和太极拳理论并结合作者多年练习太极拳的经验体会,由对简化24太极拳运动的思考进而对近年来常见24式太极拳图书进行考察,揭示其作为24太极拳运动的教材在拳理、示范、演练讲解、技击等内容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之处,认为24式太极拳图书的改进能对传统太极拳、传统武术甚至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研究发挥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莉  周之华  马永涛 《体育科学》2004,24(10):71-72
通过对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练习者进行遥测心率,对其完成一套动作后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练习孙式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论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养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能。对养生、健身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科学健身的典范。文章从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养生保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太极拳对人体的健身养生功能,认为太极拳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人修身养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太极拳的正确认识,并对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促进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太极拳运动改善了人体的机能,提高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太极拳运动增强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太极拳运动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太极拳运动调节了人们的心理平衡,促进了人的心理健康,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开展太极推手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技击技巧认识和探求太极推手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太极拳运动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东方武术文化,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文章从生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太极拳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研究它所透射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光辉,以及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的社会效果,实现其健身、养生、修身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