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观李亚英一陶行知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被人们公认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而其中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是陶行知先生继承...  相似文献   

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与《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一致的。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陶行知  相似文献   

3.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从1915年起,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攻读教育学,1917年回国,1919年提出“教学合一”,1925年提出“教学做合一”。时间过去了将近80年,“教学做合一”的提法是否已经过时落伍?在基  相似文献   

4.
"教学做合一":"做中学"思想的创新与继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在考察“教学做合一”理论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对“教学做合一”与“做中学”的渊源关系,前者对后者的继承与创新做了分析和探讨,希此能对西方现代有价值的教育思想的本土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深入学习,认真理解其内涵,并分析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学做合一”的必要性。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建设“教学做合一”的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6.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也是它的教学论。对师范教育来说,“教学做合一”是体现“师范性”,实现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所以,陶行知把“教学做合一”确定为晓庄师范的校训。 (一)教学做合一,正确反映了行与知的关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是在批判王阳明和杜威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知行合一理论基础上,针对中国旧教育的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提出来的。王  相似文献   

7.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做合一”的内涵、国内外的工学结合实践比较、工学结合教育理论阐述和工学结合教育实践个案等方面,分析得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工学结合理念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具有传承关系,并且具有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教育走向生本”,教学突出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一大主流。当我们在实践着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尝试“主体性教学”时,惊喜地发现:“主体性教学”理论继承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思想;同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又将指导主体性教学“理论”的完善,检测着主体性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教学做合一”理论较现代“主体性教学”理论更科学、更健全,由此,我们为陶先生的远见卓识而深深赞叹。 一、“教学做合一”理论  相似文献   

9.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做合一”的内涵、国内外的工学结合实践比较、工学结合教育理论阐述和工学结合教育实践个案等方面,分析得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工学结合理念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具有传承关系,并且具有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0.
“教学做合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法上的一大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对今天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仍然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体育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实践价值和“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旨在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在杜威“从做中学”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两次认识上的飞跃,创造性地提出并充分论证了著名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法。当前,在职业教育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一要在课程设置上遵循“按事施教”的原则,二要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朱承才 《中学理科》2005,(10):66-66
陶行知先生主张:手脑一块儿干是创造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的目的,“教学中都以做为中心”.我根据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在化学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陶行知的说法,它“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关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学术界已有不少文章论述,但对其中的“做”,专论不多。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核心是“做”,只有“把‘做’字彻底的说明一番,然后其余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下面本人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一谈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这一理论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要在做上教,做上学。”  相似文献   

16.
刘艳慧  唐烨 《教书育人》2001,(21):24-26
陶行知先生建立了“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对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坚持“教、学、做合一”,尤其要重视“做”“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体会和出来的,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充分肯定,称其“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简单介绍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剖析了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现状,论述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可以为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瓶颈的破除提供思路,帮助中小学重构教学价值体系及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成为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这正是“教学做合一”理论所提倡的,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更能增强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它体现着“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视及实践”、“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肯定与培养”,它和现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素质教育之间有密切关系。而在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不够重视等问题,显然,“教学做合一”理论积极的现实意义依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研究生活教育理论对推动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观命题做初步探索。一、“教学做合一”理论命题的时代依据任何理论都具有继承性,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命题当然也具有这一特性。首先,陶行知生活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旧农村,接受到典型的中国封建私塾教育,深知中国封建教育的积弊,同时体察到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后来留学国外,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先生教育思想的影响,遂萌生改革中国教育的思想。回国后致力于中国教育,在中西文化教育思想的融汇中确立了改革中国教育的信念,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