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门学问。我很赞成胡乔木同志的提议,希望我们广大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特别是老编辑、老报人、老新闻教育工作者,能够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学问加以探讨,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建立一门过去还很少  相似文献   

2.
人过50岁,大家称中老年人,也就不脸红地往《老编辑甘苦谈》栏目投上稿件。但严格说来,我算不上老编辑,因为我从事编辑工作仅有十个年头。我原来做的工作主要是与显微镜打交道。我喜欢文静、细致的工作,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后,面对工作的选择,我挑选了出版社。 当时出版社刚成立一年,正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与社长的第一次谈话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他说,“编辑是为人作嫁的工作”,“我们出版社是很清贫的”,是否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3.
一、在京、津、沪几所大学试办编辑专业,对全国各出版社来说,是一件大事。设立并办好编辑专业,正规培养编辑人才,对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做好出版工作,提高出版物质量,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从事交通科技图书的编辑工作三十多年,深深感到编辑力量的配备存在不少问题。尤其现在编辑人员青黄不接的情况比较严重,没有足够的老编辑来带领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合格的编辑人员。因此设立编辑专业,专  相似文献   

4.
编辑,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门学问。我很赞成胡乔木同志的提议,希望我们广大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特别是老编辑、老报人、老新闻教育工作者,能够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学问加以探讨,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建立一门过去还很少有人专门研究的学问——编辑学。什么是编辑?编辑的社会职能是什么?编辑工作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编辑要具备哪些基本的修养和技能?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和出色的编辑?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5.
徐敏 《编辑学报》2011,23(1):85-86
从事编辑工作2年来,我切身体会到编辑工作不为人知的辛劳,也深深感受到辛劳过后的成就感与满足。"要做一个好编辑"这个信念牢牢扎根于我的内心。编辑部里老编辑们的多年经验和言传身教,同事们平日里的热烈讨论和摸索实践,使我对"编辑"这个岗位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对如何在这一领域实  相似文献   

6.
&#  &#  &# 《出版与印刷》2015,(3):12-13
不久前,我去看望一位共事多年,现已退休在家的老编辑。我们很自然地谈起编辑工作、图书市场以及与出版工作相关的人和事。在临别前,老编辑神情有些黯然,幽忧地对我说,自己从事编辑工作二十多年,如今想起来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什么书留得下来。他的话给我以很大震动。这位老编辑,当年在出版社也算得上是位“标杆”式人物,做中小学教材、教辅,年年都是社里的创利“大户”,年终奖总是名列前茅,经常被评为先进职工。然而这一切早已烟消云散,如今他内心真正渴望的是能有几本有价值的好书立得起来、传得下去。从事编辑工作数十年,当有一天离开这个岗位时,曾经看重的发行量、码洋、利润,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唯一能留下来的是有生命力的、有文化价值的、能代代相传的好书!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怎样支持办好出版社的武汉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陶景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成立8年来,经过艰苦创业,摸索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我作为主管出版社工作的副校长,一直兼任出版社社长,直接体会到从事出版工作的社长、总编们工作任务的繁重,责任的重大,也体...  相似文献   

8.
编之初     
我是1984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出版社工作的。第一年没有发稿权,由老编辑带着“学徒”,跟着老编辑看稿,但没有署名权。我做编辑从事的第一项工作是给我的“师傅”编辑的一本名为《通俗(资本论)》的书稿核对原文。这是一本字数约30多万字的学术专著,既然是解读无产阶级“圣经”《资本论》的图书,引文和注释自然是少不了的,几乎每一页都有引文和注  相似文献   

9.
我是1994年开始做编辑工作的,至今只有三年多的时间,还是编辑队伍中的一名新兵。谈起编辑的甘苦得失,远比不上老编辑们那样多,但亦有几分体验。 我是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后做英语编辑。我担任责编的第一本书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前指导与仿真训练》。初出茅庐,跃跃欲试,我怀着新奇和兴奋之情,开始了审  相似文献   

10.
立身三勉     
以年资论,许多老编辑是我的师长辈,他们从事编辑工作逾几十春秋,立身自不待说,立德立言亦多有成就。处于“而立”、“不惑”之年的年轻同仁,则如日中天,事业正炽,虎虎生气,后生堪羡。惟如我辈,介乎两者之间,论年,已届“知天命”,论资,从事编辑工作尚不足20年,固不敢以“老编辑”自居。《出版科学》同仁邀我撰稿再三,遵而忝列其中,一方面深感有愧,一方面又思忖:年资虽浅,甘苦有之,倾之诉之,总有所得,或可自勉。 细想起来,几多甘苦,要在“立身”。盖因为1978年我到出版社做编辑时,已过“而立”之年两载,所谓“年过‘而立’而未立”。此前的八年,大学毕业后在一  相似文献   

