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创新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创新学习的目标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掌握创新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钻研,对知识产生感受和理解来掌握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论。这种“新的结论”是学生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也是新的想象、新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营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自主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创新 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心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在学习新课时,要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设体验创新的情境,在成功和快乐中去感受创新,开发学习的潜能,启迪心智,增强后劲,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本身,而且会去寻找学习知识的方法、技巧,探求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广度和深度。遇到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能够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不应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走向创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与“学”的过程,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主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学会思考、学会创新。那么,政治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性学习产生的背景 杜威早就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当前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界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采取的一项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知识经济对创造人才和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因素是人才,是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对于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创新人才,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研究性学习的大力推广,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其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启发性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并善于创新知识和提出独到见解。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知识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会如何思考、解决问题、创新知识,对学生而言,比掌握现有知识更加重要。我国许多学者在启发.胜教学发面做了研究、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综观国内的研究,把启发性作为一种教学原则的观点居多,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承担营建创新环境、提供创新新知识、组织创新活动、评价创新学习、塑造创新人格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实施“过程”教学,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精心营造创新环境,优化解题过程,通过启发知识来启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物理学科创新能力是学生在物理课学习中必然发展的、顺利完成物理学习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本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激发其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鬓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极好的载体。本文从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联合国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像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着学生的手脚,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精神。但是,当今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技术迅猛地发展,知识的总量在数年内成倍增长,时代要求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陈斌 《教育现代化》2005,(12):78-78
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工具学科,在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进行创新教育关键在于课堂上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的本质就是要激发学生本身存在但尚未被挖掘的巨大潜能,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创造出独立的与众不同的智力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创新教育中的创新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不同.它是通过教育和影响,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培养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再次发现与探索的学习观念.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创新学习是个热点问题,采取创新学习的方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富有生命活力和创新智慧。本文将创新学习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站在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从主体参与、思维转换、知识活化、情绪追求和生命关怀五个角度对其本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运用所学知识多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6.
梁剑妮 《广西教育》2007,(9A):34-35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课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人手,把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又译为积极学习,是加拿大目前盛行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实质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目标,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达到自己去听、去看、去做、去理解、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主动学习是可以“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发学生生命的冲动,激活学生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将学科的经典内容和相关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心理记忆水平上,而要把知识作为研究问题的材料,自主地学习、探求、发现、创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语文知识呢?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科中的聚合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发散思维的方向正好相反,呈现复合性、集中性、时政性的特征。利用知识的迁移、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时政热点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聚合创新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的培养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阵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 :扎实的基础知识 ,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较高的整体素质。因此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造就创造型人才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创新教育必须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为基础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过去的传统教育过分重视了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独立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发展 ,使得学生的思维老是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