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第九卷收入《汉文学史纲要》一书,并加说明云——本书系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这份说明写得很客观。现在的问题在于,因两版全集都采用而相当流行的《汉文学史纲要》这个书名,是否恰当,是否有必要加以改动曾有人以为很不恰当,应改为《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其理由,或说是“按此书名大谬,不合鲁迅之本意。鲁迅原写书名是《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古代’二字有特定含义,指从原始社会到汉代以前……‘汉’即汉代”(《对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若干校勘》,《绍兴师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想搜集图书馆学文献学前辈学者的著作,但这些著作大多出版于1949年前,后来重印的很少。像洪焕椿《怎样利用图书馆》(开明书店1947年再版)、裘开明《中国图书编目法》(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陈彬和、查猛济的《中国书史》(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姚名达《目录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杜定友《图书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等十余种著作,我都是利用节假日在旧书摊上掏到的。  相似文献   

3.
由张立文教授主编的《中国学术通史》全套六卷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该书从酝酿、写作到正式出版,虽然只用了4年时间,但参与该书的作者都是在本领域研究有年且成果卓著的学者,这种作者群体,保证了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中国古代本无所谓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之类的称谓,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本来浑然一体。自19世纪末西学东进以来,中国引进了西学的学科分类体制,由此开始对中国传统学术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随之出现了为数可观的“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中国逻辑学史”、“中国美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等类的著作。对中国…  相似文献   

4.
潘树广 《出版史料》2001,(1):101-102
有些书籍在论及校对的历史时,认为古代称校对工作为“校雠”或“校勘”,而“校对”则是出现得很晚的词汇。例如《校对手册》(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说:“校对工作我国古代就有。古代的校对工作叫‘校雠’(雠即仇)或‘校勘’。”又如《辞源》(修订本),收录“校雠”、“校勘”,却不收“校对”。按《辞源》的“出版说明”:“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此书不收“校对”,表明编者将它视为鸦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4,(8):35-35
J伙J伙j性J飞J场J伙J伙J伙J乃J件夕本刊讯《乐作壁上观—周对葵经济观察文选》近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自序中说:“旁观者清。有距离,便于审视。摆脱现实羁绊,才能凝神洞察未来。或许是作记者、作壁上观、作纸上谈有着许多思想的便利,20年来,我思想而收获了些果实。我‘察细微·呐喊’,我‘析趋势·喝彩’,我‘驳怪象·发问’,也就有了些自鸣得意的思想。于是乎就有了这本《乐作壁上观》。”《乐作壁上观》出版  相似文献   

6.
虽有吹捧阿谀之嫌,并且也知道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文学自由谈”并不表明可以十分自由地谈文学——我还是要说:《文学自由谈》这本刊物办得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读了登在这本刊物上的《自由之圈儿有多大》,“感觉”非常好。别的且不说,单看作者这么几句话:“我每每从报刊上读到一些文学写作者们自称为‘作家’,感觉挺别扭。‘作家’是一种尊敬的称谓,因此只适用之于‘他称’,而不宜用为‘自称’,就譬如无论多么高级的‘科学家’,人家可以这样称呼他,他不宜这样自称。”好长时间没有读到这种让我特别为之一动的文字了,正如鲁迅所…  相似文献   

7.
也谈重视出版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老出版家王益同志为这本文集写了序。王老称赞这本文集中“有许多篇是花了极大的功夫、搜集了丰富翔实的资料,才能写出来的力作”,认为其中许多内容是已出商务史料“书中找不到而是对今天...  相似文献   

8.
“文责自负”与“文责共负”矛盾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责”应该“自负”还是应该“共负”?这一问题在编辑出版界曾经有过争论。《“文责自负”质疑》一文(见《中国出版》1995年第12期)的作者主张“文责”应该“共负”,我读后感到作者提出的观点有新意,颇能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该文阐述道:“‘文责’到底谁负?文章发表后,一旦产生负面效应,文责问题就相伴而生。要追究责任,出版社编辑部自然首当其冲。显然,‘文责’首先要由出版者负。当然,作为文章的创作者,对文章的内容是要负责的。因此,文稿一旦发表,就拥有了社会属性,作者和出版者之间就构成了命运共同体,风险共担。由此,应…  相似文献   

9.
“文责自负”与“文责共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责”应该“自负”还是应该“共负” ?这一问题在编辑出版界曾经有过争论。《“文责自负”质疑》一文 (见《中国出版》 1995年第 12期 )的作者主张“文责”应该“共负”,我读后感到作者提出的观点有新意,颇能引发人作进一步的思考。   该文阐述道:“‘文责’到底谁负 ?文章发表后,一旦产生负面效应,文责问题就相伴而生。要追究责任,出版社编辑部自然首当其冲。显然,‘文责’首先要由出版者负。当然,作为文章的创作者,对文章的内容是要负责的。因此,文稿一旦发表,就拥有了社会属性,作者和出版者之间就构成了命运共同体,风…  相似文献   