11.
不甘平庸已故老报人徐铸成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对编辑工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千方百计地为有一天能够从事这项工作做着各种准备。他为自己立下了近似于格言的座右铭:“宁肯机会辜负我,我不要辜负机会。”在终于当上了大公报的编  相似文献   

12.
得知我们的老总编辑庞家驹老师去世的消息,深感悲痛。他老人家是老清华的毕业生,去过西南联大,做过清华大学教务处的副处长,参与筹建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中文系科技编辑专业,在中国科技出版界是德高望重的教授、编辑家,是我敬重的学长、导师。我认识庞老师是从我想到出版社工作开始的。那是1984年秋天,我听说,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立不久,急需编辑人才,我心动了。有位朋友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业余写稿已有近10年的时间,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写作过程中,精心构思拟定一个好标题,对于新闻增色提神十分重要,可以说是通讯员不容忽视的一项基本功。去年11月的一天,我与一位老编辑聊天。他对我说:“我编稿,很重视来稿  相似文献   

14.
孙犁是一位风格独异的作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编辑.他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长达40余年.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我一生从事的三种工作(编辑、教员、写作)里,编辑这一生涯,确实持续得也最长."可以说,创作与编辑伴随了孙犁的大半生.他是以创作为专业,以编辑为职业的.  相似文献   

15.
我作为《图书馆论坛》 (包括它的前身《广东图书馆学刊》)的一名老作者、老读者和老同行 ,在它百期庆之际 ,借贵刊一角 ,唠叨几句大实话。我最早向《广东图书馆学刊》投稿是 1983年 ,至今陆续发表拙文近 10篇 ,对贵刊一直比较关注 ,经常翻阅。偶有所得亦乐意往广东投送。再则 ,作为老编辑与贵刊前后几任编辑比较熟悉 ,还曾共商两广联合办刊之事。可以说我与《论坛》是很有缘份、很有感情的。坦率地说 ,《广东图书馆学刊》在创办之初以及在 2 0世纪 80年代 ,在图书馆学专业刊物中比较一般 ,没有太突出的亮色。但自 1991年更名《图书馆论坛…  相似文献   

16.
编辑与专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出版教育这个话题,我想起复旦大学在1983~1985年就开设了三年书刊编辑本科专业,过后由于一些方面原因没有继续开设。现在复旦新闻学院又在谋恢复这个专业的招生,大概也是时势所趋吧。我个人认为,在本科阶段设置编辑出版这个专业未必是讨好之举。一般编辑的工作,相关专业如义、史、哲、数、理、化等的毕业生就完全能够逐渐胜任,如我在招聘编辑的  相似文献   

17.
尽管科技编辑方法论的运用离不开编辑的科技基础知识素养(不是学科专业知识),也不可取代专家审稿,但是,在编辑实践中是否掌握这方法论和是否自觉运用这方法论,工作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从事科技编辑工作10年的实践经验中感到有两个方法对提高编辑技能和期刊编辑质量是很切实有用的。 1.逻辑推理法众所周知,今天没有几个学者能够不加限制地自称为某一学科的专家(维纳),作为较少参与具体科技实践活动的科技编辑,更不可能成为兼通百家的博士。面对各专业、  相似文献   

18.
技术编辑,是书刊出版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是出版专业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之一。自1985年恢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评审和授予工作以来,书刊出版行业中相当一批从事技术编辑工作的专业人员通过考核和评审,被授予相应初、中、高级技术职称,体现了对技术编辑专业和从事这一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迎接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的日子里,《军事记》举办《我与军报》征.肯定有很多人有话要说,有事要写,有感要发。我也是这样。回眸从事军事新闻传播40年的经历,现在特别想说的话是:我崇敬、感谢军报许多老编辑、老同志,他们是甘为他人做嫁衣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20.
虽说我以前做过一点业余报刊编辑工作,可真正从事图书编辑这项职业,还不到一年时间。 我是1993年7月调到出版社来的。起初在校对室干了两个多月,接着又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专业人员培训。培训结束后,就正式上岗编书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