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虎奎 《甘肃教育》2008,(16):16-16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形成方案——依据方案行动——反思总结形成成果”的基本流程,围绕中心问题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面对真实问题展开行动,获得真实发现的服务于本职工作的实践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是教师的教学品位得以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笔者在对区内部分学校进行教育科研工作例行视导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开展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研究质量不高,造成阶段性成果梳理不清楚。再回看这些课题原先制定的研究方案,发现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有些课题对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缺乏必要的设计;有些虽对过程作了一定的设计,但思路模糊,缺乏可操作性;有些课题的研究策略泛泛而谈,缺少针对性,假设与验证不匹配;等等。笔者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可能与大多数一线教师对课题研究过程设计的认识不足、思考不深入、设计能力不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四川教育》2010,(2):59-59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人人都做行动研究者。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载体是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是区别于一线教师感到“高”“大”“难”的正规立项的研究课题。校本微型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为了学校”而开展的关注教育教学细节,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微小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在较短周期内完成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春黄 《青年教师》2006,(12):36-37
新教师搞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主要的活动,但由于经验不足,时间和精力限制,在课题研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使新教师少走弯路,笔者认为新教师做课题研究时要注意“四要点”。  相似文献   

5.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学校和教师教科研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档次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不少的问题和弊端,课题研究"有形无神",形同虚设,如不加以改正,会滋生很多"后遗症",必然对教学有百害而无一利。校长"真参与假研究""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作为校长,有着先进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有助于丰富教育智慧、实现人生理想,最终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当下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课题研究价值认识不足、对研究具体步骤不清楚。通过文献分析及经验总结的方法,分别从找课题、报课题、做课题、结课题以及形成研究成果五个方面阐述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实现高质量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课题研究是相对于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规划课题而言的,从研究问题和内容、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研究结果来说,小课题研究的问题来自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基于自身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其研究成果源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反思与提升,旨在改进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自己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学生科学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课堂到课外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教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擅长的领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林江琼 《教书育人》2013,(14):26-27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学校和教师教科研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档次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不少的问题和弊端,课题研究"有形无神",形同虚设,如果不加以改正,会滋生很多"后遗症",必然对教学有百害而无一利。本文试从五个方面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怪现  相似文献   

10.
1.突出近,忌鞭长莫及小课题研究要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杜绝好高骛远、空穴来风。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和发现其中的规律,寻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和途径,这正是我们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小课题研究只有贴近教师实际,立足于教育教学,才有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翻完厚厚的一叠小学语文学科申报立项的课题方案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好累啊!闭目而思.渐渐地有了一些感慨。我欣赏有的教师眼光独特,敏感性强.能选择一个新颖而又具有现实针对性的角度来构思立意,并写成课题方案,但我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并叹息。有些教师不是很清楚哪些内容适宜作课题,哪些不适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设计研究方案是为了对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进程形成清晰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有事可为,一步一步地走向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良好的研究方案是研究成功的一半。然而在中小学课题立项评审中,我们发现许多研究方案概念模糊,陈述混乱,没有整体规划,对后继行动缺少实际的帮助。究其原因,除了不够重视之外,研究者不清楚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设计思路也是其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3.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以其起点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打破了课题研究的"神秘化",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但是,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在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了"庸俗化"的倾向。选题随意"问题即课题"是基于降低课题研究的难度,打破课题研究神秘化这个背景提出的,现在看来,"问题即课  相似文献   

14.
杨淑娟 《四川教育》2006,(10):11-11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短、平、快、活”的特点:短,即周期短。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想研究了就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十天、半月可以,一月、半年也行。平,即平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针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抓住一个“实”字就能出成果:课题源于教学“实际”,放在教学活动中去“实践”,研究活动要“真实”,研究过程要“踏实”,研究结果要“务实”……快,即收效快。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真正尊重教师的优势,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笔者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根据调研,笔者认为教师对如何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以及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使得“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学案"及其教学的问题,笔者起初并无关注。三年前笔者写《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这本小书的时候,就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如何提高理论思维的问题,寻找可分析的贴近例子,才看到了有关"学案"的材料,并做了一点分析。后来觉得,这个"学案"热似乎风头很健,  相似文献   

17.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以其起点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打破了课题研究的“神秘化”,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但是,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在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了“庸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让行动研究真正成为教师自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作的关系,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我审阅过的近50份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中,发现几乎都涉及到行动研究这一教育科研方法。同时,也发现对该研究方法理解准确、表述清楚的不到10%。先看两份结构规范、论述水平较高的开题报告对行动研究的陈述。  相似文献   

19.
冯进英 《考试周刊》2012,(55):183-184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型的教师,课题研究给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平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平台,促使自己迅速成长。教师要在课题研究中逐步提升自己。可从培养良好的研究意识、在工作实际中寻找问题、从行动中提升理论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孙军业 《上海教育》2002,(22):35-3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份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可以有效导引课题研究进程,避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走弯路,减少教师的摸索之苦,引领教师尽快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