10.
台北出版业杨一峰投身出版业只有三年时间,最近他在岛内出版界做了一件倍受关注的事——出版《毛泽东语录》。该书在台湾出版后热销,一版再版,迄今已出第四版。这样的业绩连他自己都诧异:“本以为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此热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杨一峰说,出版像《毛泽东语录》这样的书,就是要填补学术“拼图”上的空缺。  相似文献   

11.
战云笼罩在巴格达的上空之际,美伊之战成了今春书市的第一出版热点。 《第三次海湾战争?》(2003年1月,中国友谊版)、《美国的战争:从阿富汗到伊拉克》(200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版)、《全球变局:美国与伊拉克》(2003年1月,时事版)、《一个人的抵抗——走近萨达姆》(2003年2月,世界知识版)、《小布什倒萨内幕》(2003年1月,当代世界版)……等等都是书市上的新书。“小布什‘倒萨’决策内幕”、“‘第二次沙漠风暴’  相似文献   

12.
信谁的?     
关于我国企业总数,一说‘中国目前有三百六十七万多个企业’(江西日报社出版的《信息日报》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三日二版《<中国厂长学>即将出版》的报道);一说‘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拥有约四十万个大中小企业’(《工人日报》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一日三版《略论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改革》)。我国企业总数究竟有多少?不知信谁的。又如该报三版所载新华社一报道中称:我国生产的玩具‘为我国三亿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又一篇报道中称:‘当前我国有三亿多儿童’(见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西安晚报》四版)。可是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研究》一书,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史和图书馆思想史研究的崭新成果。首先,作者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理,论证了中国古代确实存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历史事实。其次,作者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体系的两大构成板块,即文献之道与馆阁之道。再次,作者以独特视角归纳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孩子也都说,‘我是看着百科全书长大的’,那就是中国教育制度真正改善了”中国正在进入新一轮的百科全书出版热。20卷的《世界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于近日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同样20卷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也在不久前的重庆书市上,推出了全面修订后的新版,而在今年晚些时候,总计32卷、6000余万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亦将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出版了一批我国著名学者的各类学术论文集,在各类论文集中,有关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尚不多见;而溶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为一体的,更属少有。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可以说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提供了一本有益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6.
一家省报去年7月25日刊发在《读书》版的《漫话读书》一文说:“翦伯赞先生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一副对联,大多数读者也许并不陌生,其作者是范文澜,并非翦伯赞。为了证实我的记忆,我翻检《中国楹联鉴赏辞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千年对联佳话》(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图法使用手册》中“类目复分不加‘0’规则”的辨析付林洋(江西省武宁县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以下简称《使用手册》),自1991年12月出版问世以来,为全国《中图法...  相似文献   

18.
当《中国记者》的编辑约我为《活跃起来的中国记者》(人民日报4月12日三版,作者: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徐心华)写篇评论时,我的确有点发怵。况且,在此之前我尚未读过它。我发完案头的一摞稿子,才把它找来读。读而再读,不下三四篇,思绪随之激扬起来。于是,我欣然应约了,尽管文章很难做。中国记者活跃起来了作者开门见山地亮出了这一“惊异的发现”(新闻事实)。尽管人们从人大会议期间的报纸、广播、电视中,对此已有所察觉,作者仍不惜笔墨,用对比的手法,用鲜活,生动的细节,着意地描述了中国记者“活跃”的情景,为的是让人们感受得更强烈,“发现”得更真切。活跃程度之烈:中国记者一进会场,“便立即‘抢占’有利地形”,“与港澳和外国的同行展开一场提问权的‘争夺战’”;他们提问之踊跃,来势之猛,迫使“外国记者不得不给主人递条子请求‘通融’”。活跃范围之广:“不只是中央一级的大报、通讯社,不少专业报刊和地方新闻单位也参与了这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出版工作》1989年第7期所登《海峡两岸人名译名的差异》一文,我们已经拜读。作者郑启五同志提供的资料以及所附人名译名差异对照表很有参考价值。但他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海峡两岸……各自为阵的译名……说明了政治上对立的‘城门之火’殃及了‘译名’这一池鱼”。甚至出现“你用我不用”,“我用你不用”的译名标准——,我们认为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半月掇闻     
龙新民署长到商务调研时强调:要让金字招牌更加闪亮“要倍加珍爱‘商务’这个金字招牌,多出版与‘商务’地位相称的好书,多出人才,在‘走出去’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4月18日到商务印书馆调研时多次强调的。在听取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的情况汇报后,龙新民指出,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历史悠久、名家云集、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国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商务印书馆的名字享誉中外,这是商务印书馆独有的优势和宝贵的资源,也是中国出版界的骄傲。龙新民指出,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