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华秀 《新闻窗》2006,(5):83-83
有了新闻报纸,就有了新闻校对。勿庸置疑,新闻校对是报纸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校对工作特别强调的是博与专。校对工作中的“博”,是指校对人员应具有对汉语语法和修辞等规范用法的知识,以及对古今中外、文言白话、人文自然、天文地理等专业术语的熟练运用,虽不必精通,但须广博。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许多人把报纸校对混同于书籍校对,导致报纸校对的理念、功能、管理体制、考核要求等都处于一种依附状态。如果说,在传统校对阶段,由于二者之间同大于异尚无大碍的话,那么在报纸出版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对二者的异同研究将有助于厘清报纸校对工作的理念,从而确立它的独特性,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校对的源流 校对起源于书籍出版是毋庸置疑的。从春秋初期宋大夫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校对质量,必须转变观念、端正认识。传统校对观念认为校对工作是对原稿、读校样,照猫画虎,是一种简单劳动,没有什么学问而言,充其量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作,其实不然。校对实在是一门大学问,绝对不是“字对字”、“认得字就能干”的工作,而且,编辑代替不了校对。现代校对不仅仅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还要本着对原稿、对图书、对作者、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来“校是非”。把好校对质量关是达到高质量、高目标出版的关键。通过校对,不仅可以消灭排版差错,确保全书体例、内容完整,而且还能校正原稿中的疏漏,确保图书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脑的普及,报纸新闻校对工作面临巨大变革,传统校对工作的定义、方式等都需要更新和完善。没有原稿作依据,意味着校对工作的重心从校“异同”转移到校“是非”上来。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我们认为,要想胜任网络时代的新闻校对工作,校对主体——校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应用,新闻校对工作出现了一个新分支——网络校对,它是以采编局域网为操作平台的校对工作方式。这种校对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校对,它没有以往的参照物——原稿,所以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校对人员有权修改吗?修改权限有多大?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校对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拟结合工作实践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人员配备、硬件配置、校对程序的组织和管理、质量监督几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抓好校对工作。   一、合理配备校对人才是做好校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要做好校对工作,就要有一定数量和达到一定水平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选拔一个懂管理、认真负责、工作细致、业务能力较强、协调能力强的校对负责人。校对负责人负责着全社书稿校对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社内出版部、编辑室等部门协调,对社外校对、工厂的校对质量进行管理。校对负责人日常工作琐碎、具体,除完成自己的校对任务外,还要负责收稿登记、退稿登记、整理稿件、分配校对任…  相似文献   

7.
陈庆之 《出版科学》2011,19(6):33-35
校对是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校对人员素质、校对方法、校对内容和校对制度的深入探讨,提出提高校对质量的切实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雷莉 《新闻导刊》2001,(2):25-26
有人认为校对工作是纺加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我认为校对工作还应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忠实于原稿校改发现和纠正录入排版中的字差错,而且还是一项综合性要求较高、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包含关思维能力、识别能力、字操作能力等综合要求,可以说,校对是保证报刊优质高效出版的最后把关口,校对的每一环,都应承担起编辑的部分职责。  相似文献   

9.
读、校并行是校对工作的要点。校对工作的实践证明:读得懂才能校得好是校对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校对书稿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指导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重视校对工作稳定校对队伍乔碧珠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起到辅助编辑的作用,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出版物的质量,首先在于内容,而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图表和公式来表达的。如果校对有了差错,好的内容也会走了样子,轻则文字、标点混...  相似文献   

11.
分层次校对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校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少年来一直沿用的思路和方法,已不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下我国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分层次校对法,对校对工作注入了一个新的思路,以美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对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和采用的方法,进行了论述。这一方法将有助于校对工作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谈校对的质量保障体系及交互式校对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的校对工作在校对对象、校对方法、校对体制、校对管理以及校对人员队伍等方面都有了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令人鼓舞的,有些方面甚至向人们预示了技术进步将带来出版业的变革.当然,也有的变化不能被认为是积极的,甚至干脆就是挑战.例如,部分出版物的质量出现滑坡,文字错误、知识错误和导向性错误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写作、编辑、排版的工具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出版部门。计算机自动文字校对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工校对工作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状况,也为改变传统的人工校对模式,实现文稿的自动校对,提高校对质量,把校对人员从大量枯燥、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由于中文与西文有很大的差异,汉语词与词之间无明显分隔,词的切分具有很大困难,目前所使用的软件均无法达到独立完成书稿校对工作的能力。因而应将汉语校对系统的功能定位于人工校对之外的辅助工具,计算机校对以词语检…  相似文献   

14.
李金萍 《新闻窗》2006,(5):75-76
随着电脑的普及,新闻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校对正处于被逐步淘汰的边缘,改变校对的形式和理念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校对的修养颇广,有政治、思想、文化、语言、专业、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本文仅就不甚为人注意,但却比较普遍且并非无足轻重的几个有关修养的问题———归结为“三要”———谈谈粗浅体会和看法,企望能对校对人员加强修养有所裨益。一、要耐得寂寞有人认为,校对工作单调、乏味,从事校对,默默无闻。一言以蔽之,搞校对工作寂寞。笔者不否认这种寂寞的存在,但问题不在于客观上是否存在寂寞,而在于主观上如何对待寂寞。积极的态度是:首先,要解除自我思想认识上所造成的寂寞。“一个人能主动地、理智地驾驭寂寞,而不是让…  相似文献   

16.
桂红星  李边 《新闻前哨》2005,(9):103-104
随着新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采编工作中,新闻从业人员丢掉了他们的传统武器——纸和笔。记者使用先进的笔记本电脑传回稿件,文字编辑通过局域网修改传递稿件,组版编辑网上选稿编排版面,校对、检查人员也在网上校对稿件。传统意义上的“原稿”不复存在,校对功能发生变化,从“校异同”转为“校是非”为主,带有更多的编辑属性。校对环节有所弱化,劳动强度相对减轻,如何把好质量关,检查环节的重要性便日益凸显。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检查工作的规律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17.
略论心理因素对编目校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目校对人员的职责和使命是保证书目数据的质量,但不良情绪是编目校对人员不可抗拒的一个心理因素。浅谈了编目校对人贡应如何正确对待心理因素对编目校对工作质量的影响,及时调整好工作心态,保证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书稿形式已由纸介质向电子介质转化,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一摞纸稿,而是一张磁盘或电子邮件,既是“原稿”,又是“校样”,这样一来,很多人认为,校对工作可以简化了,甚至可以取消专门校对科室和人员,实行编校合一,或是请社外校对人员进行校对。这样一来,校对工作不被重视,校对人员地位不高,高学历校对人才纷纷流失。校对工作真的可以弱化吗?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产业在当今社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它使众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也给作为信息资源的积累和传播者的新闻出版界带来一系列的变化,诸如思想观念、思雏方式、工作流程、岗位设置、职责分工等。校对工作也不例外。微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众多作者、编者告别了笔与  相似文献   

20.
校对人员要当好“第一读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校对作为报纸出版的最后一道把关工作,对于版面文字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对是编辑工作的延续。作为校对岗位的工作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以及很强的新闻敏感性,做到政治上严格把关,政策上认真把关,文字上仔细把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